空之轨迹吧 关注:176,105贴子:8,032,012

回复:【同人】Das Beste(奥利维尔x雪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终于读完了。请原谅我的阅读速度和写回复的速度。
德语废表示后面有一段翻译实在太好了。
前文奥利维尔说:“呐,到那时再唱给我听吧。”是何时呢?雪拉终究没有再唱给奥利维尔听,她一遍一遍地唱给孩子当做摇篮曲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多年以前那个持着鲁特琴的帝国皇子呢。
读完这篇文章,心中有种压抑感。但我觉得属于雪奥的归宿,终究只能如此。正如《交错》中雪拉所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艾约式的爱情。雪拉正因为明白自己和奥利维尔之间最终不会有结果,所以才选择了另外一番人生的吧。是酒友便好,从此只在心底埋下那份惦念,然而那份惦念却再也没有破出土壤重见阳光的机会。
选择了相夫教子的平淡生活,这样和以前判若两人的雪拉又是为了什么呢。是逃避以前的种种回忆么?当得知埋藏在心底的那个人登上皇位,实施改革,最终被刺杀的时候,她呢,心里必定波澜起伏吧。以至于如文章中所述——“时值利贝尔今冬的第一场雪,雪拉在壁炉前仔细地一字一句的读完女儿寄来告知将要前往埃雷波尼亚的信件,揉成一团扔进了火堆里,转身看见丈夫站在身后,火光将他的面容映上晚霞的光晕,恍惚间仿佛与那个幻影国度中映衬在莹蓝光芒下的男人的面容重叠。她挤出一个笑脸,然后与丈夫紧紧抱在一起。”
那个时候,她抱着的那个人,或者说她想要抱着的那个人,其实是已经死去的奥利维特吧。即使那个人死了,埃雷波尼亚这片土地,依旧是一份于她而言有着特殊情分的土壤。这个时候,心底又如何能够不泛起一丝涟漪?
我很诚恳地佩服雪拉的聪明。我觉得她没有选择接受奥利维尔更多的不是误会,而是,她明白对于奥利维尔而言,埃雷波尼亚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她也许是觉得自己和那个人之间的隔膜太大。再加之她是个那么自由的人,所以即使曾经真的相爱过,又怎么可能会有结局呢。
【写到这里突然言语不能,等我整理好思路再继续写回文吧orzzz


24楼2011-11-07 12:19
回复

    是这首吗?听起来倒是不觉得那么甜


    IP属地:北京25楼2011-11-07 12:20
    回复
      2025-11-04 04:44: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理解错了文章内容表示请谅解XDDD
      在我写回文的时候冒出来这么多人。迅速跑掉XDDD


      26楼2011-11-07 12:23
      回复
        透明你的下文呢……


        IP属地:北京27楼2011-11-07 12:25
        回复


          28楼2011-11-07 12:26
          回复
            个人觉得雪拉抱丈夫那段更多是有惜取眼前人的意味,耳鬓厮磨那么多年,同床共枕那么多年,相夫教女那么多年,毕竟还是身边人。过往是过往,日子还是要继续过,和身边人不离不弃地走过剩下岁月。


            IP属地:上海29楼2011-11-07 12:37
            回复
              哦,我感觉联系前文,怎么都有想起奥利维尔的缘故。大概也是那种读罢信件,想起了故人,然后回头看到丈夫,此时的心境很复杂,却又知道现在一同过日子的人还是眼前的人,然后再抱过去的感觉吧……既是整理心情又是惜取眼前人的感觉?
              早知道就匿了【死


              30楼2011-11-07 12:43
              回复
                第一段看得我简直要拍案惊呼了啊!之前私下猜测过空轨各国的语言交流问题,跟楼主想的一模一样,有一个通用语存在于各国母语之上。楼主写的帝国人对塞姆利亚语的态度,就近似法国人对英语的态度,甚至更为激进呢。所以热烈握手拥抱吧亲爱的~嘿嘿。


                来自掌上百度31楼2011-11-07 12:47
                回复
                  2025-11-04 04:38:0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美的一篇文呢~喜欢这种沉静的笔调,而且我很喜欢雪拉的丈夫@@
                  不过雪奥的文总是不可避免地很沧桑……
                  于是最后的小奥还是和穆拉在一起了么,还是同生共死的么,姑且认为是good end?
                  同竹子,关于语言的那一段看得……热血沸腾:)


                  32楼2011-11-07 13:34
                  回复
                    非常感谢姑娘的回复>/////<看到别人的回复我最开心了~~关于文章的意思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身为作者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更多的是跟着感觉走,至于同样的行动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大家都会感受不同,我觉得没有什么“正确”和“错误”之分,充其量只是我有没有能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而已。所以非常欢迎大家和我来交流想法>.<关于歌词,我非常喜欢朋友翻的这个版本的歌词,这篇文章的想法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的这个翻译>.<写文的过程中关于很多细节都是有仔细的设定的,但是文中没有办法一一写出来,以下是一些里设定和我自己对文中人物的理解和想法。
                    【前文奥利维尔说:“呐,到那时再唱给我听吧。”是何时呢?雪拉终究没有再唱给奥利维尔听,她一遍一遍地唱给孩子当做摇篮曲的时候,有没有想起多年以前那个持着鲁特琴的帝国皇子呢。】她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奥利维尔,这首歌作为摇篮曲的意义之一是怀念奥利维尔和露西奥拉。第二重意义是在潜意识里,对于童年流浪渡过的雪拉来说,她对于抚养自己的孩子感到茫然,而这首歌是她曾经对于“温暖”的唯一有形的记忆。
                    【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艾约式的爱情。】我实在是不能更爱这句话!可以求《交错》这篇文吗?关于这一段的解释我一会儿放在后面一起说。
                    【选择了相夫教子的平淡生活,这样和以前判若两人的雪拉又是为了什么呢。是逃避以前的种种回忆么?当得知埋藏在心底的那个人登上皇位,实施改革,最终被刺杀的时候,她呢,心里必定波澜起伏吧。】【那个时候,她抱着的那个人,或者说她想要抱着的那个人,其实是已经死去的奥利维特吧。即使那个人死了,埃雷波尼亚这片土地,依旧是一份于她而言有着特殊情分的土壤。这个时候,心底又如何能够不泛起一丝涟漪?】雪拉对埃雷波尼亚是有特殊感情的,所以她再也没有踏上埃雷波尼亚的土地。选择和原先全然不同的生活既是心死,也是对率先放弃的自己的一种处罚。她知道自己无法完全割舍掉那份情感,所以她选择放逐自己。比起知道奥利维尔的死讯,受到更多震动的是她知道奥利维尔登基的时候,也正是那个时候希尔维特第一次感受到家里“伪善”的气氛。无论如何,雪拉都知道自己回不到过去。
                    关于kate酱说的雪拉因为身份差异而放弃一说,实际上开始的时候(当我还想把它写成雪拉中心的时候),文章的基调确实是这样的路线。似乎大部分的奥雪文章也秉承着这样的路线。但是写到中途的时候我重新打了3RD然后改变了想法。大部分时候雪拉都被描写成明事理的一个女子的形象——事实上她也确实如此。但是我想要探讨对于雪拉来说她的极限在哪里?我眼中的雪拉,更多的是倔强。当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之后,她被打磨平了棱角,选择退避的方式。文中最后一句话我在自己的word文档里是用粗体表示的。“雪拉扎德至死仍不懂那些复杂拗口的词句。可她想,这样最好。”它象征了雪拉的逃避,非常彻底的放弃与妥协,而在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于因种种原因错失机会的人们的讽刺。
                    【我感觉联系前文,怎么都有想起奥利维尔的缘故。大概也是那种读罢信件,想起了故人,然后回头看到丈夫,此时的心境很复杂,却又知道现在一同过日子的人还是眼前的人,然后再抱过去的感觉吧……既是整理心情又是惜取眼前人的感觉?】以上的理解都没有错,只是漏了一点。雪拉极力的想让女儿和游击协会,埃雷波尼亚脱离关系,但是最终命运还是将她牵引回那里……比起自己的过往这里雪拉更担心女儿。只是我觉得和丈夫拥抱的时候雪拉一定在想“儿孙自有儿孙福”<PIA飞
                    写到这里我自己也语无伦次了OTZ


                    34楼2011-11-07 14:13
                    回复
                      学校的网络刷不开视频不好意思……确实听起来不是那么甜的歌,只是歌词非常甜……


                      35楼2011-11-07 14:13
                      回复
                        我可喜欢纠结这种细节了!<揍


                        36楼2011-11-07 14:17
                        回复
                          倒贴的好男人让人情不自禁去喜欢对不对对不对!!<揍
                          他们……一起死了……<默
                          其实穆拉单纯只是在想雪拉和奥利维尔之间的通讯方式时的副产品恩……觉得纠结后续太麻烦了所以干脆就……<揍
                          因为这种原因就杀死穆拉果真会被人追杀吧……<顶锅盖套


                          37楼2011-11-07 14:20
                          回复
                            关于约修亚的语言问题我倒是有不同看法。
                            小约来到老卡家里是10岁11岁。基本上已经过了语言习得关键期。即使他家在两国边界。但是归根到底身边的语言大环境是母语(埃雷波尼亚语)或通用语(塞姆利亚语),而不是利贝尔语。所以他说的不大可能是【带利贝尔口音】的埃雷波尼亚语,而更可能是【带埃雷波尼亚口音】的利贝尔语。如果约修亚语感很好又勤加练习的话可能说得很标准,但理论上讲不可能达到本国人民的语言程度——不止是发音,母语负迁移这种东西是无孔不入的。
                            当然很多人对二语习得关键期这个概念存在争论,但语音的学习倒是有关键期,至少是敏感期的。如果在儿童阶段只接受母语刺激,那么长大之后学习外语就会在语音的模仿上遇到困难。


                            38楼2011-11-07 14: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