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吧 关注:368,014贴子:28,684,477

回复:ZT一个湾湾版主关于J20的评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宣传J-20比F-22差远了(宋兆文上校);
2.中科院的神秘「磁粉」令J-20现形(宋兆文上校);
3.「天弓三型」只要配上好雷达就可以对付J-20,但是他也不知道“好雷达”在哪裏(国防部长高华柱)。
纯粹从军事的角度观察,台湾撑不过2020年,因为美军在东亚撑不过2020年。
丙. 台湾和朝鲜半岛将纳入中国的势力范围
F-22发生了四次坠机事件,四次都是不同的原因。
第一次坠机事故发生在2003年09月19日的试飞过程中,飞行员跳伞逃生。
第二次坠机事故发生在2004年12月20日飞机故障,飞行员跳伞逃生。
第三次坠机事故发生在2009年03月25日,上校飞行员殉职。
第四次坠机事故发生在2010年11月17日的训练飞行,机毁人亡。
最近这次坠机的原因查明是供氧系统出了问题造成飞行员昏厥,在供氧问题解决前技术上F-22的飞行高度被限制在七千六百米,实际上F-22已经全部停飞。
F-22的问题是不断的,严重的有飞行控制软体的设计错误造成刚起飞就在低空上下剧烈起伏最后坠毁在跑道上,轻微的是有一个螺丝钉因振动而松动造成座舱盖无法打开必须用电锯锯开让飞行员钻出来;暂时性的问题有氧气供应系统出问题,长期性的问题有机身强度不够必须全部召回作结构加强的工程,这就耗资巨大了(每架需要一千三百万美元)。最近又传出座舱盖有问题,每飞行一百小时就需要更换,这是镀金的高科技座舱盖,每个价值数百万美元,需要如此频繁更换像话吗?
F-22被过度神话,而中国的科技则被过度贬低或刻意忽视。事实上,中国的战机设计有其独到和过人之处,譬如大陆工程师就认为在飞行控制的技术上中国领先世界。J-10的飞行是计算机控制的(fly by wire),从试飞到现在没有损失过一架飞机,这是世界纪录,西方国家搞fly by wire没有不摔飞机的。
F-22也许性能卓越,但是它的致命处是作战效率低下,在最近利比亚战争的黄金机会F-22居然缺席了,这是不可原谅的。空袭利比亚这样的弱国机会实在难得,F-22放弃一个低危险而又可以真正实战练兵的机会其中肯定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原因。美国显然的顾虑是不能承受在战场上损失一架F-22,它会摧毁F-22的神话,这会严重影响附庸国家对美国的向心力和未来美国战机的销售。但是科技总是要面对现实的,F-22绝不是美军宣传的那麼神勇。美国一旦真的和中国开战,F-22能派上多少用场与获得什麼样的战场效果都令人怀疑。
不论F-22有多少问题,除了F-22美国拿不出任何可以匹敌J-20的战机,这不但造成美国的问题,也造成所有美国盟国的问题,譬如日本与韩国。这两个国家都在眼巴巴的等待F-35 ,但是美国的军事专家已经承认F-35 不是J-20的对手。
那麼日本与韩国即使数年后买到F-35也已经落后了,这F-35买还是不买呢?
如果不买F-35,日本与韩国有什麼其他的选择呢?
答案是:没有。
在F-35遥遥无期的情况下,最近美国极力向日本推销最新版的F/A-18EF来取代年迈的F-4和F-15J。说实话,这是日本目前的最佳选择,但是这能抵御J-20吗?
美国对日本说F/A-18EF打败J-20没问题。
YST说这是一个笑话。不开玩笑,F/A-18EF连J-10B都抵御不了。
日本与韩国都必须面对被纳入中国势力范围的现实,尤其是韩国,台湾就更不用说了。
(二十八)预测未来
甲. 美国今天的担心是真实的
盖兹先说中国在2020年以前不会有第五代战机,这并不奇怪,过去六十年美国对中国的判断很少是正确的。
但是美国人非常务实,看到J-20在2011年01月11日试飞,盖兹立刻更正说中国的J-20在2020年的时候可能布署50架,到了2025年布署200架左右。



33楼2011-11-05 01:10
回复

    YST基本同意盖兹的更正说法,J-20大概只会生产200架。2025年以后,中国大陆的重点会放在第六代战机。
    读者一定会问:第六代战机是什麼?
    回答:多半的军事家认为第六代战机是更加智能的无人战机,但也有军事家认为是空天战机。YST同意前一种说法,但不认为无人机能够取代有人驾驶的飞机。
    盖兹说美国在2016年将拥有325架F-35,到2020年美国将拥有850架第五代战机,到了2025年达到1500架。
    YST认为盖兹对美国第五代战机的估计太乐观,F-35的试飞在2016年恐怕还没有全部完成,当然美国也可以在尚未完成全部试飞的情形下就开始量产。但更重要的是F-35太贵,美国政府濒临破产,没这麼多钱购买1500架。
    F-35研发的初衷是为了取代天价的F-22因为1.4亿美元的单价美国实在吃不消。根据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2010年12月16日的报导,F-35的价格不断上涨,国防部去年的说法如下:
    F-35A(常规起降型)单价为1.116亿美元;
    F-35B(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单价为1.094亿美元;
    F-35C(弹射起飞拦阻著舰型)单价为1.429亿美元。
    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制造商一定会玩老花样,先让国会上钩,等到真正开始生产时再加价,所以几乎可以保证其价格会远高於上面的估计因为政府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厂商,美国战机之所以如此昂贵是由於美国军方盲目追求高科技的结果,这种战术思想短期内不会变的。
    YST猜测,美国政府的赤字压力太大,所以F-35只会生产原定数量的一半,然后另一半由F-15与F-18的改良型来替代。
    F-35给盟国带来同样的困扰,经济低迷的欧洲国家完全承受不起F-35的高价,亚洲国家大概只有日本有能力购买。最后这些国家买还是会买的,但是数量会减少。
    YST认为F-35在2017年量产的售价会接近两亿美元一架。如果美国执意进行量化宽松的经济政策因而出现QE3与QE4,那麼F-35的售价肯定突破两亿,三亿都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买了F-35也无法获得空中优势。F-35将全面被J-20压制,对日韩而言还没有买就已经落后,买来做什麼?
    J-20象徵美国空中优势的终结。
    盖兹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想想看,F-22从第一次试飞(1990年)到正式成军(2005年)耗时15年。J-20如果2017年成军,那麼这段时间就只花了6年。中国研发的速度太快了,美国还是害怕的,能不担心吗?
    乙. 美国空中武力的优势将在2030年终结
    回顾以前YST写的文章:
    「虎年谈天下大势: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只(XI,完结篇)」(2010/10/25)

    上面这篇文章就谈到中美之战的三个关键时间,其中就清楚说明到了2030年中国无论是空军还是天军都至少跟美国持平,有可能超过。YST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中国的隐形战机还没有公开,所以不是看到J-20首飞成功才这麼说的。
    科技的发展有一定的轨迹可寻,YST判断的依据是中国大陆科技研发的广度和成熟度,未来的十年将是大陆科技成果的爆发期。我们拭目以待。
    2030年应该是中国第六代战机出现的时候,也是超大型客机(相当於波音747)和超大型运输机(相当於美军C-17)出现的时候。中国大陆至少会有两种隐形战机(一个重型、一个中型)、一种隐形重型战略轰炸机和数不清的各种无人机(隐形和非隐形、武装和非武装)。
    无人机在未来的空战中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中国大陆在无人机的研发上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经费,研发的型式可谓遍地开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翔龙」(侦察机)与「暗剑」(战斗机),见下图。

    


    34楼2011-11-05 01:10
    回复
      2025-05-21 01:28:45
      广告
      台奸,呸!还哥的王师来!


      IP属地:北京37楼2011-11-05 01:43
      回复
        别走小样!哥这就去叫佛祖来!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38楼2011-11-05 01:48
        回复
          太长,没看完,他关于j20作战能力超过f22的一些推论是有问题的,比如认为f22狗斗不如j20,这个至少在现在看不可能的,美军军演的时候f22带角发射器和f15狗斗,f15无胜算,因为 f22的超音速机动不是f15可以比的,而且f22的发动机是矢量推力的,j20在没换过发动机之前狗斗应该是落下风的,不过f22已经停产了,所以时间是在我们一边的


          IP属地:上海39楼2011-11-05 04:34
          收起回复
            为毛每次都是爪机党悲剧,啊,捉鸡啊,,,,,


            来自手机贴吧40楼2011-11-05 08:50
            回复
              俺也是觉得这位湾湾的有些关于大陆的技术认定过于乐观了,例如雷达
              不过关于大势的论断颇有可观之处,特别是关于J20出现于美俄中的必然性,以及未来大陆在微波等领域超出美国的必然性,都有很可观的基础
              但是,考虑到美帝的开放性,从全球吸收人才、技术和资金的能力,特别是基础学科领域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也许还有更为漫长的过程
              而这是一国技术经济全面领先的前提。。。。。。


              41楼2011-11-05 12:06
              回复
                另外,YST2000对于宋楚瑜的力挺,不知道是否有足够的事实基础
                本人对于宋的印象不坏,好过二英


                42楼2011-11-05 12: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