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x98208吧 关注:4贴子:525

回复:古代的医生 VI(傅青主)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猜测,也可能傅青主早就看过了些医书,但是没有得悟,但是在郭静中道长的启发下,开始把握住了五行辨证的精髓;或者是干脆,他就是在这里开始起步攻读医书的。
  在后来,他刻苦攻读了《黄帝内经》等医书,同时用道家的思想来对其进行辅助消化,终于发展出了中医理论的一个独特的领域。
这就是事情的真相,关于傅青主的医术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前人没有阐发过,这一直是一个谜团,大家都含糊带过,现在,我把它给剥离出来,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我们的傅青主并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神仙,而是一个饱经沧桑、备受疾病折磨,最终在祖国的古典文化的启发下,终于悟出健康之道的普通人。


38楼2011-10-18 18:15
回复
    这样过了一年,在公元1645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傅青主的老师,就是那位傅青主帮着打官司的袁继咸老师,在反清斗争中,被俘了。
      袁继咸老师在武昌,后来清军入关后,他就跑到了南明政府,负责抗清的军事事务,在清兵南下的战斗中,不幸被俘,被押送到了北京。
      在被押解的途中,他写了一首诗给傅青主,诗云:“独子同忧患,于今乃离别,乾坤留古道,生死见心知。贯械还余草,传灯不以诗,悠悠千载业,努力慰相思。”
      然后,他还说他已经知道傅青主出家为道士了,很高兴,并鼓励傅青主一定不要出山为清廷做事。
      傅青主在接到老师的信以后,犹如五雷轰顶,虽然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天,但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的快,怎么办?恩师的生死命悬一线了!此次情况,与当年被诬告有着天地之别,这次绝对是杀头之罪啊!
      于是,傅青主毅然辞别家人,收拾行囊,秘密潜入了京城。
      在京城,他早晚窥视监狱的情况,伺机解救袁继咸老师。
      但是,此时的清政府已经政权巩固,岂是一个区区傅青主可以劫得了法场的?于是,不久袁继咸就被清政府杀害了。
      在被杀之前,袁继咸老师给傅青主传出来一封信,信中说,自己有两本著作,一本《经观》已经完成了,另一本《史观》还没有完成,傅青主能否替自己写完,同时,他说:“山西的那些学者中,唯有你傅青主最了解我,现在我不希望你来为我送行。但是,请相信,我绝对不会做出对不起国家的事情,使你日后以结识我为羞啊!”(晋士惟门下知我甚深,不远盖棺。断不敢负门下知之,使异日羞称袁继咸为友生也!)
      这封信,在传到了傅青主的手中的时候,傅青主知道一切都晚了,他的老师已经殉国了,他手捧着书信,放声大哭!说:“呜呼!吾亦安敢负公哉!吾亦安敢负公哉!”
      在民族危难之际,这些文弱的学者,用飞溅的一腔热血,来印证了“舍生取义”这四个字!
      最后,傅青主收拾了老师的书稿,含着眼泪,返回了山西。


    40楼2011-10-18 18:26
    回复
      2025-08-31 10:45:4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回到山西后,他继续在民间游历,一边诊病,一边联络有识之士。他在这一时期的诊病活动是可以从他的诗作中看出来的,他与老百姓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走到一个村子,就给人看病,也不收诊费,然后这家给他点饭,那家给他些水果,一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大学问家,此刻开始彻底地融入了老百姓之中了。
        但是,傅青主这个时期的反清复明活动却很少能够在文献中找到,因为当时的活动太隐秘了,在那些时候都无法见诸记载,当然我们现在也就无从看到了,但是从他的一些诗作里,仍然可以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41楼2011-10-18 18:46
      回复



        42楼2011-10-18 18:47
        回复
          王如金盯着薛宗周回答:“我已经和母亲讲了,是老母亲让我去战斗的!”
            薛宗周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最后,他把傅青主拉到了旁边,对傅青主说了一番话。
            他说:“青主,你我兄弟一场,今天就要分别了。”
             傅青主很诧异:“此事怎讲?”
            薛宗周:“我希望你能够活下去,我们这些人里,你的笔法最好,我希望你能够在我们战死后,把我们的故事写下去!”
            傅青主一听急了:“大家一同出生入死,为国捐躯,岂可独活我一人!”
            薛宗周:“青主,此事必须有人记载下去,这比我们去战斗还重要啊,否则,壮士们一腔碧血,转眼就会被掩埋掉的,反清复明的大业,又岂是一天能够完成的!”
            傅青主的眼泪汹涌而出,已经无法说话了。
            薛宗周:“青主,为了弟兄们,请你一定要活下去啊!一定要把壮士们的精神写给后代!让千古之后的人知道,什么是‘忠义’二字!”
            傅青主紧紧地抓着这位兄弟的手,泪流满面。
            然后,薛宗周转过身,带领着这几百人的队伍,奔赴前线。


          43楼2011-10-18 18:48
          回复
            此次战役,清军派重兵大举进攻,起义军最后退守晋祠,清军攻城几日不克,最后挖地道放入炸药,炸开城墙,起义军与清军展开了白刃战,王如金身中数箭,力战而死,薛宗周力战群敌,最后葬身烈焰之中。
              他们不是正规的军人,他们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是,在国难当头的时刻,他们却拔剑杀敌,慷慨赴死!
              面对这些前辈,我们斯复何言!
            在事后,傅青主含着眼泪,写下了饱含悲愤之情的《汾二子传》,其中详细地记载了起义的过程,和最后壮士们慷慨赴死的过程,此文流传了下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
              傅青主一生都在自责自己,怎么没有在那场战斗中和大家一起死去。
              但是,我相信,薛宗周在九泉之下一定会微笑的,他一定会说:谢谢你,青主,是你,成就了我们的义举!感谢你。
              


            44楼2011-10-18 18:48
            回复
              《汾二子传》这样的文章流传了下来,傅青主一生写的多如牛毛的攻击清朝的诗作也流传了下来,其实我一直都很奇怪,为什么在文zi狱那么多的清朝,傅青主会是一个例外,不但没有因此而受道瓜葛,清政府还不断地试图给他官做,最后连皇上都对他特客气,真是奇怪,看来,有忠义之心的人连敌人都会佩服的啊。


              45楼2011-10-18 18:49
              回复
                从那以后,傅青主继续在民间行医,同时著书立说,直到四十九岁的时候,发生了著名的“朱衣道人案”,所谓朱衣道人就是傅青主的别号,傅青主因此被捕入狱。
                  事情发生的起因是这样的,当时在南方还有永历政府,从事反清运动(后来被吴三桂给镇压了),永历政府派了一个叫宋谦的人到山西来组织起义,此人来到山西后,广泛联系山西反清人士,准备伺机起义,宋谦曾经前来见过傅青主。
                  本来宋谦和各界人士约好在三月十五日起义,结果他在三月十二日路过武安县的时候,有个捕头发现宋谦骑着骡马,并随身带着弓箭,形迹可疑,就报告了县衙,结果县衙派兵丁在十三日凌晨将宋谦抓获,在严刑拷打下,宋谦变节,共出了起义的一些组织者,这其中就有傅青主的名字,于是河南巡抚(此事发生在晋冀豫交界)上报朝廷,不久,朝廷下令,将宋濂正法(这是个很糊涂的命令),捉拿其他人等。
                  于是傅青主及其儿子傅眉入狱。
                  整个案件的过程其实我们能够从普通文献里见到的记载很少,大家历来说法不一,但幸运的是,1963年在北京中央档案馆的清朝档案中发现了“朱衣道人案”的审讯记录和判决题本,这样,我们就看到了真实的情况,对事情有了深入的了解。
                  傅青主在被捕后,“容色自如”,虽严刑拷打,仍“言语不乱”,显示了大丈夫本色。


                46楼2011-10-18 18: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