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诸位抬爱……汗|||||
严格来说,咱这并不算是纯理性分析,其中还带有个人主观色彩——比如推想啊、猜测啊什么的。之前油女牟田的那里,我想说除了“樱花七日”很美很短暂之外,通常在庆典上施放的焰火也同样。……感觉还是焰火跟迪达拉的艺术更接近一些。
东瀛的“物哀”、“残缺美”和“死之美”,再加上东瀛人的季节感,用具体意象表现出来就十分微妙了。比如某个被用滥了的例子——“庭院中枯叶满地、古木枝头却有花苞初绽”的景象之类的……《源氏物语·千年之恋》电影中有一段景色描写:冬天纷纷细雪厚厚地积在松枝柏叶之上,伴随着雪落,一朵鲜红欲滴的茶花盈然落入储水的石钵中……这个象征很XE,我们在此不多做讨论。

上图,粼粼水波倒映着志乃君的面孔、几只闪烁着浅黄绿色冷光的萤火虫在水面上一掠而过。从讲解这段历史,到组后一句“据说(水流一族)现在只剩下了区区数人”为止,语气听不出悲喜,仿佛照本宣科一样。如此淡漠的态度才令这段虫使家族恩怨听起来更加耐人寻味——萤火虫同样是很美丽却短暂的生命,一旦五日、至多十日之后,便会死去。将以上这些串联起来,不由得让LZ浮想联翩【删除】,手痒打算开坑【/删除】啊……
(突然发现都少不了《源氏物语》的影子,一如在东瀛天朝文化交流史上少不了僧[]侣们的影子一样。“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有人专门写一篇论文“论《源氏物语》中“物哀”的美学思想”……紫式部女士您……||||)
闲话少扯- -
于是并不严谨文化文艺理论科普讲座到此为止。LZ打算在下次放油女取根的截图,因为这位的戏份太少了,而且很多可能别人也分析过的……除了截图似乎没有什么别的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