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军师——”斥候喊着跑了进来,顾不上行礼便道,“胜了,主公、军师。”喘着气,快跑一下子停下来没有刹住又往前了两步。
“太好了。”刘备拍着大腿说道,脸上兴奋的神色掩饰不住。
正在整理着一些竹条的诸葛亮抬头微微一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诸葛亮心里盘算了一下时间,加上打扫战场的时间应该去看一下是够的。而且斥候回来的话应该是还一部分的事情还需要解决的。
“主公。”诸葛亮看着刘备。
刘备明白诸葛亮的意思:“知道了。”说着整了整衣袍,拉上诸葛亮的手便往外走。诸葛亮抓起前面整理的竹条与宣纸塞到了袖子里便脚上跟了上去。
两个人策马出营,来到了距离答应不远的地方。那里很安静,没有什么火光。在那里有着一个墓碑,上面刻着字。火烛被点燃,火光找到了上面。在火光的映衬下字迹便得明显,但是没有人去注意。
“士元。”诸葛亮在沉默了一会后开口,“士元,今天亮帮你把雒城拿下了。”微微幽咽着的声音,诸葛亮一只手抚上了墓碑,像是在与一个老朋友说话——当然他们本来就是老朋友。
刘备也走上前:“安息吧士元。”双眼沉重的闭上了,那时最后的画面随着思绪时隐时现的出现在脑海。
“对不起士元,今天匆忙没有带酒,下一次一定给你补上。”诸葛亮说着从袖子里掏着东西,借着火光诸葛亮点清楚了自己带来的东西,“这一次你就将就一下吧。”很违心的声音,在强行打破着悲沉的气氛。
“下一次一定带着更好的消息来。”刘备一手轻轻拍着诸葛亮的肩膀,安慰着他。诸葛亮转过头冲刘备点头。
刘备凑近了诸葛亮,看见他在用竹条做着什么:“孔明,你在干什么?”刘备还想靠近看清楚一下,但是发觉自己的影子挡住了诸葛亮之后便自觉靠后了一下。
“好了。”诸葛亮在做完最后一道工序之后在他手上出现了一个灯。青色的竹骨架,白中带着淡黄色的宣纸糊在上面。
刘备好奇道:“这是干什么的?”
“主公火烛借一下。”诸葛亮说着拿过了火烛点燃了灯,手轻轻扶着骨架,暖红色的光渐渐亮了起来。
刘备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嘛。”
诸葛亮笑了一下放开了手,刘备本以为灯会掉到地上,这样子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会大火的。正想伸手接住的时候只见灯摇摆了一下便慢慢升了起来:“这?”刘备有一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怎么会飞?”刘备吧询问的目光抛向了诸葛亮,希望能从他那里知道答案。但诸葛亮并没有对刘备的问题进行回答,“这是寄托对于死者的思念用的。”
顿了一下,诸葛亮继续说道:“现在子龙与益德等一些荆州旧部的营里是用来传递消息的。”诸葛亮说着望向了天空,望向在黑色的天空中渐渐高声的灯,它在渐渐努力着,希望能够亮过天上的明星。
愈高愈亮,最后忽然一下子散发出了前所未有的亮度。它燃烧着自己,焕发着最灿烂的光芒。
慢慢的消失了光芒,也消失在了视线之中。
刘备一时间看到痴了,愣愣的看着它燃尽了最后的光芒的后消失在夜色中:“孔明。”回头看着诸葛亮。
“主公,回去吧。”诸葛亮见灯完全消失在天空中,便盘算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便打算回去了。
刘备点头:“好。”说着举着火烛走了前面照着路。这一段路很重,走起来花着很多的时间。
诸葛亮忽然轻声吟唱起来了: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强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
声音渐渐高亢了起来,沉重的思念被释放在了歌声中。
“这是?”刘备不大懂音律,也很少听到诸葛亮吟唱,最多是弹琴。只是觉得这首歌中有着藏不住的悲伤,藏不住的寂寥。
诸葛亮似乎没有听见刘备的问话,自顾自地说着:“士元,你以前老是说亮爱唱丧曲,但是没想到亮会唱给你听。”强忍着,打起精神。
在听到“丧曲”两个字的时候刘备大概猜到了这首歌——《梁甫吟》以前又听徐庶说过诸葛亮喜欢吟唱《梁甫吟》这首丧曲,现在听来这首曲子确实是别有一种寂寥的韵味——一种高手孤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