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吧 关注:1,002,823贴子:19,847,613

回复:黎城广志山巍峨峻美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资料:
在黎城与襄垣两县搭界处有一座海拔1807米高的广志山。广志山俗称厂志垴,又名中阳山。 此山巍峨险峻, 峭壁如削, 峰头耸入天际。晴天丽日, 在此登高望远, 百里之内, 尽收眼底。 令人心旷神怡,胸志开豁,故从黎城乘车西北行30公里, 使可以到达广圝东山的山腰。 这里腹地坦阔 , 草绿如茵 , 林泉相映, 环境幽美。基于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解圝放以后, 黎城县在这里建立了药材场, 进行经济开发。他们种植品质优良的党参、 连翘、 黄芪、紫胡等数十种名贵药材; 还饲养着许多活泼可爱的梅花鹿, 鹿儿活蹦乱跳 , 煞是好看 。 每当春夏之际, 此地林木青翠, 鸟语花香,景色十分迷人, 在这苍山翠松之间,掩映着一座千年古刹---老君庙。老君庙始建于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 是上党地区员古老的寺圝庙之一。供奉的乃是道圝教鼻祖、曾将孙悟空炼成钢筋铁骨、火眼金晴的太上老君。老君庙在古时曾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前后三殿, 一殿更比一殿高。 大殿悬梁挑角, 雕梁画栋。 可惜年久失修,现仅存梳妆楼、戏楼和厢房数间。从老君庙沿山径小路攀援上山, 山石层层叠叠, 青苍扑野 。 约行二里许,便可直达峰巅,峰尖有二个, 相距20余米, 中间有一条高达9米的人造天桥相接。 这两个峰顶, 高接云天, 上面分别建玉皇殿和碧霞宫一座 , 相互辉映,蔚为壮观。 隔日登临山巅,上抚兰天,下履松涛,如临仙境一般。在这里放眼远眺,八百里太行干山万壑,峰峦叠翠, 气象万千, 使人神移目眩,心胸豁朗。自古许多名人雅士在此登高言志,留下过许许多多诗篇。 真是“凌巅始识天地雄”。 清朝名士李洁登峰之后, 赋诗赞叹:“归途还与银蟾接 ,带得天香下暮烟”。足见诗人迷恋广志之深。“登上广志垴,一览众山小”。 千百年来, 登临广志山的游人络绎不绝。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两次传统庙会, 规模盛大 , 香客无数。 赶庙会的绝大多数是黎襄两县的百圝姓。提起广志山的奶奶庙会, 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 襄垣县城北关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老夫圝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取名叫王招弟。 这个招弟长到十七岁, 仍没招来一个弟圝弟。老俩口相随上山烧香求子。 谁知这招弟不守“本份”,她不顾当时未婚女子不能上山拜佛的封圝建规矩,竟然悄悄地跟随而来, 到了山上 , 老俩口到庙里烧香,招弟妈突然发现招弟也跪在自己身后叩拜。她非常生气 , 就冲着招第骂道、“我的姑奶奶,谁让你来的?”随手一巴掌打在招弟头上。 不料一巴掌击中要害 , 把招弟打死了。


16楼2011-09-16 10:10
回复

    资料:
    在黎城与襄垣两县搭界处有一座海拔1807米高的广志山。广志山俗称厂志垴,又名中阳山。 此山巍峨险峻, 峭壁如削, 峰头耸入天际。晴天丽日, 在此登高望远, 百里之内, 尽收眼底。 令人心旷神怡,胸志开豁,故从黎城乘车西北行30公里, 使可以到达广圝东山的山腰。 这里腹地坦阔 , 草绿如茵 , 林泉相映, 环境幽美。基于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解圝放以后, 黎城县在这里建立了药材场, 进行经济开发。他们种植品质优良的党参、 连翘、 黄芪、紫胡等数十种名贵药材; 还饲养着许多活泼可爱的梅花鹿, 鹿儿活蹦乱跳 , 煞是好看 。 每当春夏之际, 此地林木青翠, 鸟语花香,景色十分迷人, 在这苍山翠松之间,掩映着一座千年古刹---老君庙。老君庙始建于南唐交泰元年(公元958年), 是上党地区员古老的寺圝庙之一。供奉的乃是道圝教鼻祖、曾将孙悟空炼成钢筋铁骨、火眼金晴的太上老君。老君庙在古时曾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前后三殿, 一殿更比一殿高。 大殿悬梁挑角, 雕梁画栋。 可惜年久失修,现仅存梳妆楼、戏楼和厢房数间。从老君庙沿山径小路攀援上山, 山石层层叠叠, 青苍扑野 。 约行二里许,便可直达峰巅,峰尖有二个, 相距20余米, 中间有一条高达9米的人造天桥相接。 这两个峰顶, 高接云天, 上面分别建玉皇殿和碧霞宫一座 , 相互辉映,蔚为壮观。 隔日登临山巅,上抚兰天,下履松涛,如临仙境一般。在这里放眼远眺,八百里太行干山万壑,峰峦叠翠, 气象万千, 使人神移目眩,心胸豁朗。自古许多名人雅士在此登高言志,留下过许许多多诗篇。 真是“凌巅始识天地雄”。 清朝名士李洁登峰之后, 赋诗赞叹:“归途还与银蟾接 ,带得天香下暮烟”。足见诗人迷恋广志之深。“登上广志垴,一览众山小”。 千百年来, 登临广志山的游人络绎不绝。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两次传统庙会, 规模盛大 , 香客无数。 赶庙会的绝大多数是黎襄两县的百圝姓。提起广志山的奶奶庙会, 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 襄垣县城北关住着一户姓王的人家,老夫圝妻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取名叫王招弟。 这个招弟长到十七岁, 仍没招来一个弟圝弟。老俩口相随上山烧香求子。 谁知这招弟不守“本份”,她不顾当时未婚女子不能上山拜佛的封圝建规矩,竟然悄悄地跟随而来, 到了山上 , 老俩口到庙里烧香,招弟妈突然发现招弟也跪在自己身后叩拜。她非常生气 , 就冲着招第骂道、“我的姑奶奶,谁让你来的?”随手一巴掌打在招弟头上。 不料一巴掌击中要害 , 把招弟打死了。招弟死后, 人们就把她“说骨亲”嫁给一个黎城人埋在广志恼上,据说她成了神。 人们为了纪圝念她 , 给她塑了像, 修了一个奶奶庙, 自此以后, “奶奶庙”香火不绝, 襄垣黎城两县百圝姓也就结起了“亲家”。黎城人见了襄垣入叫“小舅子”,襄坦人见了黎城人戏称“小外甥”。如此逗叫了数千年,谁也没意见。广志山不仅有着秀丽的风光和优美的民间传说,它更是—座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圝命胜地。 **战争时期,八路军开来华北前线, 以太行山为依托, 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 八路军总圝部后方医院就驻扎在这里。 1941年秋天,总圝部特圝务团在地方民兵的配合下, 居高凭险英勇地痛击了日军的进攻。 这就更为广志山增添了光辉的色彩。今大的广志山 , 已经成为名闻遐迩的游览胜地。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需要,黎城人圝民政圝府拔款修缮了古逊遗址, 修筑了公路, 提供了旅游服圝务设施 , 对这里进行了综合开发利圝用。可以预见,广志山一定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圝姿。


    17楼2011-09-16 10:10
    回复
      2025-08-21 18:25: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90年,黎城县政府经实地勘察,选定新八景,广志山的“中天落日”即为其中一景,县长李补安为此撰序赋诗:
      中天落日
      广志山高,危峰独秀。
      近晚立峰巅观日落,
      赤云苍山,气势恢弘,
      四海雄风,尽舒展于胸中。
      五行多奇秀,今来广志游。
      云自胸中起,日打脚下收。
      河川飘纤发,山峦攒拳头。
      廊庙耸崔嵬,中立梳妆楼。
      广志山不仅落日好看,日出也很有特色。每逢晨曦初露,东方那率先射出的一抹阳光将广志山的玉皇顶染就一片红色。学者高熙有诗曰:
      群山起伏朝中阳,略逊五岳也非常。
      朝日未升巅已红,诸峰皆暗顶犹亮。


      18楼2011-09-16 10:11
      回复
        广志山烈士亭
        广志山的古建筑为佛道合一,主峰玉皇顶上建有玉皇殿,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建在半山腰一块开阔地上的是娲皇庙,娲皇庙比玉皇殿在建筑规模上大出数倍。根据广志山上现存古代碑刻资料可知,山中这些庙宇中至少有一些早在五代前后(即大约千余年前)就已始建。目前,娲皇庙仍保存着前后三进院落的规模,基本属明清时的形制。山门之内第一进院落是两廊与戏台。二进院落中主殿不知为什么被称作为“开山殿”,殿中正位即是娲皇神主,侧旁则是“襄垣小奶奶”的塑像。这里是民间已婚未育妇女到广志山求子的主要目的地。再往后去,第三进院落内最后位置是一座两层的楼阁式古代建筑,俗谓之“梳妆楼”,实则属娲皇寝殿。娲皇庙始建于唐交泰元年(958),1985年重修。庙座东向西,两进院。前为大戏台,面阔7间,进深11米,歇山顶,全施琉璃,斗拱为五踩双下昂,为黎邑舞台之最。中为开山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顶,脊施琉璃,五踩斗拱双下昂,明间前后辟门,为过殿式。后为梳妆楼,原为单檐硬山楼阁,占地206平方米,清乾隆时称为“娲皇圣母梳妆楼”,1985年扩建为260平方米,改为重檐歇山顶,面阔五间,全施琉璃,斗拱为五踩双昂,四面出檐廊,飞阁流丹,宏伟秀美。峰顶部有一天然裂缝,间隔隙缝二丈许,成南北相峙之势,有“天皇殿”、“碧霞宫”建其上,各居其一侧,中以石桥相连,周围悬崖绝壁,苍松百株,相映成趣,登临则有飘然欲仙之感。然而不知从什么朝代开始,娲皇梳妆楼的下层却悄然供奉起了文殊、普贤、观音这些属于佛教中的菩萨。乍一见到这种场面,常有瞻仰者感到愕然。女娲乃华夏民族起码在5000年以前的史前始祖之神,文殊、普贤、观音这些佛界大士来到中国也不过2000余年时间,佛道合于一殿,恐怕也算广志山上的一种特有风情了。
        近年来从半山的娲皇庙前往玉皇顶修了一条长约500余米共850余级的石阶“天梯”。娲皇庙后新整修的“襄垣小奶奶”的墓碑前,也经常可以见到一群群如花似玉的未婚姑娘们姗姗而来,翩翩而去。
        有人说,广志山的玉皇顶一柱擎天,极易使男子产生阳刚之气,就连山间产的柏籽羊与党参,也都具有滋阴壮阳的特殊功效。也许是出于对神灵的崇敬,也许是广志山上的独峰玉皇顶是男子生殖器的象征,这里不仅有不准未婚女子上山朝拜的习俗,而且还不准男子在山上随意小解,据说有犯禁者就会得一种怪病。而得病的人只有再围绕玉皇顶持香祭拜整圈后,病痛才能逐渐解除。
        广志山在**战争时期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后方医院,两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有400名伤病员在这里疗伤康复,重返**前线。1940年秋,日寇集结一个营的兵力进攻广志山,山上仅有一个警卫连驻守,30余名八路军战士凭借着广志山天险和当地民兵的大力配合,激战两昼夜,击退日寇疯狂进攻,保卫了医院的安全。此次战斗,八路军有42名干部、战士和民兵为保卫后方医院而壮烈牺牲,烈士遗体葬于广志峰之阴。1987年,黎城人民在主峰北侧为在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建亭纪念,永志不朽。目前已通盘山公路直达山顶,广志山亦成为吸引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


        19楼2011-09-16 10: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