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1月16日漏签0天
中学生吧 关注:76,147贴子:508,246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学生吧
>0< 加载中...

【精品文章】【转贴】《梅》(8读4一种遗憾)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千年泪鸟儿叹
  • 新人鲍照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夕阳、微雪、晚霞、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林间吹笛、膝下横笛……” 
    这样的时辰和气氛适合赏梅。 

    梅,冰肌玉骨,品性高洁,独步早春,欺霜傲雪。古人说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赏梅的人体会的是梅之精神和风骨,看中的是梅之品性与气质。 
    《诗经》最早留下了关于梅的记载,”山有佳卉,侯栗侯梅”,《山海经》也有”灵山有木多梅”的记录。而《召南。摽有梅》中的文字记录了那时河北河南一带的野生梅。 

    人们爱梅,寓意真情,把最美的文字叠加起来,送梅以美名。梅的品种有宫粉、朱砂、绿萼三型。“别角晚水”“银红台阁”“大宫粉”“凝馨”为宫粉中的名品。朱砂中有“水朱砂”“粉红台阁朱砂”。绿萼中有“金钱绿萼”“台阁绿萼”。而最名贵和罕见的为“垂枝”“龙游”和“洒金”。 
    读梅的不同品名,犹如行走于美的画廊,“别角晚水”含苞在清溪,“银红台阁”斜依着明窗,“垂枝”于微雪,“龙游”于晚霞,“洒金”在夕阳,于淡云处赏宫粉,于晓日处观朱砂,于薄寒处探绿萼,怎样的意境,怎样的畅然,不是赏梅人,必不得其中况味。 

    读《西京杂记》“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就想米梅是星星点点的亮,适合有月光的夜晚来品。同心梅下该有一对海誓山盟的恋人,最好留着短发,穿着素布的兰色旗袍,人不敢过于艳,艳了,就喧宾夺主了,这样的场景,人只有做了配角,方能把自己交赋于自然。 
    胭脂梅挑剔,只属于雪,惟有雪中胭脂的红才显得干净、纯净,不腻人。如此,便有了踏雪寻梅的景致。 

    浪漫与现实擦肩而过,梅开与飘雪回首遥望总是黯然相去。西南少雪,雪中梅开的可能极小,东南沿海终年无雪,北方梅来的季节正值雪去的时辰,难得相遇,惟长江中下游一带初春时节,忍受寒冷而未被冻死的梅,等待转暖时花开再度,突然一场大雪,才可踏雪寻梅。 
    这样的时辰需等待,需磨着性子抱着坚定的信念去迎候,等待着有一天梅花绽放,忽地转阴,天空飘起鹅毛大雪,你的等待就此兑现了,你于是踏着吱吱的雪,穿梭在梅林间,而后展纸挥毫,泼墨做画,顷刻,一幅《雪梅图》跃然纸上,“无端白雪落沙来,古木疏枝上粉苔,似雪似花花似雪,梅花又向雪中开”。 
    奇峭的画、隽永的诗,一次踏雪寻梅的经历构成你一生难忘的回忆。你,就是虚谷和尚,当时的你正在苏州邓尉山区梅林丛中的石壁永慧禅寺。 

    咏梅,文人的爱好,借物言志,梅是最能表达心性的事物了。 
    一改往日情怀,“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标格之贞的吟咏日盛“,宋人为梅赋予秉性,使梅独傲地超然于其他。 
    陆游以梅自喻,“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由赞誉梅之形式到发现梅之内在,这一过程提升了梅的品质。而“一树梅花一放翁”,“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更是将梅之精神发展至极。 

    梅之美来自天然的沧桑和沧桑中隐含着的生命魅力,一树梅生长几百年,上千年,枝干遒劲嶙峋,形态或仰或附或直或曲或躺或卧或依或盼,无论若何,都展示出挺拔的灵魂和顽强的意志。 
    “真州城东十余里淮提庵,有古梅一株,大可蔽牛,五千并出,相传为宋时物。康熙中,树忽死,垂四十年复活,枝干益繁,花时照一院。” 
    梅可以复活,可以返魂。 
    梅有盎然的生命力量,她的绝美之处在于苍老而不失理想,于沧桑寒冷中傲雪怒放的英雄气概,还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洋溢着的浪漫情怀。 

    梅的气息是隐含的、深藏的、冷静的,“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雪中透出丝丝的清丽,幽雅的香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晕开,不经意地漫过人心,被梅香寝润过的人由此而有了梅的冷峭和梅的生命活力。 
  



  • 千年泪鸟儿叹
  • 新人鲍照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夕阳、微雪、晚霞、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林间吹笛、膝下横笛……” 
 这样的时辰和气氛适合赏梅。 

 梅,冰肌玉骨,品性高洁,独步早春,欺霜傲雪。古人说梅具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赏梅的人体会的是梅之精神和风骨,看中的是梅之品性与气质。 
 《诗经》最早留下了关于梅的记载,”山有佳卉,侯栗侯梅”,《山海经》也有”灵山有木多梅”的记录。而《召南。摽有梅》中的文字记录了那时河北河南一带的野生梅。 

 人们爱梅,寓意真情,把最美的文字叠加起来,送梅以美名。梅的品种有宫粉、朱砂、绿萼三型。“别角晚水”“银红台阁”“大宫粉”“凝馨”为宫粉中的名品。朱砂中有“水朱砂”“粉红台阁朱砂”。绿萼中有“金钱绿萼”“台阁绿萼”。而最名贵和罕见的为“垂枝”“龙游”和“洒金”。 
 读梅的不同品名,犹如行走于美的画廊,“别角晚水”含苞在清溪,“银红台阁”斜依着明窗,“垂枝”于微雪,“龙游”于晚霞,“洒金”在夕阳,于淡云处赏宫粉,于晓日处观朱砂,于薄寒处探绿萼,怎样的意境,怎样的畅然,不是赏梅人,必不得其中况味。 

 读《西京杂记》“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米梅、胭脂梅。”,“汉上林苑有同心梅,紫蒂梅、丽友梅。”,就想米梅是星星点点的亮,适合有月光的夜晚来品。同心梅下该有一对海誓山盟的恋人,最好留着短发,穿着素布的兰色旗袍,人不敢过于艳,艳了,就喧宾夺主了,这样的场景,人只有做了配角,方能把自己交赋于自然。 
 胭脂梅挑剔,只属于雪,惟有雪中胭脂的红才显得干净、纯净,不腻人。如此,便有了踏雪寻梅的景致。 

 浪漫与现实擦肩而过,梅开与飘雪回首遥望总是黯然相去。西南少雪,雪中梅开的可能极小,东南沿海终年无雪,北方梅来的季节正值雪去的时辰,难得相遇,惟长江中下游一带初春时节,忍受寒冷而未被冻死的梅,等待转暖时花开再度,突然一场大雪,才可踏雪寻梅。 
 这样的时辰需等待,需磨着性子抱着坚定的信念去迎候,等待着有一天梅花绽放,忽地转阴,天空飘起鹅毛大雪,你的等待就此兑现了,你于是踏着吱吱的雪,穿梭在梅林间,而后展纸挥毫,泼墨做画,顷刻,一幅《雪梅图》跃然纸上,“无端白雪落沙来,古木疏枝上粉苔,似雪似花花似雪,梅花又向雪中开”。 
 奇峭的画、隽永的诗,一次踏雪寻梅的经历构成你一生难忘的回忆。你,就是虚谷和尚,当时的你正在苏州邓尉山区梅林丛中的石壁永慧禅寺。 

 咏梅,文人的爱好,借物言志,梅是最能表达心性的事物了。 
 一改往日情怀,“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标格之贞的吟咏日盛“,宋人为梅赋予秉性,使梅独傲地超然于其他。 
 陆游以梅自喻,“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由赞誉梅之形式到发现梅之内在,这一过程提升了梅的品质。而“一树梅花一放翁”,“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欲传春消息,不怕雪埋藏” 更是将梅之精神发展至极。 

 梅之美来自天然的沧桑和沧桑中隐含着的生命魅力,一树梅生长几百年,上千年,枝干遒劲嶙峋,形态或仰或附或直或曲或躺或卧或依或盼,无论若何,都展示出挺拔的灵魂和顽强的意志。 
 “真州城东十余里淮提庵,有古梅一株,大可蔽牛,五千并出,相传为宋时物。康熙中,树忽死,垂四十年复活,枝干益繁,花时照一院。” 
 梅可以复活,可以返魂。 
 梅有盎然的生命力量,她的绝美之处在于苍老而不失理想,于沧桑寒冷中傲雪怒放的英雄气概,还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洋溢着的浪漫情怀。 

 梅的气息是隐含的、深藏的、冷静的,“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雪中透出丝丝的清丽,幽雅的香在不知不觉中渐渐晕开,不经意地漫过人心,被梅香寝润过的人由此而有了梅的冷峭和梅的生命活力。


2025-11-16 04:00: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千年泪鸟儿叹
  • 新人鲍照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请大家捧场哦~~~~~
偶很爱梅


  • 千年泪鸟儿叹
  • 新人鲍照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_^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3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学生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