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143,454贴子:74,838,358

回复:[原创]简述明朝万历抗日援朝战争中,中日两军部队的组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扫了两眼楼主的帖子......
不得不说,离谱有点远
1.以下资料来自《明史》、《晚明史》、《朝鲜史》、《朝鲜李朝实录》、《日本史》、《日本战国史》这些正史--楼主告诉我,最后一本是你写的么?
2.日军人数问题,我只举两点:
第八军团 军团长:宇喜多秀家 
宇喜多秀家10000人、 增田长盛3000人、 石田三成2000人
石田三成是后勤总负责人,难道他能去前线参战?他会分身法不成?
第一军团 军团长:小西行长 
小西行长7000人、 宗义调5000人
对马宗家石高多少?约等于0吧.他能动员500人就谢天谢地了.5000人,天方夜谭...
其它的不说了...总体来讲,楼主把倭寇的军力夸大了10倍上下.
3.辽东军一万人:这支部队是李如松的嫡系,刚刚参加完平定宁夏叛乱
日军侵朝时,宁夏尚未平定...因为李军没事才派他们去...还"刚刚参加完平定宁夏叛乱"???
4.楼主你别是刚看完<龙战>之类的FQ小说吧...


32楼2006-08-02 12:30
回复
    • 61.174.132.*
    楼上的,拜托你把人家的帖子多扫几遍。

    你要是读过些可靠的资料,就帮楼主校正下数据。人家是认真的在收集资料校正数据,你是想踩人家头上卖弄一下吧。

    你还是把“楼主把倭寇的军力夸大了10倍上下”这句说说清楚吧


    33楼2006-08-02 14:43
    回复
      2025-09-04 21:49: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8161130


      35楼2006-08-02 20:42
      回复
        38万平方公里也不算小了


        36楼2006-08-02 20:47
        回复
          • 218.106.116.*
          DDDDDDDDDDDDDDDDDDDDD


          37楼2006-08-02 21:08
          回复
            • 219.134.40.*
            这么强!为什么没多久后平定女真人战争中输的那么残?


            38楼2006-08-02 21:09
            回复
              1.以下资料来自《明史》、《晚明史》、《朝鲜史》、《朝鲜李朝实录》、《日本史》、《日本战国史》这些正史--楼主告诉我,最后一本是你写的么? 
              --------
              《日本战国史》,1986年日本早川书户出版,总计429页,日裔美籍政治历史学家福山(Francis Fukuyama)所以编写。
              不过正史可能算不上,算是民间史书吧。
              32楼连这都不知道?真是太“亏待”你的日本名字了!

              我奉劝大家别提什么《龙战三千里》在贬低楼主,楼主算是我在网络上认识比较早的一个人,他第一写帖子描述万历朝鲜战争,可以追述到2002年的铁血论坛,第一在百度发帖子叙述万历朝鲜战争是在2004年,而《龙战三千里》好象是去年才出的吧?
              而且《龙战三千里》我也几乎看完了,里面有楼主的这些数据吗?


              39楼2006-08-02 21:18
              回复
                • 219.159.69.*
                明朝的精兵主要集中在北方的九镇九边18处,每处驻军均在5万到10万之间,这18处驻军总共不下150万。
                派到朝鲜的部队,就算按照日本方面的说法,明军前后总计不过14万上下。
                蒙古才一直是明朝最大的敌人,李如松就是被蒙古人干掉的


                40楼2006-08-02 21:29
                回复
                  2025-09-04 21:43: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辽东军一万人:这支部队是李如松的嫡系,刚刚参加完平定宁夏叛乱 
                  日军侵朝时,宁夏尚未平定...因为李军没事才派他们去...还"刚刚参加完平定宁夏叛乱"??? 
                  ------------------------------------
                  有误,李如松入朝作战是在万历二十年(日本文禄元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即公元1592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而宁夏叛乱的平定是在万历二十年(1592年)九月十八日

                  李如松入朝作战,已经是平定宁夏叛乱3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

                  “李军没事”?我的天,平定宁夏叛乱时,正是李如松任宁夏总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国桢监军,统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将宁夏城团团包围,并决水灌城。叛军失去外援,城内弹尽粮绝,同时内部发生火并,哱拜之乱全部平息。

                  李如松是平定宁夏叛乱的主要指挥官,怎么能说“李军没事”?
                  我的上帝,估计32楼不懂中国的历史,而只知道日本的电影电视剧网游中所描述的日本武士历史。要不然怎么起了个日本名字?


                  42楼2006-08-03 08:26
                  回复
                    对于两次万历朝鲜战争中的第一次战争(日本方面所称的文禄之役),连日本人都承认自己军队战斗力确实不如明军;而人们对万历朝鲜战争谁强谁弱的争论,主要集中在第二次战争(日本方面所称的庆长之役)。

                    《明史》中说到明军丧师数十万是相当夸大的,这主要是清朝人编写的《四库全书》给闹的,任何一个后来的朝代(比如清朝)对于自己的前朝(比如明朝)都是极力贬低的,而《明史》正是被清朝人所修改。

                    两次朝鲜战争,明军的战斗力并不弱于日军,两次战争中日军都是占数量优势一方,不管日军的记载怎么夸大,明史中是否充斥春秋笔法。但是明军的这些领军将领的职衔决定了带兵的数量绝对不可能如日本战史中的“满山遍野”,明朝历来抑制武将,重文轻武,明军第一次万历战争最高的军事长官宋应昌、李如松不过一个经略使和提督(基本同级),像李如松这样的一个明朝的提督能领4万多兵,已经很反常了。

                    造成日军夸大的第一个原因是日本将领为了夸耀武功掩饰失败,另一个原因是明军在前阵的都是骑兵,骑兵布阵的纵深和宽度都是远远超过步兵的,日本在整个战国时期,很少有国家能集中大批的骑兵作战,看到骑兵的声势而推断数量,产生了一些常识性错误,因为根据心理学家分析,一千名骑兵冲锋给对手带来的的声势,和一万名步兵给对手带来的声势几乎一样,明军骑兵较多,日军以步兵为主,战争中明军大部分时候处于攻势,所以明军骑兵的进攻带来的声势给日本将领造成了对敌方人数判断上的误差,这点在日本史学家司马辽太郎也多次提到。

                    明军在第二次万历战争中整体战斗力不甚理想,不如单支部队(比如明军中刘铤的苗兵,李家军的辽东铁骑,还有浙营都比日本军队的素质要高不少)对日作战的优势明显,主要是远征在外,士气不振;更重要的是各部自相统辖,指挥权不明晰;上级作战意图不明,没有整体的战略目标。这与明援朝态度是有关系,朝鲜作为大明藩属不能不救,但是朝鲜在相当程度上企图利用中国为其戍边是明朝上下文武都极度反感的,因此,明朝的很多战略都集中于稳固朝鲜剩余土地,而是不是大规模反攻日本军占领区,造成了一些消极,所以在第二次万历朝鲜战争中,明军几万人大部队协同作战往往就打得比较乱,主要是配合混乱(比如蔚山会战)。而几千人的同一省来源的军队却往往打得很好(比如水原反击战)。

                    明朝出兵朝鲜,最大损失的其实是钱粮、储银,作为小农经济的顶峰,明朝的物资运输和征集都消耗大量额外劳动,整个国家的效率低下,流动资金不足,出兵朝鲜造成的储备金耗尽,对将来的征辽东女真有相当大的影响。


                    43楼2006-08-03 17:00
                    回复
                      《四库全书》的编纂跟《明史》的编纂是两回事


                      44楼2006-08-03 19:52
                      回复
                        我没说是两者的编写是一个时间一回事。
                        我是说清朝的这个改书的风气,差不多就是文字狱开始的,《明史》是康熙时期政府设立的明史馆张廷玉等人纂写,与乾隆四年完成,其实里面已经贬低了不少。
                        到了乾隆时期,《四库全书》中的史部正史类,对《明史》再次修改。
                        这也是《明史》为什么与《晚明史》等其他描写明朝的正史,有着不小差距的原因。


                        45楼2006-08-03 20:42
                        回复
                          楼上那个匿名滴东东:
                          你是不是白痴阿?
                          抗战时滴小日本和明时滴倭寇有可比性吗?
                          明帝国与中华民国有可比性吗?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日本早已经强暴了朝鲜,霸占了中国东三省,你以为这多地方是垃圾场?
                          你以为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后滴巨额战争赔款素狗屎?

                          小日本19世纪末对中的甲午战争和20世纪初对俄的远东战争哪次不是举国精锐?


                          48楼2006-08-04 17:19
                          回复
                            • 219.137.80.*
                            某某狗,你白痴!!
                            你这么强大的小日本为什么不能把中华民国灭了?
                            是自不量力还是战略错误?还是没有你的“明显正确”战略的指导


                            49楼2006-08-04 17:39
                            回复
                              2025-09-04 21:37: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楼主的文章是好文,但是不太严谨,有论点,有论据,但是论证却是简单列举而已。
                              其实楼主的文章无非就是驳网络上的那篇明朝和清朝对日战争对比的文章,那篇文章说明军派到朝鲜的是全国最精锐的部队,这当然是错误的,楼主写文章反驳,不是无的放失。

                              楼主文章中的数字,日本军队方面的所有数字,可参考英国历史学家Stephen Turnbull 的著作《The Samurai》。所以楼主文章中关于日军数量和番号的数字,是有根据有资料的。

                              而楼主对于明军的数字,对于辽东、宣府、大同、保定,蓟门等九边部队的调派,主要是根据明北方各省地方志以及这四地地方志,其中吴忠礼担任主官编写的宁夏地方志,以及《两镇三关志》、《宣化府志,兵志》,其中楼主关于宣府兵的调换,来自《两镇三关志》的第201至202页。
                              对于福建、浙江、四川等地的士兵的出击,也是参考了当地的县志、地方志,朝鲜史书《真实的壬辰倭乱》中的第89至103页,也分批罗列有明军这些省份士兵的调动情况。

                              楼主的文章数字基本是没错的,但是没有仔细地在数字后面注明出处,而是笼统地在前面列出,这就给了那些不太了解的人一些疑问。


                              50楼2006-08-05 08: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