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编三绝吧 关注:1,828贴子:408,532

回复:忆往谈旧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石头姐姐好!


66楼2011-07-23 13:47
回复
    (正文)
    就这样一个月下来,别人能得到20多元,我的收入,只得十几元。
    姐姐到沈阳后,已在,某小学任职,待我到校上学时已开学数日。
    短暂的打工生涯使我收获了动力,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挣钱不容易。于是我更加努力学习,另一种动力是来自于我的班主任任老师。
    听姐姐说任老师曾有很不幸的童年,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被其父遗弃了,是母亲含辛茹苦把它养大成人。为报母之恩一直同母亲生活在一起,没有婚嫁。任老师平时很注重对我们的思想教育,教导我们做人要自尊,自爱,自强。而她的不幸遭遇却从未对我们说过。
    我同情任老师的不幸遭遇,也钦佩她的坚强,决心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教导,当一名让她放心的好学生。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能有一个理想的前途。


    67楼2011-07-23 14:14
    回复
      2025-11-11 05:28: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父亲随单位的搬迁,已调往北京工作,这意味着我家也不能在沈阳长居久留了。我和姐姐仍是同来同往,姐姐上班我上学,跟随着姐姐我有了安全感,再也不会担心迟到了。
      忙碌之中一个学期的学习很快结束了,我们告别了仅住了一年的沈阳,也告别了我尊敬的班主任任老师,南下京城,这又是一年中的七月。


      68楼2011-07-23 14:21
      回复
        俄8怕长~慢慢讲哈~~


        69楼2011-07-23 21:04
        回复
          按爪~~



          70楼2011-07-23 21:07
          回复
            不聊好,今天多打点


            71楼2011-07-26 13:21
            回复
              京城八年,有苦有甜
              北京的夏天真热。在我们候车时,卖仁丹糖和老虎油的商贩在我们耳边喊个不停,听说这是可以降温的食品,但我们没有买过。
              我们驱车驶向住所,沿途浏览都城风光,五十年代初的北京,好保持这古城的风貌。高大的城门楼,狭窄的胡同和随处可见的居民四合院。故宫,颐和园等建筑,虽未到地也先闻其名。
              我们的住所,位于复兴门外右侧的一排新建楼房。为京铁分局第二住宅区,小区内设有百货商店,粮店等。据邻居介绍,每逢周六,小区内都要放映露天电影。这为我们的生活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72楼2011-07-26 14:15
              回复
                初秋的北京,依旧是炎热多雨,新学期开学,我转到铁路二小读四年级,该校离我家太远,不久我转学到离家较近的真武庙小学,我在这里只读一年,便初小毕业了。
                当时小学六年分为两个阶段,1-4年为初小毕业,5-6年为高小毕业。毕业生可持毕业证报考本校或其他学校的高小,我和另几名同学被保送本校高小,可以免试就读。故没有发给毕业证书。
                就在这个暑假,得知铁路七小扩招高小两个班,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名应试并被录取。
                那时的中小学没有什么重点和普通之分,但人们可以看得出,七小的各项设施,管理及师资远优于别校。外国友人及港澳台的观光团,常到该校观光游览,予以好评。我自1954-1956年在该校读完高小


                73楼2011-07-26 14:31
                回复
                  2025-11-11 05:22: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两年来,是我进步最快,逐渐走向成熟的两年。我能够比较客观公正的对待一切人和事,也能正确对待和了解自己,总之,我觉得自己董事多了,而这一切的进步得益于班主任史老师的教导。
                  石老师是一位中年的男老师,大学毕业。在全班同学眼里,是一位可敬的良师益友。史老师不仅知识丰富,认真执教,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对我们这些涉世尚浅的青少年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教师被人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因为教师的职业关乎着祖国未来的前途和命运。灵魂是人类行为的主宰,也同样关乎着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教师的工作是伟大儿神圣的。
                  两年来,我们班在老师的辛勤教导下,均取得各项优异成绩。为全校先进集体。五五年期末,北京市西城区统一会考,我们班取得全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五六年毕业考试,又有37名学生达到或超过了保送分数线,被直接保送初中。全班45名学生,只有8名参加了升学考试,也被顺利录取,至此,全班45名同学均升入初中。
                  我是一名受益者,因为我生活学习在这个先进集体之中。
                  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终生受益。我感谢恩师。


                  74楼2011-07-26 14:54
                  回复
                    呼唤石头 该更新咧~~


                    75楼2011-07-29 20:50
                    回复
                      不聊好这几天看一个有6000多页的神贴,看入迷了,呵呵。


                      76楼2011-07-30 14:24
                      回复
                        记录一个小学毕业前一件难忘的事。冬季到了,京城降了第一场瑞雪。当飘落的雪花还没停落脚步时,孩子们沸腾了,全班同学一致要求进行一次冬季户外活动。经辅导员和我们商量后,达成共识。地点---钓鱼台,内容---打雪仗,事就这样定了。
                        钓鱼台,位于北京西南部,50年代初,还没有经过开发利用,呈现出一派原野景象。我们到钓鱼台时,已是雪后天晴,站在小山包上放眼望去,苇塘,树林,小山包点缀着原野。芦苇,树林的枝头上挂满了雪花。被白雪覆盖的小山包晶莹剔透,尽收眼底。在这里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游戏:打雪仗,夺红旗,占领阵地等。玩的即紧张又投入,正当我们玩的起兴时,一件以外的事件发生使我们的心降到冰点。
                        事件的发生还得从辅导员的一块手表说起。在我们一起打雪仗时,辅导员曾把手表放在衣袋里,以后为轻便又把外衣脱下,由一位同学拿着,我估计是这位同学在行走或奔跑时不慎将手表滑落在地,丢失了。
                        当我们得知这一意外的消息时,大家都惊呆了。望着茫茫的原野,怎么办?我们只有去找。经过我们的几次活动,这里雪后的原生态环境已被破坏但我们只有去寻找,没有别的办法。
                        


                        77楼2011-07-30 14:42
                        回复
                          我们人分几路,凡是大家经过的地方不放过,这样,我们收寻了几个来回后,仍没有结果。时近中午,辅导员准备**返校,我们心里明白,如不继续寻找就等于放弃,于是我们坚决要求再找一遍。幸运,这次的寻找却有了转机----手表居然被找到了。
                          原来,为了扩大收寻范围,我们每组只有两人参加,同我一组的是一位女同学,我们寻找的很认真,沟沟坎坎,苇塘的冰面,小树林里,小山包的上下,无一遗漏。
                          在一条小路的拐弯处,突然间,我的眼前一亮,心速加快,那不是露在外面的黑色表带吗?激动地心情使我无法抑制,也来不及多想,便顺手拾起一看,果然是手表。我将失而复得的手表高高举过头顶并大声喊道:“找到了,找到了。”同学们闻声后欢呼着向我这里涌来······
                          这时的我,很像一名足球队员再一次加时赛时踢进了一个制胜的"金球"那样被大家簇拥着,欢呼着。这一瞬间,紧张,焦虑,失望均得以释放,我无力的瘫坐在地上,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这是一场有惊无险的危惧,伴随着这次活动的结束而结束了。
                          回校后,班主任老师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内容写一篇记叙文。问题自拟。我以一篇“我们的中队日——打雪仗”为题,记叙了这件事,该文被老师评为范文,张贴在板报上。一天,教音乐的苏老师看到后问我:“文中记叙的事是真的吗?”我回答:“没错,全是真人真事。”苏老师听后笑着点了点头,说声“真行”离去了。
                          在已过去的日子里,我经常回忆起此事,一块手表对现在人来讲不算什么珍品,而那时的人们能拥有它,却是一件及高档的奢侈品了,要用四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到。可见它的价值是何等昂贵。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的活动没给辅导员造成经济损失,我们心里还比较坦然。否则,留给我们的将是遗憾。
                          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最后一次活动,以后便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迎接即将到来的升学考试。
                          


                          78楼2011-07-30 14:57
                          回复
                            办事去,回来再续


                            79楼2011-07-30 14:58
                            回复
                              2025-11-11 05:16: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初中两年,提前升学
                              1956年9月,我被免费升入铁路一中,回顾小学5年(1年级未读}的求学之路,由于异地搬迁,5年内转了5所小学,期间还有一段短暂的打工日子。可以说我的求学之路是不平坦的,但我又是幸运的,从小学到高小到初中,可谓一路绿灯放我同行。
                              升入初中后,我对未来更是充满信心,即便以后升学不能保送,也能凭自己的努力报考一所理想学校。就在读完初二的这年暑假,我接到了北京铁道师范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经所在学校的推荐,院方的审核,被该院中师部录取,学制三年,院方供吃住。
                              从步入中学到受到录取通知书,两年间我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
                              初二刚开学不久,父亲因病长期休假,每月只有49元的收入,这就是五口之家全部的经济来源。为改变这一困境,母亲在某工地上找了一份临时工作,以微薄的收入补贴开销的不足。
                              这件事使我难以接受。母亲已是年近50岁的人,患病的父亲在家无人照顾。每当我上学经过母亲的工地时,心中总是涌现出一种说不出的酸楚。为什么自己不能找一份工作,来减轻家负担,也让母亲不在外出打工。
                              


                              80楼2011-07-30 17: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