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吧 关注:12,402贴子:671,798
  • 9回复贴,共1

黄百涛为什么不在运河架浮桥?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粟裕听到这个消息,大为惊讶。说黄简直昏头了。这个细节体现两人水平相差太大。黄怎么和粟裕斗?
连黄也骂自己愚蠢,但为时已晚。黄等44军2天,这2天他在干什么?为什么不布置部队,保护好撤退道路。连普通军长的水平也不够啊。真是昏头了


1楼2011-06-19 19:01回复
    一个黄百韬一个黄维,这2个兵团司令都不合格。李弥和黄百涛换个岗位倒不错。李弥善跑


    4楼2011-06-19 19:18
    回复
      2025-11-01 14:20: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李弥和黄百韬,正如李天霞和张灵甫的关系。也不怪李弥嫉妒黄,老蒋分配不均,黄兵团给5个军,李兵团才给2个军。可能李弥要看黄的笑话。况且李也有刘峙的撤退命令


      6楼2011-06-19 21:15
      收起回复
        老蒋为什么对黄百韬这麽好呢?又不是黄埔毕业的,以前随着军阀和老蒋也打过架,不明白
        --------------------------
        黄百韬和顾祝同关系好,皖南事变,黄跟着顾出过力。孟良崮救74师不力,黄走顾的后门,才逃过一劫。这个兵团司令,当然也是顾力荐。中央大员谁都想培植些亲信,掌握些部队。顾总长也不例外。
        


        16楼2011-06-20 12:12
        回复
          1,架浮桥要材料,没船你拿什么做桥基,63军走窑湾也没有船渡河导致背水被歼。
          -------------------------
          材料用汽油桶圆木也行。渡运河之前,25军64军渡沂水等河,军工兵营也架过浮桥。12兵团从河南赶来,一路上渡涡河,淝水,浍河。一路难道是背着船行军?


          17楼2011-06-20 12:21
          回复
            三绥区倒戈有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黄如果不连犯三错,还是可以逃脱的。
            21楼分析似乎有道理,黄过运河前,心态焦急。过河后,似乎心态变化。这里距徐州不过60公里。可以呼应。既有退徐之前逞勇捞一把的心理,光耀的回徐州。而不是狼狈地回去给邱李看。
            也有担心被包饺子的心理。所以很矛盾,很犹豫。所以开会征求部下意见。结果作了错误决断。


            23楼2011-06-21 16:26
            回复
              粟裕使的是连环计,组合拳。
              即使三绥区的不反正,北面的7纵10纵13纵晚两天赶到,粟裕还有后续手段,陇海路南的11纵12纵也正向大许家,曹八集疾进。钳形攻势,双保险。所以三绥区的作用不是决定性的。


              26楼2011-06-21 22:28
              收起回复
                完全同意。黄长期当军长,对5个军的兵团司令不能胜任。还不如不设他这个司令。各军大家各跑各的。最多44军被歼


                30楼2011-06-22 10:57
                回复
                  2025-11-01 14:14: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黄和顾的关系是在皖南事变时就建立,关系很铁。黄是顾的参谋长。孟良崮事件后,你说反了。黄怕担责任,主动上顾家送重礼,求照顾。顾还嘱咐黄:其他要员也得去送礼,这样顾才好替他说话。兵团司令的职务,和豫东受奖励,应该都和送礼有关。
                  豫东战后奖励很奇怪,出力最大的邱胡都没受奖,侥幸保住命的黄倒受青天勋章。


                  31楼2011-06-22 11:10
                  收起回复
                    黄没架浮桥,犯低级错误。这是确定的责任,推不掉。
                    关于你的三点
                    第一。国防部撤退计划是逐次的,由最东的44军先行动,7兵团接应,然后13兵团接应7兵团。计划是没问题的。问题出在9绥区官员忽悠裹胁大批海州地主资本家等平民随军撤退。与军队挤抢道路桥梁。事后看来,44军还不如走海州--涟水--淮阴这条路。或许能保存。
                    第三,现在看来,李弥责任不大。他也尽到责任了。李在曹八集等到和黄接上头,见了面。还留下一个加强团。李算完成任务了。是黄自己为等63军,赖在碾庄不走。李弥不愿奉陪他等待,走了,也无可厚非。李算执行了命令,完成了任务。所以上司根本没有追究李弥责任。


                    32楼2011-06-22 11: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