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吧 关注:1,626,519贴子:87,736,310

点评古往今来十大狂人!!!有狂气!有狂才!非狂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十人:毛遂。狂气指数:80%
    
         毛遂大约在公元前285年出生在鸡泽。自幼天资聪慧,文武双全。公元前260年左右,26岁的毛遂从鸡泽到赵国都城邯郸,后经虞卿介绍到平原君赵胜家做了一名食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
    
      然而,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赵孝成王九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文武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十九人,尚缺一人。这时,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平原君问:"毛先生至赵国几年?"遂答:"三年"。平原君又问"先生若为圣贤之辈,三年未曾被人称诵,是先生无才能也。"毛遂答: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平原君心悦诚服,率毛遂等二十人前往楚国。
    
         至楚国后,平原君赞颂毛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将毛遂视为上客。
    
         后人将这段史实称为"毛遂自荐"。
    
      中国古人历来讲究温良恭谦让,如果有谁敢于标榜自己,马上就有一个标签给你贴上: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或者说夜郎自大,或者说不知天高地厚。毛遂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自己推荐自己,而且最终因此功成名就。
    
      毛遂也是中国有史实记载的第一个自荐得逞并且完成使命的名人,他的思维方式给后人带去了十分有益的启迪:狂并不一定就是坏事!
    
      ——有狂气!有狂才!非狂妄!这样的狂没有压制的必要。



1楼2011-06-07 08:42回复
    好象发不进去了,咋回事?


    19楼2011-06-07 09:34
    回复
      2025-08-06 18:12: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第七人:陈胜。狂气指数:88%
          
            陈胜说过两句最有名的狂言: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唉!燕子、麻雀这类小鸟怎么能理解大雁、天鹅的远大志向呢!” );
          
            2,“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大丈夫不死便罢,要死就要名扬后世,王侯将相难道都是祖传的吗!”)
          
            陈胜的一生,就是展现鸿鹄之志的一生!
          
            陈胜的一生,就是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的一生!
          
            陈胜是一位准开国天子,推翻暴秦陈胜当属首功。司马迁评价其为世家。世家是记载诸侯国之事的。这因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   司马迁把陈涉列入“世家”,是因为陈胜是首先起义亡秦的领导者,且是三代以来以平民起兵而反残暴统治的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的。司马迁将之列入“世家”,把他的功业和商汤放桀,周武伐纣,孔子作《春秋》相比,将他写成为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
          
            自古英雄谁不狂!
      


      24楼2011-06-07 10:12
      回复
        第四人:吕不韦。95%
             吕不韦说过一句最狂的话是:“奇货可居”;做过一件最狂的事是:偷天换日!
             吕不韦是一名非常成功的商人,白手起家,小小的年纪,就成了赵国首都邯郸的首富,当代不少人誉其为商人之鼻祖。
             但是,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商人的地位是比较低的。无论商人有多少金银财宝,那些高官贵族、文人学者也对他不屑一顾,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吕不韦决定弃商从政,以达到成为贵族的目的。在当时的环境下,作为一个商人,想达到这一步是很难的,但对于吕不韦来说,却很容易取得了成功,开创了商人从政的先河。
             有一次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吕不韦非常高兴,对人说:“此奇货可居”。
             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诸侯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划,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接下来,吕不韦凭借过人的聪慧和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华阳夫人,打动了安国君。子楚得以被立为太子。吕不韦被聘为子楚的老师。
             吕不韦由此从一名商人华丽变身,进入政坛。(一)
        


        38楼2011-06-07 11:41
        回复
          吕不韦(二)
               吕不韦与秦始皇到底是否父子关系?这是一道千古之谜!如果是,吕不韦偷天换日,胆大包天,神鬼皆会因此惊诧;如果不是,他就算是一口大黑锅背了两千多年,而且不知还要背多久,也许是永久!
               个人猜想:吕不韦就是秦始皇的生父。吕不韦偷天换日蓄谋已久。
               吕不韦被一致公认为千古奇人,但凡奇人,必有奇谋略、奇手段,必然敢为天下先,做事决不拘泥于俗套。陈胜说:“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吕不韦这样的奇人当然也会想到:自己为什么不能巧夺天下?!
              据史籍记载:吕不韦选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于跳舞的邯郸女子一起同居,直到她怀了孕。子楚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到此女后非常喜欢,就站起身来向吕不韦祝酒,请求把此女赐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子楚破费了大量家产,为的借以钓取奇货,于是就献出了这个女子。此女隐瞒了自己怀孕在身,到十二个月之后,生下儿子名政。子楚就立此姬为夫人。但吕不韦与秦始皇的生母赵姬之间的暧昧关系从未有过间断,有一次吕不韦问赵姬,秦王的父亲到底是谁?赵姬笑着说她也不知道。
               而事实际情况极有可能是这样的:吕不韦是旷世奇才,赵姬是绝世美女,英雄爱美女,美女爱英雄,两人情投意合,顺理成章。但吕不韦做事不拘常理,决定以赵姬为饵,套住子楚,并让赵怀上自己的骨肉(依子楚当时的处境和吕的精明,想要达到这一点几乎易如反掌。),然后巧妙运作,在秦昭王去世那年,先是让子楚顺利回国,然后让赵国护送子楚的夫人赵姬和儿子政回到秦国。安国君继秦王位,守孝一年后,加冕才三天就突发疾病去世了,子楚继位为秦庄襄王,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立赵姬与吕不韦的私生子赢政为太子。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死去,这里面可能也有吕不韦的文章,有一种说法认为:庄襄王靠着吕不韦帮他找来的“催花散”,过着**的生活,精血耗尽元气大伤,在**时中风身亡。
               庄襄王故后,赢政继位,即后来的秦始皇。准确地说,他的名字应该是——吕政!
          


          39楼2011-06-07 11:52
          回复
            放狂言,为狂举,功成名就,是为狂人!
            狂人与猖狂、癫狂、狂妄、牛皮吹破天干打雷不下雨式轻狂是有本质区别的;
            狂人与只做不说,谦虚谨慎,但同样成功的人也是有区别的。
            譬如,皇马主教练穆里尼奥就属于狂人,而巴塞主教练瓜迪奥拉就不是狂人,虽然两人都是战功显赫。


            40楼2011-06-07 12:26
            回复

              作者:第一聪明的人   回复日期:2011-06-07   14:20:01     
                   第三人:苏秦。狂气指数:97%
                  
                    苏秦的狂,不是一般的狂。他藐视帝王将相,玩弄诸侯于股掌之间。
                  
                    战国时东周洛阳乘轩里人,字季子。相传为鬼谷子的徒弟,学纵横之术,游说六国合纵御秦。他出任纵约长,并拜为六国相。权势相当于北约联军攻打伊拉克时的盟军总参谋长。
                  
                    “一怒而天下惧,安居而天下熄”。说的就是苏秦。
                  
                    苏秦进出六国宫殿如同进出自家菜园子,与六国国君谈话就象是老师给学生上课。今天将黑的说成是白的,明天又将白的说成黑的,国君们竟然个个无法置疑,只能言听计从。苏秦的说项之功几乎到达出神入化。
                  
                    难道六国国君人人都是蠢猪?倒不是,原因在于苏秦天资聪慧过人,后天又非常勤奋修学,以致于将纵横学术修习到了峰巅之境。
                  
                    关于苏秦天资聪慧过人,有两个典故:走马观碑和目识群羊 。
                  
                    走马观碑说的是苏秦很聪明,他的老师感到自己教不了苏秦什么了,于是带苏秦去洛阳城拜访名士.两人骑马走到洛阳城外,苏秦却一边看着路边的石碑一边走.他老师说你要看的话那看完咱们再走吧.苏秦却说我已经看完了.老师不相信,苏秦就把石碑上的内容一字不差的背了下来.他老师惊叹道:“季子啊季子!真是神人!”苏秦走马观碑,消息不胫而走,传为美谈。
                  
                    目识群羊说的是苏秦在路上看到一群羊走过,能够说出其中黑色羊与白色羊的数目,苏秦真的很聪明...
                  
                    关于他的勤奋修学,也有一个典故:(悬梁)刺股。
                  
                    说苏秦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一)
                  
              


              41楼2011-06-07 14:25
              回复
                苏秦(二)
                苏秦的人生结局则让人拍案叫绝!
                    
                      ——生报死仇!
                    
                      燕易王的母亲,是燕文侯的夫人。与苏秦私通。燕易王知道这件事,却对苏秦的待遇更加优厚。苏秦恐怕被杀,就劝说燕王:“我留在燕国,不能使燕国的地位提高,假如我在齐国,就一定能提高燕国的地位。”燕王说:“一切听任先生去做吧。”于是,苏秦假装得罪了燕王而逃跑到齐国。齐宣王便任用他为客卿。
                    
                         齐宣王去世,齐闵王继位后,齐国大夫中有许多人和苏秦争夺国君的宠信,因而派人刺杀苏秦,苏秦当时没死,带着致命的伤逃跑了。齐王派人捉拿凶手,然而没有抓到。苏秦将要死去,便对齐王说:“我马上就要死了,请您在人口集中的街市上把我五马分尸示众,就说:‘苏秦为了燕国在齐国谋乱 ’,这样做,刺杀我的凶手一定可以抓到。”当时,齐王就按照他的话做了,那个刺杀苏秦的凶手,为了邀功,果然自动出头露面了,齐王因而就抓捕他杀了。
                    
                    


                42楼2011-06-07 14:27
                回复
                  2025-08-06 18:06: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属连载播出,非直播,欢迎吧友们光临指教!


                  49楼2011-06-08 08:19
                  回复
                    第二人:某某某。狂气指数:98%
                    这个狂人的姓名已无从考证,但他的狂言狂举曾经惊动天上的神仙。
                    他是一位真正的草根,但他却成为一种精神的化身,就象雷锋是雷锋精神的化身一样。
                    他的行为看上去似乎很愚蠢,但开国领袖毛却对他无比推崇。
                    正因为他的貌似愚蠢,记述他事迹的人给他起了一个名字——愚公。
                    这位年纪将近九十岁的老人,面对着太行、王屋两座大山居住,两山四面各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都要绕远路。于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用尽全力铲平两座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土山都削不平,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乍一看起来,这愚公简直就是狂到极处,蠢到巅峰。慢说智叟,所有他的乡邻都会因之笑到喷钣!做为后人的我们对这件事因为正面教育先入为主的关系,便不怎么觉得稀奇,想一想当初他做出这个决定并付诸实施之后,他的乡邻们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反映?显然嘲笑这一家人的程度丝毫不会亚于当下国人嘲笑凤姐!
                    所有人都在背地里嘲笑,唯有智叟不怕当面得罪人:“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愚公的回答也是狂得够可以:“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加高度,为什么愁挖不平?”
                    相传,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这件天下奇闻,给我们今人最有益的启迪是:我们很多人其实并不缺少聪明,恰恰相反缺少的是愚蠢——愚公式的愚蠢,这种愚公式的愚蠢才是最大的聪明!
                    ——要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要相信,最坚强的意志可以战胜最复杂的困难!
                    


                    51楼2011-06-08 12:34
                    回复
                      古往今来十大狂人之第十人——毛遂



                      


                      52楼2011-06-08 15:10
                      回复
                        古往今来十大狂人之第九人——王勃
                                  
                        


                        53楼2011-06-08 15:15
                        回复
                          古往今来十大狂人之第八人——陈硕真(女)


                          


                          55楼2011-06-08 15:21
                          回复
                            古往今来十大狂人之第七人——陈胜
                                     


                            56楼2011-06-09 08:33
                            回复
                              2025-08-06 18:00: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古往今来十大狂人之第六人——顾炎武
                              艺                
                              


                              58楼2011-06-09 08: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