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吧 关注:100贴子:369
  • 11回复贴,共1

谢安处世的柔与刚BY梁满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百度


1楼2011-05-08 21:16回复
    对此谢安也十分清楚,他曾对谢万说:"汝为元帅,诸将宜数接对,以悦其心,岂有傲诞若斯而能济事也!"谢万听后,便召集众将,但却无抚词,只是以如意指着众人说:"诸将皆劲卒。"弄得诸将对其更加痛恨。谢安对其弟的规劝,本意是让他改弦易辙,去掉傲诞,安抚众人,造成一种帅柔将和的局面。


    4楼2011-05-08 21:22
    回复
      2025-10-19 21:09: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但谢万的刚傲是其多年习性所积,指望通过规劝使其去旧图新确有挟山越海之难,所以谢安并未必求其弟改变性格,把努力放在对其弟的规劝上,


      5楼2011-05-08 21:23
      回复
        后来,谢万率军北伐,北中郎将郗昙因病退还,谢万以为是因敌强而败,便挥军后退,溃败不可收拾。军中将士欲因此诛除谢万,但考虑到谢安平时对他们的抚慰,便放弃了这个打算。由此可见,正是谢安的怀柔,平息了谢万的刚傲招来的怨恨,使谢万在兵败之危中,避免了杀身之祸。


        6楼2011-05-08 21:25
        回复
          王殉亦不与语,"直前,哭甚恸"。郗超、王殉与谢安的关系前已叙述,但通过郗超称赞谢安之明,王殉在谢安灵前痛哭,亦见谢安为人的成功之处。


          11楼2011-05-08 21:31
          回复
            第二、他使友之者慕其宽厚。谢安为人柔和宽厚,《世说新语•尤悔篇》有所述评:"谢太傅于船东行,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


            12楼2011-05-08 21:32
            回复
              又放船纵横,撞人触岸,公初不呵谴,人谓公常无嗔喜。


              13楼2011-05-08 21:32
              回复
                夫以水性沈柔,入隘奔激,方之人情,固知迫隘之地,无得保其夷粹"。谢安对下人的刚暴之举,被视为水入迫隘之地,反其沈柔本性,亦可从反面见谢安在通常情况下对人之宽柔。惟其如此,刘真长当为官会稽时说:"我入,当泊安石诸下耳,不敢复近思旷傍,伊便能捉杖打人,不易"。对此,余嘉锡先生评论说:刘真长"所以言惟当泊安石诸下,不敢近思旷者,盖安石为真长妹婿,且其平日携妓游赏,与人同乐,固自和易近人。"此论确为对谢安为人的中肯评价。第三、他使亲之者愿受其诲。谢安教子,寓刚于柔,无教而教,前已叙述。在其教导下,谢氏之门,俊秀辈出。史称"时谢氏尤彦秀者,称封、胡、羯、末"。封即谢万子谢韶,胡即谢据子谢朗,羯即谢奕子谢玄,末即谢奕子谢泉。此外,谢奕之女谢道韫也为当时有名的才女。


                14楼2011-05-08 21:34
                回复
                  2025-10-19 21:03: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毫无疑问,谢安是东晋时期的玄学家,但其清言并未废务,而是在老庄之学中吸取处世立身的思想,以温柔处世,以宽和待人,在东晋上层社会中间,显示了颇具影响与征服力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讲,谢安确是一位与众不同的玄学家。(本文原刊于《谢太傅安石纪念论文集》中)


                  15楼2011-05-08 21:35
                  回复
                    太傅的气质,到我把《庄子》完整过一遍之后……算是找到原因的。
                    逍遥游、齐物论、渔父。这位根本不是老庄家风,这位是庄学家风……我每次看到兰亭序里面和太傅兰亭诗打架了的“虚诞”“妄作”就很有哭笑不得的赶脚……==
                    【太傅对家弱弱举手表示:真正崇老学的在这边……(众飞扑殴)】
                    咳嗽,回正题。怎么说吧。千万别以为老庄是一个路数。尤其王弼和郭象(呃,版权问题,向秀大人我知道你很不满意,问题是那个家伙他署名了……)各自注过《老》《庄》之后,观点更是差距大了去。我记得汤用彤先生曾经说过,王弼注老,隐藏了“无君”理想的可能;而郭象的庄注,保持了调和天人的现实妥协性。接受老先生这个观点之后,我的后遗症就是,看到泛泛说太傅是“老庄遗风”的论文,就吐槽无力……==


                    16楼2011-05-09 15:42
                    回复
                      封即谢万子谢韶,胡即谢据子谢朗,羯即谢奕子谢玄,末即谢奕子谢泉。
                      ==============
                      从这一句推断,这位作者大概主要是看南史的。殊不知南史的风评,在研究魏晋六朝的圈子里,素来不是十分好。李延寿一个北朝隋唐的家系,能了解到多少?再者,南史和晋书的修成时间相差不多,晋书在先;世说则在更先。怎么引用,也应该引用到晋书和世说吧。
                      谢渊写成谢泉,这是明显的避唐讳。要是引了世说(刘宋成书)或者世说注(萧梁成书),打死不会写成这样。本文疑似急就章。不过,用以入门,是OK的。


                      17楼2011-05-09 15:46
                      回复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JHLZ200802025.htm推一下这篇论文入门


                        18楼2011-05-09 16: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