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岩石园前必须用除萎剂除尽土壤中的多年生杂草,特别是具有很长走茎,生长茁壮的多年生杂草,以及自播繁衍能力极强的一年生杂草,当然这要经过几年努力才能见效。多数高山植物喜欢肥沃、疏松、透气及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酸度可保持在pH6-7。故在土壤中常掺入粗砂砾、腐叶士、骨粉及其他腐殖质。对大面积粘性很重的土壤,宜挖士30cm深,铺上15cm碎砖、碎石,再将原士混入砂和泥炭覆盖在上面15cm。对于保水差的砂土则在地表30cm厚的土层中加入泥炭、苔藓、堆肥,以提高土壤保水能力。总之,夏季要创造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冬季则要干燥和排水良好,不然些具有莲座叶的高山植物易因湿冷而腐烂死亡,自然的野生环境中,很多高山植物生长在被松散石块覆盖的山坡上。夏季溶雪提供大量冷凉的雪水,冬季有雪窝保护其越冬。在岩石园中创造碎石缓坡来模拟这种自然环境,同时保证在夏季能获得足够的水分,并有良好的排水,而冬季又不会太潮湿,当然碎石坡的面积可大、可小,甚至可以做成碎石栽植床,使一些高山植物能生长良好。
岩石园中栽植床是极为重要的。除了在岩石块摆置时留出石隙与间隔,再填入各种栽植土壤外,多数要专门砌出栽植池。栽植池一般挖下60cm,最底层20cm用不透水的砾石、粘士或水泥砌成。其上,在边缘留一排水孔,填入20cm深的碎石、砾石或其他排水良好的物质。然后再填入15cm深,直径为4-5cm的粗石,使之堵住大石块之间的缝隙,也可阻止上面的砂石下沉堵塞排水孔。最上面再覆盖5cm厚,用园土、腐叶士和易保水的小碎石片均匀混合的栽培土 壤。在栽培土壤上再撒些小卵石、碎石以隔开土表,既便于自然雨水的渗水,又可保护植物的根部。平时打开排水孔,以便每天充足的浇水畅通地排走。旱季堵上排水孔,以便保持土壤湿度。排水孔的水可汇集一起流入池塘,池中和池边种植水生、沼生植物,使岩石园变得更妩媚动人,砌栽植床时必须注意底部要略朝外倾斜,以利排水。土面及栽植床前的岩石块宜向内略倾斜或向外稍伸出,以利承接雨水。较扁平的石块不宜垂直插入土中,而起不到任何作用。
第三节、岩石园中植物的选择与配植
岩生植物应选择植株低矮、生长缓慢、节间短,叶小、开花繁茂和色彩绚丽的种类。一般来讲,木本植物的选择主要取决于高度;多年生花卉应尽量选用小球茎和小型宿根花卉;低矮的一年生草本花卉常用作临时性材料,是填充被遗漏的石隙最理想的材料。日常养护中要控制生长茁壮的种类。
植物配植要模拟高山植物景观。一般高山上温度低,风速大,空气湿度大,植物生长期短,乔木长不起来,只有灌丛草甸或高山五花草甸。从宏观的高山植物景观来看,有些灌丛作为优势种极为突出者,如长白山自然保护区2000m以上有大片苞叶杜鹃,高度仅10cm左右,平铺地面,花时一片粉红色; 也有成片的毛毡杜鹃和黄色的牛皮杜鹃。这种成片的优势种形成的色块非常壮观。但有些高山灌丛除有优势种外,还有大量其他种类,如青海3600m的山头 上,虽然开紫花的毛肋杜鹃占优势,但也有很多蔷薇属、绣线菊属、金老梅、银老梅的灌木;还有绿绒蒿、葱属等草本花卉。同样,在高山五花草甸上有优势种极为突出的草本花卉,如青海湖边一片红色的马先蒿或一片蓝紫色的葱属植物,但也有各种花卉竞相争艳的五色草甸,北京百花山顶七月份有40多种高山花卉在一处同时盛开;新疆的白杨沟山坡上有10余种野生花卉满坡盛开。但从微观的植物景观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长着不同的高山植物,具有相同生态习性的高山植物长在一处,有喜阳的、耐荫的、喜潮湿沼泽的、喜潮湿排水良好的等等。有时一处缝隙中长着好几种高山植物。这些自然景观都是我们进行岩石园植物配植时良好的素材和样本。每一丛种类的多少及面积的大小视岩大小而异,同时要兼顾色彩上的视觉效果。
现例举我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新疆天山冰大版、白杨沟及北京百花山部分高山植物以及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岩石园中的部分植物中种类,供我国园林工作者今后选择岩石植物时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