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ab很幽默,时常跟人接触下,只要三两句交流就能找到对方的兴奋点。所以对于ab来说把一个人逗开心再容易不过。(当然,也很容易就洞悉让你生气的沸点)ab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幽默方式,按理说是个内容丰富的人,但说实话ab自己笑点几乎没有。别人想逗自己笑,就那点幽默伎俩在ab面前真是班门弄斧。多数时间是配合着笑笑,心里一点也不觉意外,我从小到大真没笑过几回。
不过难于启齿的是,我感觉自己的笑点就是幸灾乐祸,真没什么恶意。但就是谁做了一个出格的事,或者做傻事就感觉特好笑,发自内心的开心。可能就是那种令人生厌的优越感在作祟,有时候看到别人手忙脚乱当真是津津有味。但是我觉得真不算是种恶俗的癖好,ab或许太了解俗世了,所以很难达到兴奋点,只有那种意外的、超乎想象的、出格的趣事发生才能真正笑一场。
举个例子,上小学时全校去扫墓,在烈士纪念碑前学生代表在那讲话,当然说的都是些无趣和空洞的话,底下小学生一个个装出一副哭丧脸,我就觉得真有意思。你说这人也太假了,忍不住就想大笑。其实我真没有不尊重烈士的想法,但我就想笑。那时候自己要叠小白花带着,我妈不帮我,我自己拿卫生纸叠了一个,叠得跟屎一样戴在胸前。别人都笑话我,但我觉得我比他们纯洁,比那些老师面前的马屁精中队长、大队长强出几条街,我就油然而生一种优越感。记得我小时候和a母看电视剧。a母说,打仗抗红旗冲锋的都是傻瓜,肯定要先死。我对此很赞同,不过觉得不抗抗威风一下总是心有不甘。我觉得还是自己拿红旗比较好,可以在冲锋前交给队长,并鼓励他带领筒子们上,然后郑重的对他说掩护的重任就交给我吧。其实心里倒一点都不怕死,因为根本没有生的欲求,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是那种不想因为死而让亲友难过,但又总是找不到生的意义的感觉,觉得世俗压力很重,或许ab能理解我的想法吧。有时候想,假设自己战死,最好死得有趣一点,将来战友谈起自己都会笑笑。比如“xxx真笨,冲锋时鞋带开了缠一起摔死了”诸如此类。
上初中,课上我搞怪违反纪律,让老师罚站到下课。老师说“你知不知道你耽误课堂时间,嗯?”我心里想的却是,我站了半小时却让大家笑了两分钟,值了,很有成就感。因为那两分钟里我听到了大家一天里最肆意的笑声。我感觉当时我站在讲台上,但灵魂回到了座位上跟大家一起笑。
我讨厌说谎,比如对父母。但从很小的时候起事实告诉我,说实话没有好果子吃。所以我从不“说谎”,我说的都是“事实”。上小学义务劳动,在校外捡垃圾,干活那天我很高涨,干活都起了玩性,感觉就像比赛一样。当然干出一身汗也没得到一句表扬,怪不得大家都抢着去倒垃圾。所以切不说同工不同酬,动手的永远比不上动脑的。
初中第一次考试,我错题得分老师误判。改了的话我排名要从前边掉下去好几位,不过我还是主动找老师说你给我判错了,同位说我傻,老师看了眼都没当个事。所以现实是你做个正直的人没人会高看你一眼。所以想做什么样的人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
上高中我在学校小卖部买东西,不小心把游戏币当1块钱使了,心里很烦,后来用其他方式补回去了。再进那家店都有一种优越感,但是想到商鞅治下的秦国居然有路不拾遗一说又觉得泄气。心想秦国诚信是常态,你居然有脸沾沾自喜,真没出息,虚伪。
其实ab总有些不切实际的冀望,总希望自己身边发生一些超乎寻常的事。那不过是因为无法面对生命那空洞的意义。成熟?如果适应社会、熟于社会的各种潜规则和行事方式就叫成熟,那ab的心理年龄也太老了点。ab有时候明知道是傻事,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做,很多人觉得幼稚。但并不理解ab的追求和心里上的受用,以及带来的那种强烈的存在感。
ab内心是阴郁的,但脸上永远是自己想要展现的表情,不给暗示真的很难看出端倪。假设有个知己能看懂你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很多人都会为友情而畅快、惬意。但对ab来说,如果有一个了解自己的人那是件很可怕的事。若非特殊感情或关系,肯定要和你保持距离,并重新寻找隐匿内心的方法让你无从破解。
不过难于启齿的是,我感觉自己的笑点就是幸灾乐祸,真没什么恶意。但就是谁做了一个出格的事,或者做傻事就感觉特好笑,发自内心的开心。可能就是那种令人生厌的优越感在作祟,有时候看到别人手忙脚乱当真是津津有味。但是我觉得真不算是种恶俗的癖好,ab或许太了解俗世了,所以很难达到兴奋点,只有那种意外的、超乎想象的、出格的趣事发生才能真正笑一场。
举个例子,上小学时全校去扫墓,在烈士纪念碑前学生代表在那讲话,当然说的都是些无趣和空洞的话,底下小学生一个个装出一副哭丧脸,我就觉得真有意思。你说这人也太假了,忍不住就想大笑。其实我真没有不尊重烈士的想法,但我就想笑。那时候自己要叠小白花带着,我妈不帮我,我自己拿卫生纸叠了一个,叠得跟屎一样戴在胸前。别人都笑话我,但我觉得我比他们纯洁,比那些老师面前的马屁精中队长、大队长强出几条街,我就油然而生一种优越感。记得我小时候和a母看电视剧。a母说,打仗抗红旗冲锋的都是傻瓜,肯定要先死。我对此很赞同,不过觉得不抗抗威风一下总是心有不甘。我觉得还是自己拿红旗比较好,可以在冲锋前交给队长,并鼓励他带领筒子们上,然后郑重的对他说掩护的重任就交给我吧。其实心里倒一点都不怕死,因为根本没有生的欲求,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是那种不想因为死而让亲友难过,但又总是找不到生的意义的感觉,觉得世俗压力很重,或许ab能理解我的想法吧。有时候想,假设自己战死,最好死得有趣一点,将来战友谈起自己都会笑笑。比如“xxx真笨,冲锋时鞋带开了缠一起摔死了”诸如此类。
上初中,课上我搞怪违反纪律,让老师罚站到下课。老师说“你知不知道你耽误课堂时间,嗯?”我心里想的却是,我站了半小时却让大家笑了两分钟,值了,很有成就感。因为那两分钟里我听到了大家一天里最肆意的笑声。我感觉当时我站在讲台上,但灵魂回到了座位上跟大家一起笑。
我讨厌说谎,比如对父母。但从很小的时候起事实告诉我,说实话没有好果子吃。所以我从不“说谎”,我说的都是“事实”。上小学义务劳动,在校外捡垃圾,干活那天我很高涨,干活都起了玩性,感觉就像比赛一样。当然干出一身汗也没得到一句表扬,怪不得大家都抢着去倒垃圾。所以切不说同工不同酬,动手的永远比不上动脑的。
初中第一次考试,我错题得分老师误判。改了的话我排名要从前边掉下去好几位,不过我还是主动找老师说你给我判错了,同位说我傻,老师看了眼都没当个事。所以现实是你做个正直的人没人会高看你一眼。所以想做什么样的人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
上高中我在学校小卖部买东西,不小心把游戏币当1块钱使了,心里很烦,后来用其他方式补回去了。再进那家店都有一种优越感,但是想到商鞅治下的秦国居然有路不拾遗一说又觉得泄气。心想秦国诚信是常态,你居然有脸沾沾自喜,真没出息,虚伪。
其实ab总有些不切实际的冀望,总希望自己身边发生一些超乎寻常的事。那不过是因为无法面对生命那空洞的意义。成熟?如果适应社会、熟于社会的各种潜规则和行事方式就叫成熟,那ab的心理年龄也太老了点。ab有时候明知道是傻事,但是还是忍不住去做,很多人觉得幼稚。但并不理解ab的追求和心里上的受用,以及带来的那种强烈的存在感。
ab内心是阴郁的,但脸上永远是自己想要展现的表情,不给暗示真的很难看出端倪。假设有个知己能看懂你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很多人都会为友情而畅快、惬意。但对ab来说,如果有一个了解自己的人那是件很可怕的事。若非特殊感情或关系,肯定要和你保持距离,并重新寻找隐匿内心的方法让你无从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