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雪
已经是下午三点了,上午十点从鞍山站发往台安的客车连同一车旅客被肆虐的暴风雪阻挡在有三十度陡坡的张荒地辽河大桥南端引桥下。
两个小时前,客车刚过黄沙就因为路面积雪过深而抛锚。我和车上的二十几名青年,采取用锹挖前车轮下面积雪,用人推车尾部的方式,将大客车断断续续地推进了十余里路。现如今,面对如此陡峭的路面,全车人使劲了全部的力气,仍无法将车推走一米。路边已经有两辆大客车,侧滑在沟里,只有车头尚留在道边,车内空无一人。停在路边的小轿车藏在了雪中,若不是大风刮光小轿车顶部的积雪,根本就看不到小轿车的存在。大货车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横七竖八地卧在公路边。
三个居住在大桥北端张荒村的年轻人,耐不住性子,冒着暴风雪想徒步往家赶。可是,从车里走出去没有十分钟就回来了,原因是离家虽说不足一公里的路程,肆虐的暴风雪让他们寸步难行,咫尺之遥只能望风兴叹,回家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我环视一下整个车厢,车上共计四十七名乘客,有上至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不足三个月待脯的婴儿。由于大家都没有吃午饭,部分乘客因过度饥渴而埋怨起这倒霉的坏天气。考虑到较长时间没有吃饭和饮水以及部分乘客的情绪状况,我与台安籍乘客李姐以及在内蒙古经商的鞍山籍乘客王海一起又一次研究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我们拨打110及市长求救电话,已经等待二个多小时,救援乃杳无音信,现在要继续求救。同时,由于大客车司机也怕等待时间过长,燃料用完,现在已经关闭发动机。车厢内关掉空调气温急剧下降。我们知道有些人经常不吃早餐,现在又冻又饿,如果碰上身体虚弱的,因此现在随时可能有乘客出现昏迷的情况。尽快弄到食品是当务之急。但车不能行,空人都不能走,弄食品困难重重。办不好,不但不能成功还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
谁不知道其中的危险,但看大家在痛苦地等待,自己感到是一种煎熬,因此,我决定自己下车到距离较近只有二里多路的大张镇街里购买一些食品和饮料,为大家充饥。
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车后,我被呼啸的北风吹得踉跄地向南行走着,十几分钟后,我来到大张镇街里。走进一家小卖部,购买了一大包火腿、面包和矿泉水后,在来不及补充自己体能的情况下,我匆匆离开了小卖部。可是,我刚从小卖部出来,便一下子栽在雪堆里,厚厚的积雪到了我这个一米八个头的大腿根儿。想到车上人的期盼,想到嗷嗷待哺的婴儿,我立即从雪堆里爬出来,迎着冷冽的寒风,艰难地向北行走。人在公路上顶风别说走,站都站不稳,背着一包裹食品和饮料,刚站起来就被风刮得后退几步。摔了几跤之后握也摔出了经验,我顶着风使身体尽量前倾,宁可前倾角度大一点,摔倒在雪地上,也不要被大风刮退几步。一路上,我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每次摔倒在雪地上,用手支撑着厚厚的积雪,再爬起来,时间长了,手都麻木了,身体趴在雪中手一点感觉都没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终于回到了大客车上。
当我背着食品和饮料站在车厢里时,车内顿时发出热烈的掌声,乘客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清晰地看到部分乘客浸润在眼中的泪水,此时,我的内心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骄傲和自豪。
晚上七点钟,两辆铲车在一辆警车的带领下,开到了我们被困的地方,展开了组织营救。晚上十一点三十五分我们安全到家。
昨天,在台安县实验小学工作的妻子同事郝清华和妻子谈及此事,妻子才知道我在这次旅行中的所做所为,回家问我,让我再次揭开尘封的记忆。脑海中又一次出现2007年3月4日农历正月十五的那场永生难忘的暴风雪。
顺其自然
2011年3月26日星期六
已经是下午三点了,上午十点从鞍山站发往台安的客车连同一车旅客被肆虐的暴风雪阻挡在有三十度陡坡的张荒地辽河大桥南端引桥下。
两个小时前,客车刚过黄沙就因为路面积雪过深而抛锚。我和车上的二十几名青年,采取用锹挖前车轮下面积雪,用人推车尾部的方式,将大客车断断续续地推进了十余里路。现如今,面对如此陡峭的路面,全车人使劲了全部的力气,仍无法将车推走一米。路边已经有两辆大客车,侧滑在沟里,只有车头尚留在道边,车内空无一人。停在路边的小轿车藏在了雪中,若不是大风刮光小轿车顶部的积雪,根本就看不到小轿车的存在。大货车也没有了往日的“威风”,横七竖八地卧在公路边。
三个居住在大桥北端张荒村的年轻人,耐不住性子,冒着暴风雪想徒步往家赶。可是,从车里走出去没有十分钟就回来了,原因是离家虽说不足一公里的路程,肆虐的暴风雪让他们寸步难行,咫尺之遥只能望风兴叹,回家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我环视一下整个车厢,车上共计四十七名乘客,有上至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不足三个月待脯的婴儿。由于大家都没有吃午饭,部分乘客因过度饥渴而埋怨起这倒霉的坏天气。考虑到较长时间没有吃饭和饮水以及部分乘客的情绪状况,我与台安籍乘客李姐以及在内蒙古经商的鞍山籍乘客王海一起又一次研究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我们拨打110及市长求救电话,已经等待二个多小时,救援乃杳无音信,现在要继续求救。同时,由于大客车司机也怕等待时间过长,燃料用完,现在已经关闭发动机。车厢内关掉空调气温急剧下降。我们知道有些人经常不吃早餐,现在又冻又饿,如果碰上身体虚弱的,因此现在随时可能有乘客出现昏迷的情况。尽快弄到食品是当务之急。但车不能行,空人都不能走,弄食品困难重重。办不好,不但不能成功还可能付出巨大的代价。
谁不知道其中的危险,但看大家在痛苦地等待,自己感到是一种煎熬,因此,我决定自己下车到距离较近只有二里多路的大张镇街里购买一些食品和饮料,为大家充饥。
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下车后,我被呼啸的北风吹得踉跄地向南行走着,十几分钟后,我来到大张镇街里。走进一家小卖部,购买了一大包火腿、面包和矿泉水后,在来不及补充自己体能的情况下,我匆匆离开了小卖部。可是,我刚从小卖部出来,便一下子栽在雪堆里,厚厚的积雪到了我这个一米八个头的大腿根儿。想到车上人的期盼,想到嗷嗷待哺的婴儿,我立即从雪堆里爬出来,迎着冷冽的寒风,艰难地向北行走。人在公路上顶风别说走,站都站不稳,背着一包裹食品和饮料,刚站起来就被风刮得后退几步。摔了几跤之后握也摔出了经验,我顶着风使身体尽量前倾,宁可前倾角度大一点,摔倒在雪地上,也不要被大风刮退几步。一路上,我不知道摔了多少跤,每次摔倒在雪地上,用手支撑着厚厚的积雪,再爬起来,时间长了,手都麻木了,身体趴在雪中手一点感觉都没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我终于回到了大客车上。
当我背着食品和饮料站在车厢里时,车内顿时发出热烈的掌声,乘客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清晰地看到部分乘客浸润在眼中的泪水,此时,我的内心有着一种说不出的骄傲和自豪。
晚上七点钟,两辆铲车在一辆警车的带领下,开到了我们被困的地方,展开了组织营救。晚上十一点三十五分我们安全到家。
昨天,在台安县实验小学工作的妻子同事郝清华和妻子谈及此事,妻子才知道我在这次旅行中的所做所为,回家问我,让我再次揭开尘封的记忆。脑海中又一次出现2007年3月4日农历正月十五的那场永生难忘的暴风雪。
顺其自然
2011年3月26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