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吧 关注:548,254贴子:2,873,488

故宫藏品·玉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玉兽钮夔龙纹樽 
玉兽钮夔龙纹樽,明,通高11.2cm,口径6.2cm。清宫旧藏。 
樽玉料青白,略显黄色。圆柱状,一侧为环形杯柄,柄上部有扳。樽深腹,平底,其下3足。樽身外壁饰夔龙纹及谷纹,下部近3足处分别饰兽面纹。盖隆顶,盖面上等距立雕3个兽形钮,似羊,盖面中部饰涡纹。 
樽为古代酒器,在汉代较流行,常见有铜、漆、玉质作品。此件作品与汉代玉樽相似,花纹略有变化,工艺不如汉代作品精致。清宫旧藏中存有明代仿古玉樽多件,北京地区考古发掘中也发现有陆子冈款的代表作品。陆子冈是明代治玉大家,可见此类作品在明代玉器中的地位。 




1楼2006-05-25 07:12回复
    2
    玉仿古铜纹环柄扁杯 
    玉仿古铜纹环柄扁杯,明,高12cm,口径3.2-10cm,足径4.5-7.1cm。清宫旧藏。 
    杯青玉质,扁圆形口,上部略宽。杯体上部饰细密的方格纹,两侧中间凸起条形戟,其下饰凤尾夔一周共6只,首尾相接。杯腹饰6组蕉叶纹,叶脉细密,蕉叶间有阴线小兽面。杯的一侧透雕凸起的夔龙3只,大头细身,上下排列,另一侧有环形柄,杯柄上端为云形鋬,柄下又饰一夔龙。杯有椭圆形足。 
    此玉杯所饰夔纹及兽面纹与商、周、秦、汉器物中出现的花纹不同,环形柄及蕉叶纹也有较大的变化,图案风格接近宋、元时的作品,为明代仿古陈设品


    2楼2006-05-25 07:13
    回复
      2025-08-22 20:01: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 玉卧鹿寿星山子 
      玉卧鹿寿星山子,明,长8.5cm,宽5cm,高11.5cm。清宫旧藏。 
      山子玉色青绿,玉中有杂色。雕一鹿卧地,寿星老人坐于鹿背。老人长头大耳,长髯,右手持龙头杖,左手抚腰带。鹿回首,依老人长袖,头顶有枝杈形角,身饰“米”字形花纹。 
      作品造型繁简相宜,老人头部的雕琢细腻而鹿则仅具外形,衣褶也只以直线及折线表示,仅有少量弧线。这类雕饰风格在明代玉器中多有运用。


      3楼2006-05-25 07:15
      回复
        玉八仙纹执壶 
        玉八仙纹执壶,明,通高27cm,口径7.8-6cm,足径8.2-6.5cm。清宫旧藏。 
        壶青玉质。体扁圆形,细颈,阔腹,圈足。盖钮镂雕寿星骑鹿,盖缘刻一周山字纹。器两面凸雕八仙、花草及山石等图案,口沿和足亦刻山字纹一周,夔形柄上有一镂雕兽。颈部有两首剔地阳纹草书五言诗,其一为 :“玉斝千巡献,蟠桃五色匀。年来登鹤算,海屋彩云生。”末署“长春”。其二:“芳宴瑶池熙,祥光紫极缠。仙翁齐庆祝,愿寿万千年。”末署“永年”。 
        执壶是明代一种极具特色的玉器,造型多借鉴其它工艺门类。图案丰富多彩,其中有些受道教的影响,八仙图案即其一,为明代中晚期工艺品上常见的题材。花草和山石图案清朗洒脱,盖缘、口沿和足部的山字纹更反映出明代艺匠的美学倾向。颈部雕刻的两首草书五言诗运笔流畅,使此壶在铭文不多的明代玉器中更显珍贵。 
        八仙:“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8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与曹国舅。 
        执壶:一种酒器。出现于中唐时,当时称注子。唐代执壶硕腹,喇叭口,短嘴,壶的重心在下部。后壶体渐瘦长,重心向上提,五代至宋时壶体多为瓜棱式,往往与注碗成套使用。从元代开始,执壶的壶体呈玉壶春瓶式,壶流弯曲而细长,景德镇窑与龙泉窑都有烧制。明清时期,执壶形式变化不大。 
        剔地阳纹:由阳刻发展而来的一种雕刻技法,也称减地凸雕、减地阳文。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各代均沿用。此法较费工,需先凸雕器物上的纹饰或铭文,然后将四周的地子减低,最后再精琢纹饰,细磨地子。 
        玉斝:斝是青铜酒器的一种。清宫中仿古类玉器常以青铜器为蓝本构思造型,玉斝是其中的一种。 
        瑶池:《史记·大宛列传》引《禹本纪》:“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醴泉、瑶池。”此即《山海经·西次三经》所记之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的住所。


        5楼2006-05-25 07:18
        回复
          青玉竹节杯 
          青玉竹节杯,明,高10.5cm,口径7.5-3.9cm。清宫旧藏。 
          此杯用料为新疆和阗产的青白玉,局部有浅黄色斑沁。杯作扁圆的三节竹筒状,杯身两节中空,以一竹节为杯底,杯体微微弯向一侧,杯柄雕成卷曲的竹节形。杯身两面各浮雕竹叶纹。节上琢有谷纹。 
          明代中晚期,茶酒之饮器制作讲究,玉酒具的制作也得以发展,器形和纹饰都颇丰富,既有仿古型,也有创新型。此杯造型独特,选材精细,是明代玉器中具代表性的作品。


          6楼2006-05-25 07:19
          回复
            碧玉仿古觥 
            碧玉仿古觥,清乾隆,高18.7cm,口宽7.4cm。 
            此件碧玉觥是仿古铜器的饕餮纹觥,玉质的墨绿色很自然的呈现着青铜銹斑的色泽,是造办处的精品。 
            清代养心殿造办处“玉作”制造的范围,以玉为主,同时包括一切需要砣工制造的物料,如玛瑙、碧玺、翡翠等。当时的许多城市也有玉匠,如苏州、扬州和回部地区均是高手集中地。乾隆时期扬州市场上曾出现大量玲珑剔透的玉器。当时的监政和织造把这种玉器作贡品,遭到乾隆皇帝的申斥。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八月十四日,曾有一道谕旨给扬州监政和苏州织造,大意是说此后务须严行禁止不准再镂雕这类玉器。因为凡是容器,镂空之后没什么用处,即使不是容器,通体玲珑则玉质的美完全消失了。 
            这道谕旨很切中当时玉器制造的时病。这里所介绍的碧玉觥是养心殿造办处造的所谓杜奇归朴的器物,是属于纠正时病的器物。 
            碧玉: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


            7楼2006-05-25 07:20
            回复
              桐荫仕女玉山 
              桐荫仕女玉山,清乾隆,长25cm,宽10.8cm,高15.5cm。 
              此玉山白玉质,有黄褐色玉皮。以月亮门为界,把庭院分为前后两部分,洞门半掩,门外右侧站一女子手持灵芝,周围有假山、桐树;门内另一侧亦立一女子,手捧宝瓶,与外面的女子从门缝中对视,周围有芭蕉树、石凳、石桌和山石等。器底阴刻乾隆御制诗、文各一。诗云: 
              相材取碗料,就质琢图形。剩水残山境,桐檐蕉轴庭。 
              女郎相顾问,匠氏运心灵。义重无弃物,赢他泣楚廷。 
              末署“乾隆癸巳新秋御题”及“乾”、“隆”印各一。文曰:“和阗贡玉,规其中作碗,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且仍完璞玉。御识。”末有“太璞”印。 
              本器从内容到风格皆仿油画《桐荫仕女图》而作,所用玉料实为雕碗后的弃物,但玉工巧为施艺,庭院幽幽,人物传神,人们似可听到两女子透过门缝的窃窃私语。剩料被加以利用,这种取其自然之形和自然之色传以生动之神的做法,正符合“势者,乘利而为制也”(《文心雕龙·定势》)。此器是清代圆雕玉器的代表作。 
              玉皮:玉料在未加工前,作为一种天然矿物,往往在玉质外有一层石质包裹物,俗称玉皮。有些玉器在制作过程中,为了设计的需要而有选择地适当保留一些玉皮,形成巧作。 
              璞玉:未经加工的玉,也称玉石。《汉书·西域传·于阗国》:“其东,水东流,注盐泽,河原出焉。多玉石。”注:“玉石,玉之璞也。一曰石之似玉也。” 
              油画《桐荫仕女图》:康熙时宫廷画家所作,绢本油画,纵128.5cm,横326cm。画家采用了西洋画通常运用的焦点透视手法,注重光线的明暗效果,画面有纵深感,是中国早期油画的成功作品之一。 
               


              8楼2006-05-25 07:21
              回复
                白玉卧羊 
                白玉卧羊,清,高5.8cm,长10.2cm。 
                此羊白玉质,玉质上佳,无杂质,莹润如凝脂。羊呈卧形,昂首望天,口紧闭,耳下垂,双角向后弯曲。腮下、耳后及尾部边缘有细刀琢刻的短阴线,以示羊毛。羊身其余部分光素无纹饰。 
                清代玉羊与前代风格略有区别,着重于动态的表现,且比前代更加写实,造型准确,骨骼、肌肉加以突出的表现。此白玉羊造型简洁明快,刀工精湛,打磨润泽,更因其质地洁白无瑕,使羊之温顺的性情与肥美的体态得以极好的展现。


                9楼2006-05-25 07:23
                回复
                  2025-08-22 19:55: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青玉双连尊 
                  青玉双连尊,清,高27.4cm,长26cm,宽13.5cm。 
                  此尊玉色青白,无瑕斑及杂色。高、低二尊,下体相连。高尊圆口无盖,颈部环一凤,展翅似飞翔,腹上部较粗,浅浮雕夔龙纹,两侧各一象首,下套活环。低尊扁而宽,有椭圆形盖,上饰浅浮雕夔凤纹,宽腹,亦饰夔龙纹。两尊相连处亦雕一凤,与另一凤呼应。器底有篆书“大清乾隆年制”款。 
                  此件双连尊是清中期制造的宫廷陈列品,设计巧妙,于仿古中融入新意,加工工艺精致,是乾隆时期宫廷玉器的代表作品。


                  10楼2006-05-25 07:24
                  回复
                    白玉羊首耳瓶 
                    白玉羊首耳瓶,清,高27.5cm,口径5.4×7cm,足径5.5×7.9cm。清宫旧藏。 
                    椭圆形,细颈,宽腹,双耳,椭圆足。盖顶下凸起绳纹一周。颈部浅雕夔带纹,腹琢莲瓣纹,肩两侧凸离羊首耳。玉质莹润。 
                    羊字通“祥”。古代“吉祥”多作“吉羊”。羊字又通“阳”。《史记·孔子世家》:“眼如望羊”。《释名·释姿容》:“望羊:羊,阳也。言阳气在上。举头高,似若望之然也。” 
                    正因为“吉羊”为“吉祥”之意,所以从汉代以来,羊的雕塑品、装饰物都很多。此瓶以羊首饰耳,取吉祥、高望之意。原藏清宫翊坤宫。为乾隆时期的珍品。 
                     


                    11楼2006-05-25 07:25
                    回复
                      黄玉三羊尊 
                      黄玉三羊尊,清,高14.2cm,口径7.6cm,底径6.8cm。 
                      此器黄玉质,局部有褐色浸痕。圆形口外侈,颈部有环状凸棱,腹部凸雕三羊首,三羊前足形成器足,足下衬一圆托。 
                      三羊组合的艺术造型和纹饰图案在清代非常盛行,除玉器外,陶瓷、绘画中也往往以“三阳开泰”为题作为岁首称颂之辞。但黄玉雕三羊尊这样的器物却非常少见。


                      12楼2006-05-25 07:26
                      回复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清,高4.7cm,长9.3cm,宽6.9cm,口径1.35cm。清宫旧藏。 
                        水丞碧玉质,局部有墨斑,圆雕人物和桃式容器,大小二桃相连,大桃内空,用以盛水,旁又雕一人斜倚水丞,以手扶膝,神情欢愉酣畅。 
                        古代瓷器、石雕、泥塑等工艺中常有此种“太白醉酒”题材的作品。 
                         


                        13楼2006-05-25 07:27
                        回复
                          青玉异兽砚滴 
                          青玉异兽砚滴,清,高9.3cm,长16.5cm。清宫旧藏。 
                          砚滴青玉质,利用玉斑圆雕作异兽形,兽背上驮有一水注,为贮水口,圆形水注上又雕饰小兽。 
                          此器造型别致而又不失工整,为清宫造办处玉作的制品。 
                           


                          14楼2006-05-25 07:29
                          回复
                            青玉双龙纹水丞 
                            青玉双龙纹水丞,清,高6.9cm,长13.1cm,宽11.7cm,口径4.1cm。清宫旧藏。 
                            水丞青玉质,圆形,口内空。器腹外浮雕云纹和双龙戏珠,二龙首皆伏于器口外沿。器外底阴刻隶书乾隆御制诗一首: 
                            攻肖周人雅,形摹韩氏辞。云疑旉叆叇,龙亦作之而。 
                            抚手欲生润,澄怀足养怡。还如应真钵,祝可现莲蕤。 
                            款署:乾隆甲子仲春,御题。后附阴刻篆书“古香”、阳刻篆书“太朴”二闲章。 
                            此水丞为宫中书案上专用以盛水的器皿,因研墨用水量小,故器体也小巧玲珑。


                            15楼2006-05-25 07:31
                            回复
                              2025-08-22 19:49:1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玉天鸡尊 
                              青玉天鸡尊,清,高21cm。 
                              天鸡尊以整块青玉琢成,玉质局部有黄色沁。天鸡昂首直立,双翅紧贴体侧,长尾弯卷垂地,喙边长须飘逸。背负一方口尊,尊颈部饰蕉叶纹,腹部饰兽面纹,这些虽为商周青铜器的常见纹饰,但在此器上的表现形式均已脱离古法,实属新创。 
                              天鸡毛羽的雕刻彰显有致,刀法粗犷古朴,为清代玉器之佳作。


                              16楼2006-05-25 07: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