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双虎首璜 新石器时代 含山文化
玉双虎首璜,长11.9cm,厚0.4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璜为较窄的弧形,近于半圆,中部厚,边缘略薄。璜两端呈虎首形,形似剪影,其上有阴线界出的五官,虎的獠牙极夸张,虎眼用穿孔表示,孔中可穿绳系挂。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征明确,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虎与人关系之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已出现对虎的崇拜,这对于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动物崇拜非常重要。
此璜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凌家滩墓葬:安徽省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村南一高岗台上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墓地。1985年在此发现玉、石器,1987年文物部门进行发掘,出土了多件陶、石、玉器。文化层分上下两层,热释光测定,下文化层陶片TK221,M4106,时间距今四千五百年左右。
璜:璜是弧形的玉器,《说文》释璜“半璧也”。在古代,璜是杂佩之一种,可佩带,某些玉璜还是礼器。
玉双虎首璜,长11.9cm,厚0.4cm。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璜为较窄的弧形,近于半圆,中部厚,边缘略薄。璜两端呈虎首形,形似剪影,其上有阴线界出的五官,虎的獠牙极夸张,虎眼用穿孔表示,孔中可穿绳系挂。
此玉璜虎形之表面特征明确,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虎与人关系之密切,在社会生活中已出现对虎的崇拜,这对于了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期人们的生活及普遍存在的动物崇拜非常重要。
此璜为1987年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墓葬出土。
凌家滩墓葬:安徽省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村南一高岗台上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墓地。1985年在此发现玉、石器,1987年文物部门进行发掘,出土了多件陶、石、玉器。文化层分上下两层,热释光测定,下文化层陶片TK221,M4106,时间距今四千五百年左右。
璜:璜是弧形的玉器,《说文》释璜“半璧也”。在古代,璜是杂佩之一种,可佩带,某些玉璜还是礼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