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2周左右,先买的1050,目镜有个点,擦不掉,自身手持感觉有点晃,退了,后买的842
体验时间家里室内 隔着窗玻璃1050有2个晚上1个白天,842昨天1晚上
842调焦轮银白色上有个小暗点,也不知道是胶还是镀层,擦不掉,倒也没啥事。就是说品控还不够啊
说说主管感受,2个镜子都足够清晰,反正我是都满意的。还没带出门看大太阳下色差啥的
最大区别:
1.1050明显更重、更大,970克,长180毫米。842是740克,150毫米。虽然没同时上手比较,但凭2周内记忆,上手感觉重量和体积差距是非常巨大且明显的!别看这200多克,30mm,可以说是天差地别。842上手体积感觉不大,1050感觉就是个大家伙。还有重量,1050上手就沉,坠手。842举着时间长了胳膊也累,空手举着胳膊我现在都累,毕竟中年人也长时间不锻炼了。要是原来扛着单反跑的岁数,根本也不知道沉。用我自身感受说吧,看着1050的包,跟个小挎包一样,那种标准挎包大小,想着带出家门玩的时候带着真是有点发憷。842虽然也够沉,但是小了一圈,感觉好歹出门能带。仅仅好歹凑合能带的体积重量啊。感觉要经常带着又不降太多舒适度,是不是832的,只是猜测没对比过
2.出瞳都5以上,上眼感觉还是可以的。比我原来十几年前义乌小商品市场,40块买的口袋镜舒服多了,那玩意要么黑影要么看自己睫毛反光,太难对正眼睛了,不过那小镜子还是很有拉进感的,是个正经玩意,比小时候玩具望远镜强多了
3.明亮程度,晚上看感觉1050要亮点,没同时对比,好像模糊感觉,不确定。可能赶上天好或者啥的,也可能是黄昏系数更高,不确定。有差别也不大
4.清晰度,都足够锐利清晰。室内,坐着投靠靠背倚靠下,看个3、4米距离上药盒上的黑色许可号小字竟然能看清!6、7米冰箱上的能耗节点字依稀能分辨。对比夜晚路灯下250米左右的车牌,1050模糊能看,但也不是一眼能读出来。842感觉好像看不出。对比400米左右,夜晚楼上悬挂的自发光商户名字,大字都一样清晰,但要分辨小字,同样的小字1050肯定比842看的更清楚,这个是确定的。
5.拉进感。近距离看,不明显,但远距离看,拉近感区别还是有的。比如同小区楼间观察,区别不大。观测1公里开外楼群,感觉10倍还是拉的更近,10倍能看窗户内有个模糊影。8倍就聚不到一扇窗户内,更大的绝对视场,更多的窗户。表观市场感受,好像感受区别不太明显,毕竟时隔小2周,没同时拿着对比,也是新手没可以感受
6.晃动抖动感,8倍也晃,感觉好像似乎大概比10倍好点,手持有倚靠是更容易稳住。手持无倚靠拿起来就看的自由呼吸状态,晃动抖动还是有。8倍相当于单反400mm,10倍500mm焦距。即便不严谨的玩者单反手持300mm以上也很少,一般200mm相当望远镜4倍,不过太小倍数失去了望远的属性
7.关于倍率。我感觉手持稳,新手选8倍稳妥些。我是选8倍。不过感觉10倍也没啥大事,电商统计10倍卖的最多。买8倍还是10倍都行。出瞳还是大点才可能好对上眼睛,上眼舒服。要是出瞳能到10口径才好,拿起就看,不用找补。楼群中想看人,要是想看清,需要上三脚架鸟镜的倍数。
最后给和我一样的望远镜小白总结一下,优先考虑
重量!重量!重量!体积!体积!体积!其次光学凑合,大差不差
要是平常没玩过望远镜,出门想要可能带出去,一定慎重选择50及以上口径。我感觉500克左右应该是理想的重量,42--32是光学又能平衡的尺寸
要是想体验好的光学,比如国产三大,可以不考虑重量,但我自身讲家里把玩是没问题的,感觉1公斤左右的体重,带出门的欲望可能不高。这小玩意感觉差100克影响都不小,200克就了不得,明显感觉不同
另外,仅就我入手这两只来说,博冠品控要加强。不过退货很便捷
选择乐观3这种大众些的,中庸可靠些,个人也更喜欢黑色,简介设计
望远镜要是像原来单反、现在微单镜头一样就好了,玩的人多了,有市场才可能投入。感觉将来玻璃材料成本,数字研磨加工技术普及提升,单价下来,非球面萤石物镜是个方向。当然市场容量是重点。
体验时间家里室内 隔着窗玻璃1050有2个晚上1个白天,842昨天1晚上
842调焦轮银白色上有个小暗点,也不知道是胶还是镀层,擦不掉,倒也没啥事。就是说品控还不够啊
说说主管感受,2个镜子都足够清晰,反正我是都满意的。还没带出门看大太阳下色差啥的
最大区别:
1.1050明显更重、更大,970克,长180毫米。842是740克,150毫米。虽然没同时上手比较,但凭2周内记忆,上手感觉重量和体积差距是非常巨大且明显的!别看这200多克,30mm,可以说是天差地别。842上手体积感觉不大,1050感觉就是个大家伙。还有重量,1050上手就沉,坠手。842举着时间长了胳膊也累,空手举着胳膊我现在都累,毕竟中年人也长时间不锻炼了。要是原来扛着单反跑的岁数,根本也不知道沉。用我自身感受说吧,看着1050的包,跟个小挎包一样,那种标准挎包大小,想着带出家门玩的时候带着真是有点发憷。842虽然也够沉,但是小了一圈,感觉好歹出门能带。仅仅好歹凑合能带的体积重量啊。感觉要经常带着又不降太多舒适度,是不是832的,只是猜测没对比过
2.出瞳都5以上,上眼感觉还是可以的。比我原来十几年前义乌小商品市场,40块买的口袋镜舒服多了,那玩意要么黑影要么看自己睫毛反光,太难对正眼睛了,不过那小镜子还是很有拉进感的,是个正经玩意,比小时候玩具望远镜强多了
3.明亮程度,晚上看感觉1050要亮点,没同时对比,好像模糊感觉,不确定。可能赶上天好或者啥的,也可能是黄昏系数更高,不确定。有差别也不大
4.清晰度,都足够锐利清晰。室内,坐着投靠靠背倚靠下,看个3、4米距离上药盒上的黑色许可号小字竟然能看清!6、7米冰箱上的能耗节点字依稀能分辨。对比夜晚路灯下250米左右的车牌,1050模糊能看,但也不是一眼能读出来。842感觉好像看不出。对比400米左右,夜晚楼上悬挂的自发光商户名字,大字都一样清晰,但要分辨小字,同样的小字1050肯定比842看的更清楚,这个是确定的。
5.拉进感。近距离看,不明显,但远距离看,拉近感区别还是有的。比如同小区楼间观察,区别不大。观测1公里开外楼群,感觉10倍还是拉的更近,10倍能看窗户内有个模糊影。8倍就聚不到一扇窗户内,更大的绝对视场,更多的窗户。表观市场感受,好像感受区别不太明显,毕竟时隔小2周,没同时拿着对比,也是新手没可以感受
6.晃动抖动感,8倍也晃,感觉好像似乎大概比10倍好点,手持有倚靠是更容易稳住。手持无倚靠拿起来就看的自由呼吸状态,晃动抖动还是有。8倍相当于单反400mm,10倍500mm焦距。即便不严谨的玩者单反手持300mm以上也很少,一般200mm相当望远镜4倍,不过太小倍数失去了望远的属性
7.关于倍率。我感觉手持稳,新手选8倍稳妥些。我是选8倍。不过感觉10倍也没啥大事,电商统计10倍卖的最多。买8倍还是10倍都行。出瞳还是大点才可能好对上眼睛,上眼舒服。要是出瞳能到10口径才好,拿起就看,不用找补。楼群中想看人,要是想看清,需要上三脚架鸟镜的倍数。
最后给和我一样的望远镜小白总结一下,优先考虑
重量!重量!重量!体积!体积!体积!其次光学凑合,大差不差
要是平常没玩过望远镜,出门想要可能带出去,一定慎重选择50及以上口径。我感觉500克左右应该是理想的重量,42--32是光学又能平衡的尺寸
要是想体验好的光学,比如国产三大,可以不考虑重量,但我自身讲家里把玩是没问题的,感觉1公斤左右的体重,带出门的欲望可能不高。这小玩意感觉差100克影响都不小,200克就了不得,明显感觉不同
另外,仅就我入手这两只来说,博冠品控要加强。不过退货很便捷
选择乐观3这种大众些的,中庸可靠些,个人也更喜欢黑色,简介设计
望远镜要是像原来单反、现在微单镜头一样就好了,玩的人多了,有市场才可能投入。感觉将来玻璃材料成本,数字研磨加工技术普及提升,单价下来,非球面萤石物镜是个方向。当然市场容量是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