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的印象,关于某连载画册内容的讨论和反馈,大概分了三个阶段
首先是去年四月份入坑潮到眼镜妹登场这段时间,在这个时段,大部分对画册的意见,不论是机制,剧情,还是个人爱好(大小雷,有无眼镜)等等,都是拿到社区里讨论甚至吵架的,导致当初某吧动不动几百万热度
第二阶段是眼镜妹眼镜节奏后,大家逐渐形成了主观爱好的问题提工单,不在社区里讨论的共识,其实这一阶段问题也不大,纯主观爱好的事吵起来没有结果,确实没必要拿出来吵
第三阶段就有些耐人寻味了,个人觉得是某版本爆炸之后,留下来的人为了保护社区环境(或许有人暗中引导),逐渐将工单作为反馈意见的主要渠道,但是有些有客观评判标准的事情(比如最近挖出来的一些陈年旧事)也不在社区里讨论,如果只是默默地反馈,一是将处理权完全出让,改不改全看作者,二是读者之间几乎不再有信息交流,一些问题被压下去之后,会严重影响读者判断游戏是否变质或者存在变质的可能,三是工单的作用被异化,成了变相在社区嘟嘴的工具。
虽说大部分朋友以后可能不再看二次元画册,但是这些经验值得总结一下,免得在别的领域再吃一次亏
首先是去年四月份入坑潮到眼镜妹登场这段时间,在这个时段,大部分对画册的意见,不论是机制,剧情,还是个人爱好(大小雷,有无眼镜)等等,都是拿到社区里讨论甚至吵架的,导致当初某吧动不动几百万热度
第二阶段是眼镜妹眼镜节奏后,大家逐渐形成了主观爱好的问题提工单,不在社区里讨论的共识,其实这一阶段问题也不大,纯主观爱好的事吵起来没有结果,确实没必要拿出来吵
第三阶段就有些耐人寻味了,个人觉得是某版本爆炸之后,留下来的人为了保护社区环境(或许有人暗中引导),逐渐将工单作为反馈意见的主要渠道,但是有些有客观评判标准的事情(比如最近挖出来的一些陈年旧事)也不在社区里讨论,如果只是默默地反馈,一是将处理权完全出让,改不改全看作者,二是读者之间几乎不再有信息交流,一些问题被压下去之后,会严重影响读者判断游戏是否变质或者存在变质的可能,三是工单的作用被异化,成了变相在社区嘟嘴的工具。
虽说大部分朋友以后可能不再看二次元画册,但是这些经验值得总结一下,免得在别的领域再吃一次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