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吧 关注:257,596贴子:23,610,491
  • 6回复贴,共1

由“红白之争”引发的思考—诛仙第三季是如何毁掉男女人设的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受到凝眸寂寂大佬的“红白之争”解读启发的思考:动漫的大男主为什么立不起来?
原著张小凡是挣扎迷茫的,他的痛苦来源于草庙村真相与碧瑶之死双重打击下的信仰崩溃,但他从未在心底背叛过青云门所代表的正道价值观,所以最后回归正道是情感和道德上的必然。相比张小凡的迷茫,陆雪琪始终坚持自己的道义原则。她不仅是外在的拯救者,更是他内心世界的光明象征。幻月问心中理性崩溃,引领他走出幻境的白衣是一种情感的、本能的呼唤与牵引,他对陆雪琪的情感是仰望与奔赴(高不可攀),陆雪琪代表的本心也是他的最终归宿。
这样的主角在改编成面向大众的视听作品时太慢热压抑并不讨喜,因此需要制作组平衡好观众情绪。需要指出的是原著是参考锚点而非圣经,相比是否一比一还原,角色是否拥有逻辑自洽和可信的成长轨迹更重要。作为原著书迷我不反对增加张小凡的高光或者原创剧情吸引观众,新修版增加的日常剧情、第三季开头和兽神傀儡的打戏在我看来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原著毁剑与碧瑶尸身被毁后两个环节张小凡确实太过矫情,加一些打戏和乐子能够很好缓解观众压抑的情感。我反对的是违背原著人设,拿别人的高光生硬嫁接,然后粗暴回归原著剧情,最终导致人物形象崩坏的改编。另外作为雪粉我也不反对在复活碧瑶、为了碧瑶留在中原、毁剑等情节出现碧瑶,但前提是尊重陆雪琪,而不是在涉及陆雪琪戏份时针对性魔改、删减、快进,涉及碧瑶戏份时选择性还原、扩充。


IP属地:河北1楼2025-10-08 07:44回复
    动漫把张小凡改成大男主,将十年后的主线从“修心”改为“复活”为其主动行为增加合理性。但是首先男主的理念“正魔虚伪,走自己路”模糊了正邪对立的原则问题,洗白了魔教的邪恶本质。当男主喊出这个口号,观众就会期待“自己的路”是什么?能不能超越旧秩序改造世界?但动漫中张小凡对正道大肆批判,对魔教的实质恶行毫无反应。另一边展示的却是正道对抗兽神救世,魔教借机吞并势力铲除异己。所谓“自己的路”,更像是在魔教框架内纵容邪恶、同时对正道进行嘲讽的虚伪双标。如果结局像原著一样回归正道,一个自诩超脱的觉醒者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旧体系中,他之前的口号就变成了空洞的抱怨。如果改编成令狐冲一样的灭掉鬼王天下无敌后归隐山林,“抱江山,得美人”的爽文路线,第一男主的底色无法支撑这种爽文形象,第二这只是用一个更大的外部Boss掩盖问题,依旧没有对之前的批判给出解决方案,杀掉鬼王不能证明正魔虚伪,无敌归隐不等于找到了自己的路。编剧用一个高大上的口号包装男主,却没有脱离原著的世界观,这个口号喊得越响,结局兑现的时候男主形象摔得就越惨。
    其次叙事重心偏移,原著中普智和碧瑶共同构成了他的心魔,普智对应信仰的崩塌,碧瑶对应情感的亏欠。原著一直在铺垫他对普智的执念:死泽“他身子微微一颤,忽然间神思飞荡,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分的那个夜晚,自己和那个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在村子外头,他平声静气地对自己说着话”、玄火坛“恍惚间原来看到从前,初见面的那淡淡笑颜”、七里峒“少年时候,那一幕尸山血海,草庙村里的那幕惨剧,那些从小看着长大的亲人邻居,可也是这般死去的吗”、和兽神见面“鬼厉默然,从那少年神色之中,他不期然地回想起了十年之前那段深埋内心的往事,那个慈祥的和尚的脸,仿佛又出现在自己眼前”,到第一次幻月洞府问心在天音寺彻底放下,完成一段完整的修心,然后更纯粹地面对碧瑶代表的心魔。而在动漫中则是着重刻画鬼厉对碧瑶的执念,复活、抢合欢铃、为了碧瑶留在中原,帮道玄击败兽神后看到诛仙剑想起碧瑶迅速失控,被救到天音寺才触发任务面对普智心魔。在不熟悉原著的观众看来, 如果天音寺没有主动引导鬼厉与普智相见,这个心魔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碧瑶才是他心中最深的痛。
    最后生硬嫁接原创,原创万剑一帮助鬼厉压制戾气,让鬼厉感慨“又欠了一条命”突出”重情重义“,幻月洞府正魔之辩理念升级突出“成长”,回到原著剧情面对林惊羽的质问回应“他挡了我的路”突出”孤独强者“,放下恩怨帮助道玄救世突出”大局为重“,看到诛仙剑想起碧瑶发狂毁剑突出”深情执念“,在陆雪琪的帮助下从诛仙剑戾气束缚中醒来后不管陆雪琪继续砸剑。每个环节单独看起来都很”酷“,但连起来看,短时间内突兀的情绪变换反而给观众一种不稳定感,在有情有义与不顾兄弟感受、天下大义与儿女私情、法宝功法无正邪与诛仙剑害了我、对碧瑶深情与对陆雪琪无情中反复横跳,产生巨大的割裂感。
    幻月洞府与无字玉璧的悟道中,角色通过正魔之辩获得了”成长“,但这个成长只是力量上的,它回避并且无法解决碧瑶的心魔。通过“伪成长”让“大男主”获得力量与觉悟,同时又不让他真正摆脱碧瑶的执念,使得角色不断在“获得力量”和“放不下执念”之间转换,最终呈现出一个战力觉悟不断提高,但时不时左右脑互搏,一涉及碧瑶就立刻崩溃的崩坏形象。


    IP属地:河北2楼2025-10-08 07:44
    回复
      2025-10-13 01:05:11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而一旦张小凡变成依靠自己走出心魔的“大男主”,陆雪琪救赎的必要性就会被架空,从拯救者拉低成为与碧瑶并列的、需要男主做出选择的情感对象。她的付出和等待,就可以被解读为单向的“牺牲”。原著中陆雪琪的魅力建立在“我爱你,但我更是我自己”的独立人格上。而动漫原创“为爱毁剑”等黑点,不仅与第二季坚守原则的形象冲突,也把角色拉低成了恋爱脑,对男主的成长不再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叙事功能上从男主必须破除心魔、完成成长后才能配得上的目标、归宿变成了复活失败后的备用选择、证明男主成长的“奖励”。同时,动漫极力渲染鬼厉为了复活碧瑶的痛苦奔波,将他置于深情的道德高地,和陆雪琪的情感发展制造了一个无法调和的道德困境和情感割裂,在“深情”和“移情”上反复摇摆,大男主形象进一步割裂。在观众看来,一方全力付出,另一方却心不在焉,根本无法找到“磕CP”所需的双向悸动与对等共鸣。最后的感觉就是:张小凡在复活碧瑶的道路上经历千辛万苦,失败后不能再辜负陆雪琪,但他的内心深处最放不下的依然是碧瑶。陆雪琪变成恋爱工具人垫给张小凡,张小凡大男主立不起来,二人一起被献祭给符号化的“白月光”。


      IP属地:河北3楼2025-10-08 07:45
      回复
        当然有人说,碧瑶一整季都没有多少镜头,捧碧瑶的观点并不成立。但对碧瑶的执念不需要碧瑶本人出场。复活失败痛哭流涕、原创争夺合欢铃、毁剑,鬼厉巨大的情感波动都因碧瑶而起,与之相反的是张小凡对陆雪琪的牵挂被放置在群体场景中,其情感冲击力被分散稀释。说制作组“捧碧瑶”,是因为他们削减了其他可能分散观众情感的剧情,将动机、情感爆点等叙事资源倾斜到“鬼厉对碧瑶的执念”上,即使这种倾斜导致鬼厉形象割裂。


        IP属地:河北4楼2025-10-08 07:45
        回复
          那么为什么“大男主”设定可以被吹起来甚至吸引了一批“男主粉”?对于非原著粉的路人观众而言,动漫的配乐、特效、建模、演出能够充分调动观众情绪,掩盖逻辑上的漏洞。在周更的连载模式下,观众对上周剧情的逻辑细节可能模糊,但角色带来的情绪冲击却会不断累积,留给观众的记忆点是割裂的、充满张力的剧情片段。他们不会,也没有必要去推敲这些场景之间的因果关系和人物动机的一致性。“他很酷”和“他很惨” 这两种情绪足以塑造一个吸引人的形象,而“为什么手下被杀后不报仇”、“为什么被万剑一帮了以后打林惊羽”这种需要连贯思考的问题,在碎片化的追更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或遗忘。在短视频平台,“大男主”、“美强惨”、“深情”是流行且易于传播的角色标签,一旦观众接受了这些标签对角色产生滤镜,很容易无意中将符合标签的行为放大,过滤掉与标签不符的细节。最后七集超前点映更是强有力的信息轰炸,短时间内集中展示了男主的高光美德。对观众而言,一个“身世悲惨、长相英俊、强大仁慈还对一个死去的女子念念不忘”的男性形象,吸引力远远大于角色逻辑的自洽性。


          IP属地:河北5楼2025-10-08 07:45
          回复
            第四季的剧情里,战兽神、战道玄、师父师娘离世、碧瑶尸身被毁后一蹶不振、被陆雪琪唤醒、战鬼王是一系列连贯的关键剧情。而在第三季结尾张小凡习得四本天书,回忆过往人和事开悟,第四季前期继续叠加战兽神的高光,调子起的太高。如果继续陆雪琪单箭头、过分强调碧瑶影响的方向,对张小凡,实力与心性严重不匹配,大男主变小丑,师恩不如执念,重情重义人设破产;对碧瑶,男主因为她一次次痛苦失控,观众最初的同情会不断转化为疲惫和厌烦,“白月光”滤镜变成抑制爽点的“剧情刹车片”。第三季结尾的开悟虽然回避了碧瑶这个心魔,但阵仗宏大,给观众脱胎换骨的感觉,到了第四季又一次崩溃后如何解决心魔?继续回忆过往开悟?那和上一次有什么区别?还原原著被陆雪琪眼泪救赎?那前一刻对碧瑶要死要活,后一刻陆雪琪一滴眼泪就解决了,之前的痛苦挣扎算什么?如果第四季男主的反应依旧平淡,陆雪琪的拯救更是缺乏情感基础,变成了被编剧强行塞入的、专门用于重启男主的恋爱脑工具人。三个角色同时崩坏。
            作为最终季,制作组与原著粉、雪粉之间的信任已消耗殆尽,相比弥补和挽回,可能更倾向收割与止损。如果制作组有心采取措施规避或淡化风险,可能的方向有1、弱化碧瑶影响,削弱或缩短张小凡的崩溃程度;2、还原凡雪互动,为救赎打补丁;3、转移焦点,用密集酷炫的打戏分散观众注意力;4、彻底魔改结局。在第四季制作组被作者“按头”走凡雪线的情况下,延续第三季的手法2和3混用的可能性更高。从第三季的分头打怪变成第四季的组队打怪,制造“并肩作战”的假象,满足“凡雪同框”的最低要求。用持续高能的打斗场面占据大量篇幅,使观众无暇顾及文戏,最大化吸引路人观众。选择性快进还原,比如保留战八荒火龙阉割牵手、保留草庙村快进陪伴,用配乐和演出包装凡雪结局,制造“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感动瞬间。一方面继续服务大男主形象,另一方面少量还原凡雪剧情,引导“男主粉”和对剧情要求不高的原著粉继续捂嘴。可以说是在贷款吃屎,但也是基于制作组当前表现的合理推测。当然如果制作组能够狠下心来切割过去,认真还原凡雪剧情,绝大多数观众并不会深入剖析角色逻辑,对观众和制作组也留下了最后的体面。


            IP属地:河北6楼2025-10-08 07:46
            回复
              最后说一下被第二季结尾七里峒相爱相杀吸引来的路人观众,仅代表个人,不能代表全部观众群体。本人是刷到第二季花海和七里峒片段入坑,第三季追到大概幻月洞府剧情才去补原著。原著中张小凡的挣扎与思考确实精彩,但作为观众,更想看凡雪之间相爱相杀,看张小凡为了陆雪琪放下执念回归正道,看陆雪琪爱张小凡的同时不抛弃原则。而动漫用长达十八集的篇幅将主线聚焦在魔教内斗和对抗兽潮上,除了第四集快进剧情的夜上小竹峰,凡雪线被挤压成零散的、长期处于陆雪琪单箭头的状态。另一边,张小凡对陆雪琪的情感反应太过平淡,和对碧瑶、林惊羽形成鲜明对比,陆雪琪的付出缺乏对等的、来自男主的情感反馈,让人觉得爱得卑微。最终,想“磕CP”的观众追了一整季,发现期待的爱情纠葛不仅没有进展,反而变成了女追男的俗套剧情,即使七集超前点映大男主的口碑再好,也无法阻止这部分观众体验极其糟糕。


              IP属地:河北7楼2025-10-08 07: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