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兰生说到做到,自顾自斟满三杯酒,就要罚自己。
蔡之义惯常喜欢与方兰生拌嘴,看他气得跳脚,近一年来方兰生总是一概应承下来,他反倒一直不习惯了,憋红了一张脸,忙摆手说,“别别,算了算了,我就是随口说说,别放在心上,别放在心上。”
方兰生这才微笑着放下手里的酒杯。
“兰生……”周复张了张嘴,后面的话又吞进了喉咙里。
方兰生笑着看向周复,问道,“我如何?莫非我说错了什么?若当真有错,致文兄定要告诉我。”
“不,没有……”周复赶紧摇头,“……你、你做得很好,一点错也没有……”
周复微垂了头。可是,自打他从外边回来,这一年时间过去,已经没有太多他印象中那个方兰生的影子了。如果是以前,他一定和蔡之义争论一番,争个一二三四五出来,绝不会像这样,轻轻拿话一带,就带过去了。
方兰生还是笑着,也不再回话。
笑容是三分温、三分润、二分柔、二分坚。
温润如玉,君子端方。
他那些属于少年的棱角、任性和倔强,终于,都藏匿在了这张面皮之下,渐渐泯为尘埃烟土。
成了过去时光的一个句点,一个标志。
鲜亮得令人怀念。
但也仅是怀念。
终有一天,他也从一个少年,长成一个男子。
温文尔雅,面若冠玉。
他的双肩能够承得起娘、姐姐们与妻子柔软的脑袋,也能够担得起重逾泰山的责任。无可推卸的。我们活着,这就是责任。
从此,他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像是所有人期盼的那样。
稳重,温柔,有担当。他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所希望的那样。
最大的幸福不是能够随心所欲的活着,而是这些自己熟识的人,不论喜欢的,还是讨厌的,非常在乎的,一般在乎的,他们都在身边,好好地过着每一天,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怎么能够不知足。
方兰生神色如常的把婚礼仪式的步骤默想了一遍,就被下人领着带到一匹挂了红绸的马前。
之后的过程就和别人告诉他的一模一样,方兰生领着孙家小姐的八抬花轿逛了一圈闹市区,才回到自己的方家,然后媒婆领着孙家小姐下了花轿,她手里被塞上红绸的一端——另一端在方兰生手上——方兰生就这样牵着那段红绸,把孙家小姐领到了二老面前。
婚仪正式开始了。
大红喜庆,身后是喧闹的宾客与这个鲜活的世界,而爹娘在上首含笑坐着,他爹方太那张圆脸笑成了一朵大号菊花,他娘高兴得差点抹了眼泪。二姐夫也笑着立在一旁。
方兰生手执红绳,面含微笑接受所有人的祝福,与孙家小姐,他未来的娘子双双拜堂。
曾经他做过同样的事,手执红绸绳,穿着绣工与面料都不如现在精致的大红衣裳,女子的,与一个木头少年,拜了堂,成了亲,交了心,又动了情。
那是一场年少时,太过伤肝催肺的梦境。
不适合经常想起。
——全文完——
蔡之义惯常喜欢与方兰生拌嘴,看他气得跳脚,近一年来方兰生总是一概应承下来,他反倒一直不习惯了,憋红了一张脸,忙摆手说,“别别,算了算了,我就是随口说说,别放在心上,别放在心上。”
方兰生这才微笑着放下手里的酒杯。
“兰生……”周复张了张嘴,后面的话又吞进了喉咙里。
方兰生笑着看向周复,问道,“我如何?莫非我说错了什么?若当真有错,致文兄定要告诉我。”
“不,没有……”周复赶紧摇头,“……你、你做得很好,一点错也没有……”
周复微垂了头。可是,自打他从外边回来,这一年时间过去,已经没有太多他印象中那个方兰生的影子了。如果是以前,他一定和蔡之义争论一番,争个一二三四五出来,绝不会像这样,轻轻拿话一带,就带过去了。
方兰生还是笑着,也不再回话。
笑容是三分温、三分润、二分柔、二分坚。
温润如玉,君子端方。
他那些属于少年的棱角、任性和倔强,终于,都藏匿在了这张面皮之下,渐渐泯为尘埃烟土。
成了过去时光的一个句点,一个标志。
鲜亮得令人怀念。
但也仅是怀念。
终有一天,他也从一个少年,长成一个男子。
温文尔雅,面若冠玉。
他的双肩能够承得起娘、姐姐们与妻子柔软的脑袋,也能够担得起重逾泰山的责任。无可推卸的。我们活着,这就是责任。
从此,他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像是所有人期盼的那样。
稳重,温柔,有担当。他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所希望的那样。
最大的幸福不是能够随心所欲的活着,而是这些自己熟识的人,不论喜欢的,还是讨厌的,非常在乎的,一般在乎的,他们都在身边,好好地过着每一天,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怎么能够不知足。
方兰生神色如常的把婚礼仪式的步骤默想了一遍,就被下人领着带到一匹挂了红绸的马前。
之后的过程就和别人告诉他的一模一样,方兰生领着孙家小姐的八抬花轿逛了一圈闹市区,才回到自己的方家,然后媒婆领着孙家小姐下了花轿,她手里被塞上红绸的一端——另一端在方兰生手上——方兰生就这样牵着那段红绸,把孙家小姐领到了二老面前。
婚仪正式开始了。
大红喜庆,身后是喧闹的宾客与这个鲜活的世界,而爹娘在上首含笑坐着,他爹方太那张圆脸笑成了一朵大号菊花,他娘高兴得差点抹了眼泪。二姐夫也笑着立在一旁。
方兰生手执红绳,面含微笑接受所有人的祝福,与孙家小姐,他未来的娘子双双拜堂。
曾经他做过同样的事,手执红绸绳,穿着绣工与面料都不如现在精致的大红衣裳,女子的,与一个木头少年,拜了堂,成了亲,交了心,又动了情。
那是一场年少时,太过伤肝催肺的梦境。
不适合经常想起。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