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名将统帅吧 关注:66贴子:1,341

回复:魏武帝曹操战绩总结:100战82胜6败6不克2不利2平2无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0、(败)《魏略》曰:真本姓秦,养曹氏。或云其父伯南夙与太祖善。兴平末,袁术部党与太祖攻劫,太祖出,为寇所追,走入秦氏,伯南开门受之。寇问太祖所在,答云:「我是也。」遂害之。由此太祖思其功,故变其姓。


IP属地:福建16楼2025-10-04 21:55
回复
    31、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二月,太祖进军讨破之,斩辟、邵等,仪及其众皆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从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梁,邵等夜袭太祖营,禁帅麾下击破之,斩辟、邵等,尽降其众。《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于禁》


    IP属地:福建17楼2025-10-04 21:55
    回复
      2025-10-12 17:52: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32、天子之东也,奉自梁欲要之,不及。《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杨奉、韩暹欲要遮车驾,不及,曹操击之,奉、暹奔袁术,遂纵暴杨、徐閒。《后汉书·董卓列传》
      《献帝春秋》曰:「车驾出洛阳,自轘辕而东,杨奉、韩暹引军追之。轻骑既至,操设伏兵要于阳城山峡中,大败之。」
      33、冬十月,公征奉,奉南奔袁术,遂攻其梁屯,拔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奉由是失望,与韩暹等到定陵钞暴。太祖不应,密往攻其梁营,降诛即定。奉、暹失众,东降袁术。《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董昭》


      IP属地:福建18楼2025-10-04 21:56
      回复
        34、二年春正月,曹操征张绣,绣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从徵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许褚》
        35、(败)其季父济妻国色也,操以为妾。绣由是谋叛,袭操七军,大破之,杀其二子。《后汉纪卷二十八》
        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张绣》
        《吴书》曰:绣降,(凌统)用贾诩计,乞徙军就高道,道由太祖屯中。绣又曰:「车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太祖信绣,皆听之。绣乃严兵入屯,掩太祖。太祖不备,故败。
        36、公乃引兵还舞阴,绣将骑来钞,公击破之。绣奔穰,与刘表合。公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已后不复败矣。」遂还许。《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IP属地:福建19楼2025-10-04 21:56
        回复
          37、秋九月,术侵陈,公东征之。术闻公自来,弃军走,留其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公到,击破蕤等,皆斩之。术走渡淮。公还许。《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从围桥蕤于苦,斩蕤等四将。《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于禁》
          38、冬十一月,公自南征,至宛。表将邓济据湖阳。攻拔之,生禽济,湖阳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39、攻舞阴,下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IP属地:福建20楼2025-10-04 21:57
          回复
            40、(不克)绣还保穰,太祖比年攻之,不克。《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张绣》
            41、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贾诩》
            42、(不利)曹公征张绣于穰,荀攸曰:“绣仰食于刘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今缓之,可诱致;急之,则相救。” 公不听。与绣战,表果救之,公败归。《太平御览卷二百八十四》
            建安三年,从征张绣。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彊,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太祖不从,遂进军之穰,与战。绣急,表果救之。军不利。《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荀攸》
            太祖讨张绣,刘表遣兵以助绣,太祖军不利。《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李典》
            43、三月,公围张绣于穰。夏五月,刘表遣兵救绣,以绝军后。公将引还,绣兵来,公军不得进,连营稍前。公与荀彧书曰:「贼来追吾,虽日行数里,吾策之,到安众,破绣必矣。」到安众,绣与表兵合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谓攸曰:「不用君言至是。」乃设奇兵复战,大破之。《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荀攸》
            通将兵夜诣太祖,太祖得以复战,通为先登,大破绣军。《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李典》
            五月,韩暹、杨奉死。秋七月,曹操征张绣,破之。《后汉纪卷二十八》
            44、太祖军还,为绣所追,军不利,士卒丧气,仁率厉将士甚奋,太祖壮之,遂破绣。《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曹仁》


            IP属地:福建21楼2025-10-04 21:57
            回复
              45、九月,公东征布。冬十月,屠彭城,获其相侯谐。《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6、进至下邳,布自将骑逆击。大破之,获其骁将成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47、追至城下,布恐,欲降。陈宫等沮其计,求救于术,劝布出战,战又败,乃还固守,攻之不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布遣人求救于术,自将千馀骑出战,败走,还保城,不敢出。《三国志·魏书·吕布臧洪传·吕布》
              48、时公连战,士卒罢,欲还,用荀攸、郭嘉计,遂决泗、沂水以灌城。月馀,布将宋宪、魏续等执陈宫,举城降,生禽布、宫,皆杀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堑围之三月,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布与其麾下登白门楼。兵围急,乃下降。《三国志·魏书·吕布臧洪传·吕布》
              布败退固守,攻之不拔,连战,士卒疲,太祖欲还。攸与郭嘉说曰:「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乃引沂、泗灌城,城溃,生禽布。《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荀攸》


              IP属地:福建22楼2025-10-04 21:58
              回复
                49、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眭固又杀丑,以其众属袁绍,屯射犬。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之围布,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其将杨丑,杀杨以应太祖。杨将眭固杀丑,将其众,欲北合袁绍。太祖遣史涣邀击,破之于犬城,斩固,尽收其众也。《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张杨》
                《汉献帝春秋》曰:张杨大将陆固屯于谢犬,巫戒之曰:“将军本名曰兔,兔见犬必惊,不宜屯此。”固不从。司空曰:“兔入犬城,但当败。”遂进军,击平之。
                50、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时张杨为其将杨丑所杀,杨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绍救。太祖令昭单身入城,告喻洪、尚等,即日举众降。以昭为冀州牧。《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董昭》


                IP属地:福建23楼2025-10-04 21:59
                回复
                  2025-10-12 17:46: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51、郭嘉亦劝公,遂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建安五年,太祖自东征备。田丰说绍袭太祖后,绍辞以子疾,不许,丰举杖击地曰:「夫遭难遇之机,而以婴儿之病失其会,惜哉!」太祖至,击破备;备奔绍。《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袁绍》
                  东海昌霸反,郡县多叛曹公为先主,众数万人,遣孙乾与袁绍连和,曹公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先主败绩。《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曹操畏绍过河,乃急击备,遂破之。《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
                  52、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曹公尽收其众,虏先主妻子,并禽关羽以归。《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53、昌狶叛为备,又攻破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IP属地:福建24楼2025-10-04 21:59
                  回复
                    54、夏四月,曹操救刘延,大战,斩颜良。《后汉纪卷二十九》
                    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徙其民,循河而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太祖救延,与良战,破斩良。《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袁绍》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关羽》
                    55、绍于是渡河追公军,至延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良。丑、良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拔白马还,遣辎重循河而西。袁绍渡河追,卒与太祖遇。诸将皆恐,说太祖还保营,攸曰:「此所以禽敌,柰何去之!」太祖目攸而笑。遂以辎重饵贼,贼竞奔之,阵乱。乃纵步骑击,大破之,斩其骑将文丑,太祖遂与绍相拒于官渡。《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荀攸》
                    56、(不利)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堆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57、连营稍前,逼官渡,合战,太祖军不利,复壁。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袁绍》
                    58、袁绍运谷车数千乘至,公用荀攸计,遣徐晃、史涣邀击,大破之,尽烧其车。《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军食方尽,攸言于太祖曰:「绍运车旦暮至,其将韩𦳣锐而轻敌,击可破也。」太祖曰:「谁可使?」攸曰:「徐晃可。」乃遣晃及史涣邀击破走之,烧其辎重。《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荀攸》
                    59、公与绍相拒连月,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公谓运者曰:「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馀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绍谋臣许攸贪财,绍不能足,来奔,因说公击琼等。左右疑之,荀攸、贾诩劝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五年,与绍连战。太祖保官渡,绍围之。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议欲还许以引绍。彧曰:「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太祖乃住。遂以奇兵袭绍别屯,斩其将淳于琼等,绍退走。审配以许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绍;颜良、文丑临阵授首;田丰以谏见诛:皆如彧所策。《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荀彧》
                    60、绍众大溃,绍及谭弃军走,渡河。追之不及,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琼宿乌巢,去绍军四十里。太祖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候夜潜往攻琼。绍遣骑救之,败走。破琼等,悉斩之。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合等率其众降。绍众大溃,绍与谭单骑退渡河。馀众伪降,尽坑之。《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袁绍》
                    袁绍围太祖于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太祖曰:「善。」乃并兵出,围击绍三十馀里营,破之。绍军大溃,河北平。《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贾诩》
                    《献帝起居注》曰:公上言「大将军邺侯袁绍前与冀州牧韩馥立故大司马刘虞,刻作金玺,遣故任长毕瑜诣虞,为说命录之数。又绍与臣书云:『可都鄄城,当有所立。』擅铸金银印,孝廉计吏,皆往诣绍。从弟济阴太守叙与绍书云:『今海内丧败,天意实在我家,神应有徵,当在尊兄。南兄臣下欲使即位,南兄言,以年则北兄长,以位则北兄重。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绍宗族累世受国重恩,而凶逆无道,乃至于此。辄勒兵马,与战官渡,乘圣朝之威,得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遂大破溃。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馀级,辎重财物巨亿。」
                    张璠《汉纪》云:杀绍卒凡八万人。


                    IP属地:福建25楼2025-10-04 22:00
                    回复
                      61、六年夏四月,扬兵河上,击绍仓亭军,破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夏,四月,操扬兵河上,击袁绍仓亭军,破之。《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
                      62、公南征备。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都等皆散。《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操自击刘备于汝南,备奔刘表,龚都等皆散。《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六》


                      IP属地:福建26楼2025-10-04 22:00
                      回复
                        63、绍自军破后,发病欧血,夏五月死。小子尚代,谭自号车骑将军,屯黎阳。秋九月,公征之,连战。谭、尚数败退,固守。《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渡河攻谭,谭告急于尚。尚欲分兵益谭,恐谭遂夺其众,乃使审配守邺,尚自将兵助谭,与太祖相拒于黎阳。自二月至九月,大战城下,谭、尚败退,入城守。太祖将围之,乃夜遁。《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昱收山泽亡命,得精兵数千人,乃引军与太祖会黎阳,讨袁谭、袁尚。谭、尚破走,拜昱奋武将军,封安国亭侯。《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程昱》
                        64、(败)操将围之,乃夜遁还邺。操进军,尚逆击破操,操军还许。《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
                        65、追至邺,收其麦,拔阴安,引军还许。《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66、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67、(不克)太祖进军将攻邺,到洹水,去邺五十里,由欲为内应,谋泄,与配战城中,败,出奔太祖。太祖遂进攻之,为地道,配亦于内作堑以当之。配将冯礼开突门,内太祖兵三百馀人,配觉之,从城上以大石击突中栅门,栅门闭,入者皆没。《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68、公进军到洹水,由降。既至,攻邺,为土山、地道。武安长尹楷屯毛城,通上党粮道。夏四月,留曹洪攻邺,公自将击楷,破之而还。《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69、尚将沮鹄守邯郸,又击拔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冬十月,曹操至黎阳。九年夏四月,操拔邯郸。《后汉纪卷二十九》
                        太祖既围邺,破邯郸,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太祖遣晃攻之。《三国志·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徐晃》
                        70、尚闻邺急,将兵万馀人还救之,依西山来,东至阳平亭,去邺十七里,临滏水,举火以示城中,城中亦举火相应。配出兵城北,欲与尚对决围。太祖逆击之,败还。《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71、九年秋八月戊寅,曹操大破袁尚,平冀州,自领冀州牧。《后汉书·孝献帝纪》
                        秋七月,尚还救邺,诸将皆以为「此归师,人自为战,不如避之」。公曰:「尚从大道来,当避之;若循西山来者,此成禽耳。」尚果循西山来,临滏水为营。夜遣兵犯围,公逆击破走之,遂围其营。《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72、未合,尚惧。故豫州刺史阴夔及陈琳乞降,公不许,为围益急。尚夜遁,保祁山,追击之。其将马延、张顗等临阵降,众大溃,尚走中山。尽获其辎重,得尚印绶节钺,使尚降人示其家,城中崩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73、八月,审配兄子荣夜开所守城东门内兵。配逆战,败,生禽配,斩之,邺定。《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74、会太祖破邺,遂围毛城。城破,执邵等辈十馀人,皆当斩。《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仓慈》引《魏略·令狐邵传》
                        75、十二月,公入平原,略定诸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76、十年春正月,攻谭,破之,斩谭,诛其妻子,冀州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太祖之围邺也,谭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间,攻尚于中山。尚走故安从熙,谭悉收其众。太祖将讨之,谭乃拔平原,并南皮,自屯龙凑。十二月,太祖军其门,谭不出,夜遁奔南皮,临清河而屯。十年正月,攻拔之,斩谭及图等。《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太祖破南皮,柔将部曲及鲜卑献名马以奉军,从征三郡乌丸,以功封关内侯。《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
                        袁谭出战,士卒多死。太祖欲缓之,纯曰:「今千里蹈敌,进不能克,退必丧威;且县师深入,难以持久。彼胜而骄,我败而惧,以惧敌骄,必可克也。」太祖善其言,遂急攻之,谭败。纯麾下骑斩谭首。《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曹纯》


                        IP属地:福建27楼2025-10-04 22:00
                        回复
                          77、故安赵犊、霍奴等杀幽州刺史、涿郡太守。……秋八月,公征之,斩犊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78、三郡乌丸攻鲜于辅于犷平。……乃渡潞河救犷平,乌丸奔走出塞。《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79、十一年春正月,公征干。干闻之,乃留其别将守城,走入匈奴,求救于单于,单于不受。公围壶关三月,拔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河北既定,从围壶关。太祖令曰:「城拔,皆坑之。」连月不下。仁言于太祖曰:「围城必示之活门,所以开其生路也。今公告之必死,将人自为守。且城固而粮多,攻之则士卒伤,守之则引日久;今顿兵坚城之下,以攻必死之虏,非良计也。」太祖从之,城降。《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曹仁》
                          高干复叛,执上党太守,举兵守壶口关。十一年,曹操自征干,干乃留其将守城,自诣匈奴求救,不得,独与数骑亡,欲南奔荆州。上洛都尉捕斩之。《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
                          80、建安十一年,太祖自征蹋顿于柳城,潜军诡道,未至百馀里,虏乃觉。尚与蹋顿将众逆战于凡城,兵马甚盛。太祖登高望虏陈,(柳)军未进,观其小动,乃击破其众,临陈斩蹋顿首,死者被野。速附丸、楼班、乌延等走辽东,辽东悉斩,传送其首。其馀遗迸皆降。《三国志·魏书卷三十》
                          尚、熙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等,将数万骑逆军。八月,登白狼山,卒与虏遇,众甚盛。公车重在后,被甲者少,左右皆惧。公登高,望虏陈不整,乃纵兵击之,使张辽为先锋,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辽东单于速仆丸及辽西、北平诸豪,弃其种人,与尚、熙奔辽东,众尚有数千骑。《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建安十二年,曹操自征乌桓,大破蹋顿于柳城,斩之,首虏二十馀万人。《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
                          十二年,太祖至辽西击乌丸。尚、熙与乌丸逆军战,败走奔辽东,公孙康诱斩之,送其首。《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
                          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郭嘉》
                          十二年,曹操征辽西,击乌桓。尚、熙与乌桓逆操军,战败走,乃与亲兵数千人奔公孙康于辽东。《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
                          81、十二年,太祖征三郡乌丸,屠柳城。《三国志·魏书·二公孙陶四张传》
                          遂从破柳城,改其官为中护军,置长史、司马。《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韩浩》


                          IP属地:福建28楼2025-10-04 22:01
                          回复
                            82、曹公将伐荆州,琮惧,举军诣公降。《后汉书·天文志》
                            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贾诩》
                            太祖军到襄阳,琮举州降。备走奔夏口。《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刘表》
                            明年秋,刘表卒,曹公平荆州。《三国志·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不及曹操尚微,与之力竞,坐观其强大,吞灭诸袁。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当时虽有智者,不能复为画计,于是景升儿子,交臂请降,遂为囚虏。《出军论》
                            83、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以轻骑五千追先主。一日一夜行三百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等数十骑走,公尽获其民众。《华阳国志》
                            84、(无果)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张飞》
                            蜀志曰: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及当阳之长阪。先主弃妻子奔,使张飞将二十骑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张翼德也,何敢来共决死!” 敌皆无敢近者。


                            IP属地:福建29楼2025-10-04 22:02
                            回复
                              2025-10-12 17:40: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85、(败)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后汉纪卷三十》
                              瑜率轻锐,雷鼓同进,大破曹操军于赤壁江口。操走,仅获免。《建康实录》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乃归。《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合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憙救合肥。权闻憙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曹公遂北还,留曹仁、徐晃于江陵,使乐进守襄阳。《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英雄记》曰: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船乘箄,沿汉水下至浦口。未即渡,瑜夜密使轻船走舸百艘,艘有五十人施棹,人持炬火。持火者数千人至,乃放火火燃,即回船走去。须臾烧数千箄火起,光上照天,操乃夜去。《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八》


                              IP属地:福建30楼2025-10-04 22: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