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游戏吧 关注:20,009贴子:566,097

回复:新原龟为什么如此声势浩大?谈新原龟的舆论技巧与手段。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简单而言,有的椰果错判了新原龟养小账号的意义,在贴吧那边养一个个熟人的意义。他们错判了。这不能怪椰果,因为我在学之前的确也不理解。
实际上,肥宅是大叔、上古老宅ttiga这些KOL都不大,但它们塑造了一个信息网络,尽量覆盖有不同倾向的用户。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他认可“鸡爪流”偷流量,就入了上古老宅的套子。
KOC则是塑造熟人。大家记得一位热爱大召唤术的吧友吗?他人没问题,但是判断力不是很敏感(不是他的错!我也误判过这个人,但在跟踪之后发现他就是喜欢这个游戏和吧里的哥们,所以我也不牵扯他。),又喜欢大召唤术呼唤“熟人”,这些“熟人”为我提供了一整个“熟人名单”,椰果们可以自己去校对一下这些熟人在近日事件里面发挥了什么作用。新原龟的熟人就不需要我介绍了。


IP属地:北京26楼2025-09-30 20:55
回复
    画面鲜活:为什么要“讲故事”?
    易得性直觉availability heuristic,指的是人们常常依据某类事情是否容易被想起来以判断该类事情发生的概率。
    生动地描述一件正面的(或者负面)的事情可能使人们的感觉比统计结果显示的实际状态更好(或者更差)。甚至生动性还会在法律上影响陪审团的意见。——《网络舆情分析教程 初级》


    IP属地:北京27楼2025-09-30 20:55
    回复
      2025-10-13 05:17: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里还用我说吗?明明平时没什么“野狗”,这群人不断讲述有多少多少,杀良冒功不计其数。只需要不断提醒坏事,不谈好事,自然一切都很坏。
      所以他们要讲小作文,反黑和他们有屁关系?讲个故事就“好像有”了。


      IP属地:北京28楼2025-09-30 20:56
      回复
        泄愤性冲突:为什么一边禁止三次元一边又不禁止,意义何在?
        于建哚等学者把“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归类为“泄愤性冲突”,认为此类群体性事件是“不特定多数人(集群)、重在释放不满,可表述为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把该冲突视为是一种情绪和心理发泄。
        《北京青年报》载潘洪其文章认为:很多时候,无直接利益相关者仅凭一句经不起推敲的谣言,就在群体气氛感染下采取极端行动。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行为较以往更容易发起,一触即发的群众情绪是一种巨大的隐患,对此必须于以高度警醒。——《网络舆情分析教程 初级》


        IP属地:北京29楼2025-09-30 20:56
        回复
          这个操作真的高明。因为只聊尘白,他们再怎么造势,都是造不出水深火热的氛围的,必须利用三次元/无关信息来填充底层氛围,这样才能在要攻击尘白时引发愤怒。
          但又不能真的进入,因为一旦进入就无法继续保持二游氛围以攻击尘白,这就是“控三次元”的原因。
          巧妙地将无关的事情的情绪带给尘白,这招比之前的招都高明,我读书复盘才看懂这一招!当事的时候我真没有预先料到。利用无关倒逼有关这招,值得佩服!我问问出招的朋友,二游圈何德何能值得你从头运用这招?


          IP属地:北京30楼2025-09-30 20:56
          回复
            舆情长尾与污名化:为什么他们要制造“游汰人”的称呼?
            网络舆情事件进人消解期后,相关流行语、视频等娱乐化的尾巴长期流传。最常见的舆情长尾是相关流行语,如早年的“躲猫猫”、“俯卧撑”、“我爸是李州”、“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到“中国大妈”、“且行且珍惜”等,每一个流行语的背后都对应着一个奥情事件。作为流行语存在的奥情长尾,实际上是网友出于对某类同题的关注而留下的社会印痕,其核心层面仍是社会心态的传接。
            舆情长尾有三大特征:
            1.符号化。经过抽象、提炼的,易于引起注意,易于识别、记忆,易于激发传播的,往往是高度凝练的符号化的词语和断句。如“我爸是李刚”,“且行且珍惜”,“翼虎断脚虎”等。这些词语和断句,在网民大量传播的过程中,被赋予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在网络语言体系中沉淀下来,成为经久不衰的刻板印象。存号的生动、形象和易于流传特性,导致舆情长尾在当事主体奥情管理视线之外长期流传。
            2.刻板印象。舆情长尾通常都是负面的刻板印象,指网民在一两次舆情事件中形成的对当事主体的整体印象。其片面、标签化和一旦形成即难以改变的特性,都为日后受众先人为主地用刻板印象来理解和判断舆情当事主体的言行造成难以修复的后果。
            3.众创接龙。互联网既是网民信息消费的工具,又为大众社交和娱乐提供了互联互通、随机组合的平台。众创接龙成为网民日常娱乐的方式之一,网络奥情长尾,则是网民喜闻乐见、积极参与创作接龙和传播的内容之一。这些舆情长尾的创作过程,既是网民释放内心压力和不满的集体吐槽,也是网民消费舆情“冗余”的乐趣所在。——《网络舆情分析教程 初级》


            IP属地:北京31楼2025-09-30 20:56
            回复
              本吧第一次入场,是处理造谣主吧吧务。本吧第二次入场,是处理问卷问题。游汰人的称呼,在处理问卷问题的长尾阶段形成的。它为一大堆新原龟提供了刻板印象,阻断了他们接受本吧的信息的渠道。
              包括后面雪圣搞出来的“绝世五条蛆”等等,虽然我很想给大家分享他的伟大创作,但是自己骂自己还是不太有趣。
              对于游戏,舆情长尾的利用,椰果们可能没有认识,但我觉得椰果们应该知道一些。之前那个赛博瓢虫事件,留下了大量对主吧吧务的怀疑,问卷事件,留下了lhm内部内鬼论,一直在传,如此种种,现在不又被重新激活了吗?


              IP属地:北京32楼2025-09-30 20:56
              回复
                好了,把最后一部分更新完,定稿9644字,差点上万。
                拟态环境:新原龟塑造了怎么样的环境?
                低俗化、娱乐化内容的泛滥,会使广大受众变得远离真实生活,失去批判精神与超越维度,习惯于轻软的“表层娱乐”,而不再追问“深层意义”。过多的色情、暴力信息会扭曲、动摇受众的道德观念,增加其对现实社会的不信任感。虽然这并不是真正的现实,只是媒介营造出的拟态环境,但却会影响受众对现实的认识,甚至会影响他们在现实中的行为。这种负面效果在“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的过程中会形成恶性循环,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网络舆情分析教程 初级》


                IP属地:北京40楼2025-10-01 15:19
                回复
                  2025-10-13 05:11: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很多讨论新原龟的人都忘了一件事,他们接触的环境压根和事实的环境不一样。在新原龟团伙的塑造上,新原龟充满了未解决的三次话题,以此增加其底层的不信任感。同时,他们通过选择性传播尘白有关信息,塑造一个风雨飘摇,满地“野狗”的假象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原龟能认清事实吗?不能,他们印象里面的有男不玩和尘白和我们椰果压根不一样,所以椰果看他们往往难以理解。他们已经被仇恨化的大脑也无法和椰果同频
                  然而,实际上这几天也已经说明了,他们比真野狗还野狗。


                  IP属地:北京41楼2025-10-01 15:20
                  回复
                    媒体越权:新原龟的目的
                    现代社会里,传媒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社会各方对媒介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媒介获得了往日不曾有过的巨大“权力”。媒体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职责和功能认识不够准确,出现“越权”行为。按照媒介权力的最初规定性,其权力应该集中在“检测环境”,促进公共信息的顺畅流动、社会意义的共同分享等方面。媒介没有“裁判是非”“公论对错”甚至“现身执法”的权力。如果媒体意识不到而做出越权行为,对媒介自身、其他社会组织,甚至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种负面的、否定的因素。——《网络舆情分析教程 初级》


                    IP属地:北京42楼2025-10-01 15:20
                    回复
                      在这一招上,新原龟的目的就是通过舆论控制,以此实现越权。这些KOL不应该,更不能有“裁判是非”“公论对错”甚至“现身执法”的权力。
                      而实际上那些KOL在干什么呢?我想几乎是一目了然的。
                      最仇恨椰汁橙,最恨严肃享乐厕纸的拉二压根不玩游戏,这够了吗?


                      IP属地:北京43楼2025-10-01 15:20
                      回复
                        选择性注意:新原龟为什么不能严肃享乐?
                        选择性注意是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受众对媒介的接触具有很强的选择性,他们往往从自己原有的意见、观点和兴趣出发,将自己暴露在经过选择的传媒及其内容的面前。受众更倾向于接触与原有态度较为一致的信息,而尽量回避那些与己见不合的信息。这样,对传播者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使自己所传递的信息对受众更具吸引力。
                        从传播者如何适应受众的选择性注意考思,传播媒介的信息要想具有吸引力,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易得性:所传播的信息必须方便受众获得。
                        2.对比性:与环境中的其他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
                        3.报酬与威胁:受众能灵敏地感知和记忆那些有利于其需求和兴趣的信息,而对那些可能危及自身的警告性信息则会有特别的戒备。——《网络舆情分析教程 初级》


                        IP属地:北京44楼2025-10-01 15:20
                        回复
                          只要给冲锋派更多冲锋派的信息,他们就会越来越冲锋。所以新原龟在自己的狗窝里面炮制了大量一眼假的信息,这是为什么?
                          首先,这些信息符合三原则。易得,新原龟已经被培养成了他们的新家。对比,通过长期的仇恨塑造,和我们已经形成了鲜活对比(大家看到过他们那个把木木也打成本吧椰果的PDF吗?当时真是笑死了),为什么不比二笑之流?因为椰果窝坚持麻辣,和椰果窝对比是很有益于他们的目的的。报酬和威胁,他们给出的威胁就是什么“反野狗”“反黑二创”,我们知道新原龟真没做,只是在刷厕纸,但是新原龟真的炮制了一种获得感。


                          IP属地:北京45楼2025-10-01 15:20
                          回复
                            踢猫效应:为什么对着游汰人薅?
                            踢猫效应指人与人之间的泄倾连锁反应。当一个人的情绪变坏时,潜意识驱使他选择下属或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进而形成愤怒传递链条,最终的承受者猫,是最弱小也是受气最多的群体。——《网络舆情分析教程 初级》
                            我想这几乎是一目了然的。因为椰果窝真的不打滚。


                            IP属地:北京46楼2025-10-01 15:20
                            回复
                              2025-10-13 05:05:0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媒介依赖:平台与认识,为什么有的平台闹有的平台不闹?
                              正如“媒介依赖”理论认为,有两个因素决定了人对各种媒介的依附程度。“第一,媒介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越多,人们对媒介的依附程度就越高;第二,社会稳定性出现问题的时候,人们对信息的依附程度就会增长。”还有,除了无争议的内容、高级趣味的内容外,也还会出现很多以娱乐、通俗文化为特点的低级趣味的信息内容,让人不能自拔,沉浸其中。德弗勒提出的大众传播效果依赖模式,是从社会学角度科学观察、分析信息与传播的有益尝试。——《网络舆情分析教程 初级》


                              IP属地:北京47楼2025-10-01 15: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