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朝的《兴济县志》《河间府志》等志书上均记载兴济县“宋为范桥镇地,徽宗大观初升为兴济县”,是宋朝徽宗时期置县,但是在《宋史·地理志》中,以及比宋大观年稍晚一些时间由欧阳忞编修的《舆地广记》中却没有这个县的记载,反而在《大清一统志·天津府》 “古迹·兴济故县”条有:“金初置县,属沧州,大定六年,改属清州”的记载。按照历史地理研究中地方志要服从全国地理总志的原则,应该确定兴济县应当设置于金代。
另外,在《金史·河渠志》中记载兴济县的县官于金泰和六年“管勾漕河事”,即负责管理运河漕运一事,主责就是“催检纲运,营护堤岸”,催检漕粮运输,维护运河的堤岸,确保漕运通畅运行。
由此可见,兴济县就是在金朝为了保障运河漕粮运输而专门设置的县,因为金朝的运河也是隋朝古永济渠的一部分,“兴济”也由此得名,可以说,兴济县是一个因运河而兴、而置的县。
1547年《大明舆地图》中的兴济县
另外,在《金史·河渠志》中记载兴济县的县官于金泰和六年“管勾漕河事”,即负责管理运河漕运一事,主责就是“催检纲运,营护堤岸”,催检漕粮运输,维护运河的堤岸,确保漕运通畅运行。
由此可见,兴济县就是在金朝为了保障运河漕粮运输而专门设置的县,因为金朝的运河也是隋朝古永济渠的一部分,“兴济”也由此得名,可以说,兴济县是一个因运河而兴、而置的县。
1547年《大明舆地图》中的兴济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