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924,715贴子:12,266,928
  • 8回复贴,共1

【猜测】吕布杀李肃的真实原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排提示,逻辑其实很“绕”。


IP属地:浙江1楼2025-09-11 19:42回复
    快线宝宝、popodian、海海儿60.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李肃,九原郡人,任骑都尉,属吕布麾下。在王允、吕布谋刺董卓之际,李肃随布参与其事。事后,吕布遣李肃“以诏命”征讨董卓部将牛辅。然李肃在交战中失利,《后汉书·吕布传》载其遂为布所杀。
    此一记载颇值玩味。李肃虽为史书边缘人物,但其在刺杀董卓过程中已立下显著功绩。若仅因一败而即遭处死,似嫌过于仓促。学界通常以吕布“有勇无谋,赏罚不均”之性格解释此事,然此类说法未免流于刻板。吕布作为东汉末年屡建战功的军事领袖,其不可能全然缺乏政治权衡与军事思维。倘若他真以一战胜负论功罪,必将导致部下人人自危、将才尽失,显然与事实不符。是故李肃之死,或当另有政治动机,抑或牵涉军中权力斗争,而非单纯的“因败获戮”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浙江2楼2025-09-11 19:43
    回复
      2025-10-14 21:22: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后汉书·王允传》记载:「允初议赦卓部曲,吕布亦数劝之。」由此可见,在王允与吕布接管洛阳朝廷后,二人均有意赦免董卓旧部,以安定局势。然传文又曰:「允谓此辈无罪,从其主耳。今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非所以安之之道也。」及「傕等恐,乃先遣使诣长安,求乞赦免。王允以为一岁不可再赦,不许之。」此数处记载略显含混,尤难以完全解释王允的决策逻辑。
      从史实推断,王允在大政方针上确实承认赦免董卓旧部的必要性,盖因凉州军多为东汉王朝编籍之民,且人数逾万,既不可能尽行诛灭,亦不宜尽置于敌对地位。若骤行大规模屠戮,不但在现实操作上几无可能,亦将激化矛盾,反致朝局动荡。是以,王允与吕布皆不可能出于愚昧而全然拒绝赦免。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浙江3楼2025-09-11 19:44
      回复
        问题在于,当时政治语境下赦免的名义与时机颇为关键。王允所谓「若名为恶逆而特赦之,适足使其自疑」,表明他顾虑在政治修辞上难以处理:既要维持董卓“恶逆”之定性,又需安抚其部曲。若赦免理由措置不当,反可能引发军中猜忌。至于「一岁不可再赦」之语,或当理解为王允欲保持赦令之权威性与稀缺性,不愿频频下赦,以致朝令不行。
        综上,王允的矛盾态度并非否认赦免本身的必要,而是折射出东汉末年政权在处理凉州军团时的政治困境:既需维持正统叙事的严厉性,又不得不承认军事现实的妥协性。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浙江4楼2025-09-11 19:44
        收起回复
          问题在于,为何吕布遣李肃征讨牛辅?史载「使皇甫嵩攻卓弟旻于郿坞,杀其母妻男女,尽灭其族」,足见王允与吕布之政策在董卓死后,确已决意铲除董氏宗族。牛辅为董卓子婿,自然被纳入“族诛”对象,此举并非单纯军事行动,而带有肃清董卓余脉、向天下示威的政治意图。
          然而,牛辅部曲的性质则有所不同。正如《后汉书·王允传》所载,王允与吕布皆认同董卓旧部应获赦免。盖凉州军为国家编籍之兵,其人数众多,若悉数诛灭既无现实可能,亦将动摇朝廷的合法性。因此政策的核心在于:董氏宗族须灭,而其军队则应招抚。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浙江5楼2025-09-11 19:45
          回复
            由此推断,李肃的“罪”,并非仅在战败。其最严重的失误在于与牛辅军队正面交战,从而加剧了凉州部曲的恐惧心理,使其对朝廷安抚之诚意生疑。原本赦与招降的策略,因军事冲突而被破坏,凉州军遂群起自危,导致局势急遽恶化。换言之,李肃之死并非单纯的“赏罚不均”,而是王允、吕布为挽回政策破绽、推卸政治责任所作的惩处。
            《后汉书·吕布传》记载「李肃走弘农,为布所杀」。然此处“布所杀”,未必为吕布亲手,盖当时吕布大概率仍在长安,而李肃败走弘农,实应是以吕布之名诛杀。此一情节的政治意义,或远大于军事意义。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浙江6楼2025-09-11 19:46
            回复
              据《后汉书·王允传》所载:「傕、汜等以王允、吕布杀董卓,故忿怒并州人,并州人其在军者男女数百人,皆诛杀也。」由此可见,凉州军将董卓之死归因于王允与并州集团,导致凉州人与并州人之间出现严重对立。在此背景下,李肃与吕布同为九原郡人,均属并州籍。吕布处死李肃,极可能是出于政治斡旋之需,其目的在于向凉州军表明:并州人并非铁板一块,且愿以内部惩治的方式来缓和双方矛盾。这种“以同乡殉之”的做法,实可视为一场危机公关,试图消解凉州军“并州—凉州”对立的认知。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浙江7楼2025-09-11 19:46
              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王允并未选择通过“大赦天下”来化解危机。史载王允虽有意赦免董卓旧部,但终以「一岁不可再赦」为由拒绝了郭汜等人的请求。这一决策,虽可解释为维持政令权威与政治叙事的一种考量,却也使得安抚政策陷入矛盾:既要维持董卓“恶逆”的罪名,又必须争取董氏部曲的归附。在赦免未能落实的情况下,吕布遂需以牺牲同乡李肃的方式,作为安抚凉州军的替代方案。
                综上,李肃之死不能简单理解为因战败获戮,而应置于刺卓余波、并凉矛盾与王允安抚政策的语境中。其背后折射出的,正是东汉末年权力集团在政治修辞与军事现实之间的艰难权衡。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浙江8楼2025-09-11 19:46
                回复
                  2025-10-14 21:16: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Tarovn⚡ @gy123621 可以来捧个场


                  青铜星玩家
                  百度移动游戏玩家均可认证(限百度账号),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9-11 2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