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你为什麼要是MD……233
当我看到你给感想时居然是三篇一起,而不是像大部分人那样一篇一篇给时,我就明白你是把这三篇当成Triptych了。
我得说…我一开始想,情人节要写什麼的时候我就在想,应该要为竹林写些什麼才有意思呢。
我知道,假如我只像以往那样自把自为写我喜欢的虐,似乎真的不太厚道。
同时也是有点不想,2/14也要虐竹林…但我本性确是偏向这样。
这三篇,事实我比较不满意的是第一篇。
那篇完全是为了应景而写出来,也就是说…「我只是写一些你们想要看的东西」。
比较像人们问毕加索(先生我对不起你)何谓艺术,毕加索仅是笑了笑说,我画的这些不就是你们想要的艺术麼,这样子。
说到底情人节是什麼,情人节贺文应该是什麼样子。
我想大概就像第一篇这样…所以我做这个「布景版」出来。
不过我得承认,我不怎样会写甜文,虽然爱看。
真的写到有些感觉的,可能只有第二篇。
但单独看也不会明白…去把主线看一下才知道在说什麼toka
至於第三篇,是的,除了我想reference一下夏木和ゆみや,就如你所说。
「这种拯救甚至连盲目的希望都算不上,只是脆弱的幻想与麻醉」
这形容说出我的感受。
无论是第一篇还是第三篇,写完后我脑内还是浮现著第二篇的情节。
虽然有担心过,不过这样的排法是最好的,甜虐甜。
说到底真的要论竹林,面对真实而言,要说竹林本身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虐cp。
过程多甜多治愈也好彷佛亦如麻醉,掩饰不下这种真实的阴影…
因为被现实刺得太伤,所以才要一点点麻醉来治愈。
大概就是这种悲观的竹林论。
至於蒙太奇手法,只能说你这麼快就提到本不想说也说出来好了233
我还以为这三篇没有这麼明显蒙太奇手法呢…
不知是我错了,还是MD你太那个啥(何
事实上这企划,二十二式加起来也可以是一个蒙太奇手法。
本来我纯粹只打算在二十二个不同世界观写情人节,并列表现出我心目中对竹林和情人节一些总看法而已。
但后来改成了「每一篇小说场景设定日期相同与更新日期相同」。
单纯以2/14~3/14期间写著各个不同世界观竹林同步。
就像情人节到白色情人节的期间,即使两人在不同的平行世界中存在,被不同背景、设定束缚,但那种心情、那喜欢对方的感觉还是不变,因为这就是竹林。
本来这种我想要经由蒙太奇手法表现出来的这意义,本身其实已经早有另一篇小说预定了(我似乎还给过夏木看开头…
那篇小说,也是用了我所写过不同的平行世界观。
分成很多个小节,每个小节之间世界观亳无关系,从一节读到另一节就像时光倒流一样重覆著。
而这些小节的唯一共通点就是,写的都是同一件事--都是描写早上慧音唤醒妹红起床然后回到厨房准备早餐之类细节可能有些偏差的这一幕。
那篇同样是想写出我心目中的竹林,但也有想要表现出被不同背景、设定束缚,竹林还是那竹林,这样的小说。
大概也是有些跟那种「换了世界观的话,把人名换掉就可以是原创小说」这种论调唱反调吧?
我反正即使世界观不一样,我自信我笔下想要写的还是竹林,即使换了世界观也改变不到我对竹林的设定和埋下的特色和感觉,而不是只想借两个角色名去写一篇自己所建立的世界观且完全跟角色本身无关的故事,而我相信现在正在用平行世界观写竹林的同好们也是这样。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抒发和自我满足的证明而已。
只不过最近坑太多只好去搁置一下这样。
我是很喜欢蒙太奇手法,但一直觉得我想用时得要很多篇幅才能堆砌成一幅我满足且有意义的画面。
嘛嘛要多多修行TOKA修行。
不过这次从我决定了是「每一篇小说场景设定日期相同与更新日期相同」开始,我确是舍弃了整体性的蒙太奇手法表现。
退而求其次变成连载的方式(事实上对我来说,不是一次过写出、贴出二十二篇出来,就算不上整体性蒙太奇手法)。
因此我这企划也就只好当成短篇地写,而且以独立短篇进行也比较平易近人,之所以说没什麼技术含量就是这意思。
这种我写得不用太负责任,间中一两篇有感觉就好,读者又定期有文看大家高兴什麼的,或许这企划来说还算适合。
但正因为企划是昨天决定,这三篇也是昨天一次过写的,放弃整体性蒙太奇手法也是昨天决定。
我个人不多不少是有些遗憾,作为补偿,只能以这三篇来一次小小的蒙太奇手法满足一下自己。
反正我不知有没人会看得出来…就算看不出来,甜虐甜这种安排很理所当然,也是比较厚道的。
当然有人看出来我更高兴,嗯…MD就是MD,这麼简单的把戏还是瞒不过的,或者即使我要二十二篇一起用蒙太奇手法,不够几篇也可能被看穿TOKA
至於坚信的救赎,这个比较抱歉…本来这三篇的蒙太奇手法隐喻的就是我心目中的竹林悲剧的一面。
所以救赎什麼的一开始就没给予的打算,例不如说,除了短暂虚幻的幻想和麻醉外就没有救赎、无从救赎,这更切合这三篇我所隐喻的原意吧(拖碎
PS:我也真的想过只放二章,这是出自,我只对二章满意这第一冲动。但只放二章就没有这小型蒙太奇手法了,所以放心了我只是说说罢了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