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县吧 关注:91,111贴子:939,696

故乡,在你的记忆里,还残留了多少的片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8-30 21:45回复
    前年,陪着老父又回应县南山的麻会村上了一次坟,一路上,老人家絮絮叨叨讲述着小时候的故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真的进了山到了村,话反而少了,站在村边,四处环顾,默默地静思,我想,老爷子一定是在寻找失去踪影的旧居,回想童年少年生活过场景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8-30 21:53
    回复
      2025-10-12 14:40: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自从十六岁到煤矿参加工作,因为忙于生计,再加上交通不便直系亲属大都已迁走,80多岁的父亲回老家祭祖上坟的次数也不是太多,不过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还是看到了他对这方故土的热恋和怀念。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8-30 22:00
      回复
        偏僻的故乡,因为没了学校,年轻人已经存不住身了,都搬出了大山到各地谋生,房子没人修缮,自然破败不堪,留下来的不过是三两户人家,只是,山还是那山,沟还是那沟,水还是那水,景致倒是没有多大的变化,这里,没有喧嚣没有纷扰,倒成了名付其实的世外桃园。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8-30 22:03
        回复
          村庄比较原始,如果不是偶尔有进村的车辆,这里便是一个和现代社会完全脱轨的村落,为躲战乱,我的祖辈,在这里生活了数百年。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8-30 22:07
          回复
            村子的南边,有一石头沏成的水池,一根二寸半的PPR管正源源不断地向池里注水,本以为水是从井里抽出来的,没想到竟是从山上接下来的泉水,捧起喝了几口还洗了把脸,清凉,甘甜,沁人心肺。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8-30 22:14
            回复
              兄弟们告诉我,其实这股水很大,他们只是接了根二寸水管用以生活和浇灌,剩下的泉水,都顺着河沟流到了下游。在煤矿地区,很多年都没见过泉水了,既使有,也早渗透到井下变成废水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8-30 22:17
              回复
                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洁白的羊群,古典的窑洞旁还拴着一头悠闲吃草的黑驴,三二两两在草丛中觅食的鸡鸭,再加上虫叫蛙鸣鸟雀的叫声,这里并不是一个寂静的天地,相较于外部世界勾心斗角的烦累,简洁的生活或许会让人更为开心。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8-30 22:21
                回复
                  2025-10-12 14:34: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常听老父说,麻会村,也算一方宝地,这里虽处大山的深处,但沟距较宽,土地肥沃,种啥长啥。
                  清朝初期,张家祖先为避战乱在此落脚,带着家人勤奋劳作数百年,终于将这方生地变为沃土,后代子孙依傍先人的福莹,吃苦耐劳,还出了不少老财富户。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8-30 22:35
                  回复
                    十五六岁在柴树沟上学时,黄芪还是很多的,后来改革开放,人们看重眼前的利益,才把黄芪挖的快绝迹了。听说,现在的山头又开始人工种植,相信恒山山脉的黄芪,将来会有更多的产出。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8-30 22:40
                    回复
                      几十代人过去了,家族发展到了数千人,这里已经安放不下张门后人。但每至清明七月十五之前,前来祭拜祖先的后代络绎不绝,有苍苍老者,也有顽劣小儿,千里之外举家前来的也不在少数,一根线牵住了亲情,这是血脉的延续,在绿莹地上跪下给老祖宗们上注香烧点纸磕个头,心安矣。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8-30 22:44
                      回复
                        那次上坟,有三个守字辈的古稀老人更让人敬重,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在十几位先人的坟前脆着逐一上香烧纸磕头,其恭顺的姿态真的令人感动,他们嘴里含叨的是,祖宗们,我们也上岁数了,以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再来坟上看看您们了,今天也只能多烧点纸表表我们的孝心了。当他们站起来后,才发现他们的眼角居然都湿润了。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8-30 22:47
                        回复
                          什么叫香烟水火,什么叫栽根立后,我想这便是吧?上天垂怜的永远是孝子贤孙,人啊,要学会敬畏,懂得感恩,才能枝繁叶茂,得到祖先的庇护保佑,如果上不敬天下不敬地不知礼数不懂得孝悌二字,后人的繁衍光大究竟是有限的。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8-30 22:49
                          回复
                            树高千尺有根本,水流万里有源泉,人为天地之灵万物之英,有着数千年的文明文化,有着氏族宗亲之分长幼之别,讲伦理重道德传孝义,所以才进化到了万物之尊智彗之神。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8-30 22:52
                            回复
                              2025-10-12 14:28: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山峰是绿色的,河水是清澈的,那块寄儿石,依然卧伏在路边,守候着这方水土。看着长辈们虽有苍颜却精神烁奕,心安了。
                              午饭是在双钱树村八大爷家吃的。大山养人啊,莜面窝窝大山药,熬上一锅大绘莱,蒸上窝瓜调好苦菜再煮几个家养的鸡蛋,这是山里人标准的伙食,几十年了,这个传统依旧不变。人们活的自由自在与世无争,不仅山清水秀,连人的心灵都纯净无比。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8-30 2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