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据与特殊能力论:
特殊能力暂且不提,数据一共分为五项,分别是拳力、踢力、跑速、跳高、必杀。或者也可以说四项半,因为必杀的数据逐渐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至于其他的,没有看见用数据论的人正儿八经拿来论战的。比如某挺沉的锤子,或者举起多重的重物,因为不是拳力、踢力、必杀,没有看见哪个习惯使用数据论的人用来论战,有的话可以和我说一下。
这种论战模式下,凭借着不错的数据与特殊能力,昭和组曾经比较高光。但是从《假面骑士EX-AID》开始,进入了数据大爆发时代,除去《假面骑士加布》外,均属于较高数据的骑士。特殊能力方面,拥有不错特殊能力的假面骑士也时有出现,甚至还有不少特殊能力的大杂烩形态。在这种情况下,昭和组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但总体而言还是处在一个中上层的位置。
这种论战方式相对来说简单,并没有很多要说的东西。主要就是注意一下参考数据的情况下,数据依旧不完全等同硬实力。比如亚马逊这种本身就是敏捷野兽型的骑士,存在数据虚低的情况。而包括但不限于铠武系列的西瓜装甲、EX-AID系列的激斗机器人等等这种为了填充数据而填充的,则存在数据虚高的现象,这类骑士在数据会大打折扣。
这种论战整体来说较为简单,骑士的实力较为固定,因此争论空间相对于其他方式来说很小。比其争论空间更小的论战方式并不是没有,但很少。现在吵的比较多的主要是加速系谁更快的问题。
(2)(上限)砸坑论:现在用的砸坑论多是上限砸坑论,即每个阶段取高光砸坑,然后其他阶段自动往上叠。这种论战方式有个特点,也就是阶段数越多越有利。对于出现了高光的那个阶段,他往上的阶段越多,就能够叠的越多。比如从低到高有第一阶段到第十阶段合计一共十个阶段。第二阶段砸坑设定是爆城,第九阶段砸坑设定是爆楼。那么由于取高光,则自动抛弃第九阶段的爆楼设定,从第二阶段爆城开始往上叠。再比如同样有一个爆城表现,对于有一个阶段的的系列来说,那就是爆城。而有三个阶段的骑士来说,那要么爆城,要么是比爆城高1~2个阶段。对于有六个阶段的骑士来说,那要么爆城,要么是比爆城高1~5个阶段。
这种论战方式自然是阶段数越多越有利。这类论战方式,争论空间很大。比如爆楼之上叠了四个大于号是多强?说可以灭国是慢慢灭国还是一击灭国?余波破坏了街道的情况下,余波占比多少?这类问题在数据论中很容易解释,看看数据即可。但是砸坑论的情况下比较难达成一致。
对于昭和骑士来讲,这种论战方式下,是很有利的,因为依托于超长的剧集,阶段数非常多。骑士与骑士之间有阶段,同一个骑士之间也有N个不同的阶段。由于进步论设定的存在,下位骑士会逐渐靠近上位骑士。所以下位骑士也能迅速叠上来。以新1号与新2号为例。TV大结局时期的新2号单体<TV大结局时期的1号与2号联手<剪刀加卡<前两集V3,而V3是最强调进步论的骑士之一,前两集的V3和剑齿虎时期的V3的差异犹如天堑,在这种情况下,新2号虽然打不过剑齿虎怪人,但是可以一度踹翻剑齿虎怪人,而剑齿虎怪人不弱于V3,所以此时的新2号叠到了远远凌驾于本篇TV的双骑士联手的程度,哪怕他是下位骑士,也随着时间持续拉长,叠的越来越高。所以昭和的上位骑士直接受益,下位骑士除非限定TV时期,否则也能受益。与平成以及以后的后辈骑士相比,这种论战模式还是很受益的,但随着后辈骑士的阶段数越来越多,尤其是还是连续剧为主,可以拆分出越来越多的阶段,昭和骑士的优势逐渐降低。同时,由于某些后辈展开星球视角,所以昭和骑士的优势降低得就更多。昭和骑士中也多次出现星球相关,但一般是较后期才出现,此时多为众昭和骑士均参与的作品,比如黑洞吞星的大黑胖被多个昭和骑士顶着黑洞联手击败,很少会归到具体某个骑士身上,再其次就是RX这种本身就高位的骑士中出现过星球爆炸的情况,虽然怪魔界倒是本身就要比地球脆弱就是了。综上所述,这种论战模式下,除去下位骑士的早期时期外,其他骑士也能取得较为不错的战力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