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0月14日漏签0天
国砖吧 关注:146,776贴子:1,230,48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国砖吧
>0< 加载中...

无拘无束地享受音乐——谈谈麦景图 RS150无线音箱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梼昧狂客
  • 金耳初成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无线音箱在今天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RS150也不是麦景图第一款无线音箱产品,虽然在很多HIFI玩家的潜意识和刻板印象中,可能会觉得它们更多的是类似蓝牙/TWS耳机之类的消费级产品,但对于麦景图来说,无线音箱这个品类显然具有更多地可能性,比如在生活中无拘无束地享受高品质音乐。
尤其是在时间和精力越来越碎片化的今天,对于我来说,别说工作日了,周末能坐下来认真听一首交响曲已经是个比较奢侈的事情了。也说不上忙什么,反正就是瞎忙,对吧?我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类似的体会。当然,爱听音乐的习惯还是有的,只不过变成了工作生活中的背景配乐,就像泡一杯茶一样,从不断折腾的HIFI实践变成了一种围绕身边的生活方式。


而且,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对音乐品质的追求是厂商共同的目标。随着市场发展,无线音箱类的产品也在不断细分,算算我玩过的,好像也不少,知名度高一些的,比如有点年头的华为Sound,刚上市冲的首发,号称帝瓦雷加持如何如何,看着挺有脑放的,但它跟HIFI是不沾边的,说得更直接一点——也就是听个氛围,没什么层次细节可言,只能说是一个很好的HIFI跨界尝试。
其实这也不能怨厂商,一款音质优秀且好用的无线音箱是多方面的事,比如厂商的音乐审美、技术实力、硬件配置、制造水平等诸多因素。这里面大多比较好理解,官方介绍也会主动说明,而音乐审美、技术实力这些因素则显得有些虚无缥缈,如何在实际产品中体会这些东西?今天我就通过麦景图RS150这款无线音箱,谈谈他们是如何将HIFI属性赋予无线音箱的。

作为一个能称得上HIFI文化代表的品牌,麦景图对RS150的塑造是全方位的。首先当然是外观工艺,其实都不用我说,一眼看过去,它上面有太多标志性的“麦景图元素”,奢华的玻璃面板,复古的镀铬金属旋钮,绿色背光商标和湖蓝色功率表头,工艺品质非常到位,已经到了无需多言的程度,如果按照海外的说法——可以说麦景图是赌上了品牌声誉来制作这款无线音箱的。
所以它在设计理念上和很多流行产品不一样(比如知名的“大锅盖”),更加符合“HIFI正统”,按照玩家的标准做了个有源HIFI音箱。其采用了高光钢琴烤漆的大容积木质箱体,二分频有源设计,5.25寸锥盆低频搭配1英寸钛膜球顶,高频30W功率驱动,中低频90W功率驱动。细说的话,两颗单元都有点说法。首先是都采用了硬质振膜,瞬态表现更好,二者都是按照HIFI标准打造的,比如官方介绍——低频单元采用了铸铝盆架,潜台词是高刚性+高稳定性,而且采用了低失真的大音圈设计(大概45mm左右),单元折环有涂胶处理,至于涂得什么胶水,为什么在这里涂抹,那就是厂商的“不传之秘”了,所谓的声学设计,其实看的就是这些细节的地方。
这里额外说明一下,RS150能再如此紧凑的体积中实现大功率输出,显然的利于它采用的D类放大技术,而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是存在误解的。我们都知道麦景图的招牌是电子管放大器和使用输出变压器的晶体管放大器(这点其实也是误解,麦景图很早就在制作音箱,只不过都是些大家伙,国内很少引进),但他家也是与时俱进的,比如我前一阵子聊过的MHA200耳放,主打一个“传统设计的现代化”。RS150也是如此,它将麦景图的数字DSP处理技术和D类放大结合在一起,最终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





技术积淀与科学运用一直是麦景图的理念和底气,他们根本不玩什么“小单元+塑料腔体死命压榨低频”的花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无线音箱听着那么闹腾的原因。两点,一个是音量竞赛,一个是低频竞赛,搞得好像不轰头这产品就没法卖似的。虽然符合大众对音箱低频的期待,但低频一点质量都没有,甚至是严重失真的,而且这通常又是依靠牺牲细节和中高频获得的,声音好像很有“活力”,实则非常简单粗暴,没有音色和美感可言。
RS150不是这样,它做出了无线音箱中难得的“饱满大气”的声音风格,这个评价词很常见,好像大家都这么说,内里有很丰富的内涵。首先是饱满,低频量感充沛的同时又扎实凝聚,同时具有细节、层次、下潜、动态和力量感等多种要素的。玩过音箱的朋友应该知道,音箱严格遵守“一寸大一寸强”的物理规律,低频下潜,不好意思,看单元振膜尺寸、声音素质和箱体配合的,RS150的体量完全不输低频尺寸类似的有源音箱,甚至还要大一圈,为啥?木质箱体用料扎实,厚度就低不了,然后箱体容积直接影响低频表现。这个话题说起来就比较复杂了,我说点实用的,RS150内置DSP可以调节低频,方法是“按住右侧旋钮后旋转”,由于它采用了后倒相设计,摆位的时候不要紧贴墙面,会带来“房间低频增益”,然后根据自己的听感喜好调整吧。
至于单一箱体应用的模式,其实对声音评价关联不大,尤其是声音风格的塑造上,并无影响。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这件事,首先是无线音箱的使用场景决定了其必须具有简洁好用的特性,这也是诸多厂商的共识。其次是单通道的设计也不影响声音层次表现,刚才提到了RS150内置了数字DSP,但我们能自主调节的部分好像却只有一个低频调节功能,厂商没说的那些就是“空间音效处理”,如何渲染音乐的形体感,整体重放的音色,这些麦景图有自己的审美和想法,从RS150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热情明快的整体效果。



说着说着有点跑题了,其实这种感受听流行乐或新录音的摇滚乐很容易把握,在经历了响度战争和现代审美变化之后,它们往往有着共同的特色,比如“两头翘的调音风格”+“明快活跃的音色”。前者体现在配乐上,低频凶狠威猛,各种鼓的录音相当具有侵略性,但如果用的是真鼓,那么鼓皮是有弹性的吧,录音空间是有混响的吧,鼓声虽然“狠”(摇滚乐的话,就是比较“燥”),但是有细节的。“音浪”是一波一波传递过来的,其中微妙的变化既需要功放强大的控制力,也需要单元敏锐的反应。两头翘的另一头则是高频,这个就更明显了,电吉他的高把位solo,金属镲片敲击,同样是非常抓耳朵的部分,而且必须有较好的高频延伸,否则听着就会觉得“哑”,人声也不够通透。RS150的“大气”就体现在这上面,或者换个说法——频宽表现好,高频上得去,而且非常轻松灵动。
人声表现更多地是强调音色,RS150我觉得可以归为现代美式音色的范畴,直率爽朗,流畅自然,尤其是对歌手声音张力和质感的表现,十分到位,这点上,AC/DC主唱布莱恩·约翰逊和我经常提到的女歌手Gin Wigmore的嗓音就非常典型。咬字清晰的同时每个字都都很有力量,那种力量甚至强大到我经常怀疑嗓子会不会破音,但他们始终能轻松驾驭,这种鲜明的强弱对比,直抒胸臆的情感宣泄,在RS150的演绎下,既有动人的强大感染力,又始终保持了底气十足的从容和开扬。

这就是厂商审美的贡献,能把声音做到这个水平,是因为麦景图知道玩家想要什么样的产品,知道玩家在不经意的聆听音乐时同样要求无线音箱提供HIFI的品质表现。但只做到这一步其实还不够,如何无线连接也很重要。RS150配备了蓝牙5.0,这也是无线音箱的主流配置,但作为一个频宽达到48-20K Hz并内置DSP的高配产品,蓝牙连接显然还差点意思,所以毫不意外的,麦景图选择了流媒体,而且同时提供wifi和有线两种连接方式,使用方式也非常简单,无需专属APP,在手机或PC设置好无线网之后,通过roon、Tidal等流媒体软件可以直接控制。


过去我也一直觉得无线音箱和传统HIFI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有蓝牙适配器之类的产品(麦景图也做过),但看着繁琐硕大的音箱系统,很显然它们只是让HIFI系统多了一种使用方式,并没有真正融入生活。而RS150将传统大型设备的审美精髓和电声设计能力浓缩到了一个紧凑扎实的箱体中,并与时代潮流的流媒体相结合,真正做到了让我们无拘无束地享受HIFI重放,在音乐的陪伴中度过美好的每一天,也许这就是HIFI大厂送给每一个爱乐者最好的礼物吧。
END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国砖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