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原子笔记重大设计缺陷!我的重要笔记全被覆盖了!8月19日晚,因旧(vivo)手机突然无法进入系统,持续重启才勉强开机,由于担心资料彻底丢失,于是我急于将资料迁移至另一台新手机,使用vivo互传功能迁移数据,此时内心非常担忧笔记丢失,期间终止传输一次,可最后仍鬼使神差继续传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笔记并非旧手机独有——今年1月25日两部手机曾通过同步(非互传功能)使笔记内容保持一致,此后我主要在新手机上更新笔记。因此旧手机中也存在同一批笔记,但均为1月25日前的旧版本。当我将旧手机中的笔记版本传输至新手机时,导致多篇笔记均被旧版本覆盖,同一笔记中所有在25号以后新增、修改的内容全部丢失!
第二天早上,发现新手机上的多篇今年更新的笔记内容已被旧手机中的旧版本全面覆盖。通常用户手机的笔记都常开启云端同步,我在笔记搜索栏输入关键词,查验那条重要的“天气衣服生态”(见图)笔记时,发现显示的仍是互传来的旧版内容,今年尤其是近期增补的信息已不见踪影。
我原以为互传功能会类似微信聊天记录迁移一样,自动合并新旧内容,相同笔记互不干扰。为了查验某条笔记内容是否一致,我在搜索和比对过程中不慎多输入了一个“1”字,本意仅为测试验证,却导致整条笔记被系统视作“旧内容+新增一字”的新笔记;一经同步,便直接覆盖了云端中真正含有25号后新增内容的最新版本,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随后我立即从vivo云服务试图恢复原子笔记,此时才察觉:vivo手机云服务中的笔记仅能显示标题,无法查看全文,长按操作也仅提供删除选项。更严重的是,之后从网上才得知原子笔记同步机制为“本地覆盖云端”:一旦触发同步,即便删除本地笔记后再执行同步,系统也会用本地(空)的状态强行去覆盖云端的历史数据,导致云端资料被清空,完全不进行新旧版本合并。
本人后续从小红书平台了解到,想要打开云端的原子笔记,最终只能通过浏览器以电脑版登录网页版vivo云服务,才可查看原子笔记的完整内容(且笔记内容还无法复制)!
vivo这样做实在太坑用户了。从常识来讲,同一条笔记中字数更多的理应是新版本,系统怎么能允许字数少的旧内容覆盖字数多的新内容?如果原子笔记具备基本的AI智能化判断,就不该出现这样低级的覆盖问题。以前的vivo手机一直使用“便签”(也就是备忘录),功能清晰简单;如今更名为“原子笔记”,那应该在智能化方面有所提升,可你们vivo却连最基本的内容保护都没做好。如果真的具备AI判断能力,根本不该出现这样低级的覆盖错误。
即便你们坚持现有的同步策略,至少应该弹出风险提示窗口,明确告知用户后果,让用户自己选择要不要继续。你们什么提示也没有、什么风险也不说、连窗口都不弹一个,就直接强制同步、强行覆盖,导致用户连回退的机会都没有——这对每天依靠笔记记录重要信息的用户来说是致命的!
对我而言,这些笔记不只是一种记录,更是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依托。丢失内容的这三天以来,我几乎睡不着也吃不下。如果连最重要的笔记都无法找回,用户怎么可能继续信任你们的软件?有没有可能从此彻底放弃vivo这个品牌?请你们认真看看各大社交平台上有多少用户正在反映一模一样的问题!这不是我个例,而是你们原子笔记在设计上的重大缺陷。衷心地希望你们能真正重视消费者反映和体验,如果vivo再不及时帮我找回笔记、不尽快修复这个漏洞,损失的将不仅是一个十几年的老用户,而是成千上万曾经真心喜欢你们品牌的V粉!




第二天早上,发现新手机上的多篇今年更新的笔记内容已被旧手机中的旧版本全面覆盖。通常用户手机的笔记都常开启云端同步,我在笔记搜索栏输入关键词,查验那条重要的“天气衣服生态”(见图)笔记时,发现显示的仍是互传来的旧版内容,今年尤其是近期增补的信息已不见踪影。
我原以为互传功能会类似微信聊天记录迁移一样,自动合并新旧内容,相同笔记互不干扰。为了查验某条笔记内容是否一致,我在搜索和比对过程中不慎多输入了一个“1”字,本意仅为测试验证,却导致整条笔记被系统视作“旧内容+新增一字”的新笔记;一经同步,便直接覆盖了云端中真正含有25号后新增内容的最新版本,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随后我立即从vivo云服务试图恢复原子笔记,此时才察觉:vivo手机云服务中的笔记仅能显示标题,无法查看全文,长按操作也仅提供删除选项。更严重的是,之后从网上才得知原子笔记同步机制为“本地覆盖云端”:一旦触发同步,即便删除本地笔记后再执行同步,系统也会用本地(空)的状态强行去覆盖云端的历史数据,导致云端资料被清空,完全不进行新旧版本合并。
本人后续从小红书平台了解到,想要打开云端的原子笔记,最终只能通过浏览器以电脑版登录网页版vivo云服务,才可查看原子笔记的完整内容(且笔记内容还无法复制)!
vivo这样做实在太坑用户了。从常识来讲,同一条笔记中字数更多的理应是新版本,系统怎么能允许字数少的旧内容覆盖字数多的新内容?如果原子笔记具备基本的AI智能化判断,就不该出现这样低级的覆盖问题。以前的vivo手机一直使用“便签”(也就是备忘录),功能清晰简单;如今更名为“原子笔记”,那应该在智能化方面有所提升,可你们vivo却连最基本的内容保护都没做好。如果真的具备AI判断能力,根本不该出现这样低级的覆盖错误。
即便你们坚持现有的同步策略,至少应该弹出风险提示窗口,明确告知用户后果,让用户自己选择要不要继续。你们什么提示也没有、什么风险也不说、连窗口都不弹一个,就直接强制同步、强行覆盖,导致用户连回退的机会都没有——这对每天依靠笔记记录重要信息的用户来说是致命的!
对我而言,这些笔记不只是一种记录,更是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依托。丢失内容的这三天以来,我几乎睡不着也吃不下。如果连最重要的笔记都无法找回,用户怎么可能继续信任你们的软件?有没有可能从此彻底放弃vivo这个品牌?请你们认真看看各大社交平台上有多少用户正在反映一模一样的问题!这不是我个例,而是你们原子笔记在设计上的重大缺陷。衷心地希望你们能真正重视消费者反映和体验,如果vivo再不及时帮我找回笔记、不尽快修复这个漏洞,损失的将不仅是一个十几年的老用户,而是成千上万曾经真心喜欢你们品牌的V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