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以为时光很慢,足以让我们细细描摹每一寸相处的光阴。谁知只是一个转身,那个曾经蜷缩在怀中的小小人儿,已然能独自骑行数十公里,眉宇间生出几分令我陌生又欣喜的坚韧。
孩子的成长,恰似一本缓缓打开的书卷。每一页都染着岁月的色泽,教我徘徊于熟悉与陌生的边界。那陌生处,是流光赠与的警醒,让我学会珍惜当下犹可拥抱的温暖;而那熟悉处,却是血脉里世代相传的歌谣,古老而绵长。

既舍不得他长大,又恐绊住他前行的脚步。这般悲喜交织的滋味,若非亲历,又怎能真正懂得?想来世间母亲,大抵都藏着一颗如此矛盾的心——愿他乘风万里,又怕他离巢太急。
时光如镜,照见两处身影。一处是他蹒跚学步,眸中映着初识人世的新奇;另一处是我年少远行时未曾褪尽的稚气。这光影交错间,原是一场无言的溯洄,亦是一程温柔的远眺。

多想将我半生跌撞所得的领悟,熬成一盏温润的茶,轻轻递到他的面前。愿他在人生长路上,少经风雨,多遇晴阳。可他那清澈的眼神里,分明写着“不懂”二字。那般神情,竟与当年的我如出一辙,将长辈絮絮的叮咛,当作穿堂而过的微风,不留痕迹。
原来为人父母,最深的执念,便是期盼一个刚刚启程的生命,能读懂我们跋涉半生才悟透的人生百味。

他正值春光少年时,眼见皆是新绿初妆、莺飞草长的景象,又怎能领会岁月沉淀后的沧桑与沉静?恰似曾经的我,总以为远方尽是繁花,前路皆为期许,长辈口中的“坎坷”与“风霜”,不过是纸上的淡墨,沾了水便轻轻洇开,不留痕迹。
其实,何尝不愿他一生安稳平凡?这世间众生,多半终要归于一碗一筷的暖意,一晨一昏的平淡。却总不免忧心,怕他如我一般,纵使拼尽全力,仍被命运的浪潮推至颠沛流离的境地。

那些暗藏于生活里的尖刺、猝不及防落下的石子,我怕它们会砸在他的肩头,刺进他的心里。更怕他在无人的长夜里,独自拭泪,将苦涩默默咽下。
然而我也明白,人生的路途,总要亲自蹚过河流才知深浅,亲口尝过苦楚才懂甘甜。身为母亲,唯愿他在风雨袭来时,能有自燃成火的勇气;在长夜独行时,心中常存明月清辉。纵使一路跌撞,亦能在荒芜处摘得一朵温柔,于迷雾尽头,看见那一盏为他长明的灯火。

我于是伫立在光阴的彼岸,静静目送。待岁月在他眉间写下山高水远,他终会明白,母亲所有的絮语,从来不是训诫,而是爱里最绵长的余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