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一.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16-12-24]
12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3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0922-20923
13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193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53-68
14《宋史》卷362《范宗尹传》:初,宗尹廷对,详定官李邦彦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赠邦彦观文殿大学士。
15《四朝名臣言行别录》卷2:宣和三年,登进士乙科。靖康初,为开封仪曹,寻授校书郎、监察御史,为侍御、寻除右谏议。
16《靖康要录》卷10:御笔:“范宗尹首议割地,今戎马再至,朕失天下人心,先次落职。”续除集英殿修撰,差提举西京崇福宫。
17《金史》卷3《太宗本纪》:四年十一月甲子,宗翰自太原趋汴。丙寅,宗望自真定趋汴。……丙戌,克怀州。是日,宗望至汴。……闰月丙辰,克汴城。十二月癸亥,宋主桓降。……五年二月丙寅,诏降宋二帝为庶人。三月丁酉,立宋太宰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四月丙戌,宗翰、宗望以宋二帝归。
18《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建炎元年三月)戊戌,尚书吏部侍郎谢克家、兵部侍郎卢襄、中书舍人李擢并落致仕,集英殿修撰范宗尹权右谏议大夫。
19《挥麈录·前录卷二》:本朝宰相登庸年少者,常山《春明退朝录》备见之,然无逾近岁范觉民丞相,廷告日方三十一,但寿止三十七。
20《鸡肋编·卷中》:范觉民作相,方三十二岁,肥白如冠玉。旦起与裹头、带巾,必皆览镜,时谓三照相公。
2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建炎元年四月乙亥)资政殿学士、提举醴泉观路允迪为奉请车架进发使,右谏议大夫范宗尹副之。……(庚辰)签书枢密院事曹辅、资政殿学士路允迪、右谏议大夫范宗尹至自京师。
22《宋史》卷475《张邦昌传》:金师既还,邦昌降手书赦天下。吕好问谓邦昌曰:“人情归公者,劫于金人之威耳,金人既去,能复有今日乎?康王居外久,众所归心,曷不推戴之?”又谓曰:“为今计者,当迎元祐皇后,请康王早正大位,庶获保全。”……邦昌从之。……寻遣使奉乘舆服御物至南京。王即皇帝位,相李纲,徙邦昌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封同安郡王。
2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建炎元年六月己未朔,新除尚书右仆射李纲至行在。先是,右谏议大夫范宗尹力主议和,乃言纲名浮于实而有震主之威,不可以相。章三上,不报。……于是右谏议大夫范宗尹亦求去,诏以宗尹为徽猷阁待制,知舒州。
24《三朝北盟会编》卷111:左正言邓肃札子,言叛臣乞立格定罪。札子曰:“……臣所论叛臣之恶者,其恶有五:……其二曰诸庶官及宫观而起为侍从者。如司农卿胡偲、大府卿朱宗之为侍郎,大理卿周懿文为大尹,卢襄、李擢、范宗尹等皆起于宫观,以为侍从是也。……”吏部供到:“王时雍见系高州安置,……范宗尹通直郎、提举杭州洞霄宫,……”奉圣旨:“吴开移韶州安置,……范宗尹责授忻州团练副使、鄂州安置。”
25《宋史》卷362《范宗尹传》:既,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
26《宋史》卷25《高宗本纪二》:三年春正月庚辰朔,帝在扬州。……二月壬子,内侍邝询报金兵至,帝被甲驰幸镇江府。癸丑,游骑至瓜洲,……王渊请幸杭州。……壬戌,驻跸杭州。……九月丙午朔,日有食之。谍报金人治舟师,将由海道窥江、浙。冬十月癸未,帝至杭州,复如浙东。庚寅,渡浙江。壬辰,帝至越州。
27《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1:(建炎三年三月戊子)通直郎范宗尹、集英殿修撰、提举杭州洞霄宫滕康并试中书舍人。
28《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9:建炎三年十一月己巳,御史中丞范宗尹参知政事,侍御史赵鼎试御史中丞。二人皆尝建议避敌,故遂用之。时密院惟张守独员,乃命宗尹兼权枢密院事。
29《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0:十二月壬午,金人攻安吉县。……是日,定议航海避敌,执政请每舟载六十卫士,人不得过两口。卫士皆曰:“我有父母,有妻子,不知两者如何去留?”……宰相吕颐浩入朝,卫士张宝等百余人遮道,问以欲乘海舟何往,因出语不逊。颐浩诘之曰:“班直平日教阅,何尝有两箭上贴?今日之事,谁为国家死战者?”众欲杀颐浩,参知政事范宗尹曰:“此岂可以口舌争。”引其裾入殿门,门闭,众不得入。
30《宋史》卷25《高宗本纪二》:十二月壬午,定议航海避兵,禁卒张宝等惮行,谋乱,命吕颐浩等伏兵,执宝等十七人斩之。己丑,帝乘楼船次定海县,给行在诸军雪寒钱。辛卯,留范宗尹、赵鼎于明州以候金使。
3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1:建炎四年二月丙子,金人自明州引兵还临安。初,敌既破明州,遣人听命于宗弼,且云搜山检海已毕。……敌留明州七十日,引兵去。是月庚辰,宗弼敛兵于吴山、七宝山,遂纵火,三日夜烟焰不绝。癸未,火息。甲申,纵兵大惊,且束装。丙戌,退军,以掳掠辎重不可遵陆,乃由苏、秀取塘岸路行。
3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2:宰执奏事,吕颐浩因言:“此行未审且驻会稽,为复须到浙右?”……又曰:“将来且在浙右为当,徐谋入蜀。”……范宗尹曰:“臣谓若便入蜀,恐两失之;据江表而徐图关陕之事,则两得之。决择取舍,不可不审。”帝曰:“然。”既而浚复上疏言:“陛下果有意于中兴,非幸关陕不可。愿先幸鄂渚,臣当纠率将士奉迎銮舆,永为定都大计。”帝不许。四月丙申,通议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御营使吕颐浩罢。时王綯与颐浩论颇同,乃累章乞免。于是范宗尹摄行相事,遂留会稽,无复进居上流之意矣。
33《宋史》卷399《仇悆传》:令邓城时,丞相范宗尹方为邑子,以文谒悆。悆他日语其父:“是子公辅器也。”
34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一.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22-06-23]
35樊城名人.樊城区人民政府 [引用日期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