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吧 关注:394,214贴子:4,989,233
  • 6回复贴,共1

微观粒子理论-22 节拍器共振的动力是微观粒子动能撞击力的力矩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节拍器共振,是一个常见的现象。
如图。




查资料。
共振原理:
1、自身共振:节拍器内部的机械结构在设计上会使各个部件之间达到一种共振状态。
当摆锤摆动时,会带动其他相关部件协同振动,这些部件之间通过特定的连接和传动方式,使得整个节拍器系统能够以一个固定的频率持续振动,进而产生稳定的节拍。
例如,摆杆与底座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及其他传动部件的配合,使得它们在摆锤摆动的驱动下,能够形成稳定的共振模式,保证节奏的一致性。
2、外界环境影响下的共振:在多个节拍器放置在一起的情况下,它们之间也会出现共振现象。
如果节拍器下面的支撑面具有一定的弹性(如放置在有弹性的板子上),当一个节拍器摆动时,会通过支撑面引起周围空气和支撑结构的振动。这种振动可能会传递给其他节拍器,使得它们的摆动逐渐趋于同步。
具体来说,当某个节拍器的摆锤摆动时,会给支撑面一个作用力,支撑面受力后会产生形变并带动周围空气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形式传播。如果其他节拍器的固有频率与这种传播过来的振动频率接近,就会引发共振,使它们的摆动逐渐同步。
例如,当一个节拍器的摆锤向左摆动时,会使支撑面产生向左的微小位移,这个位移会对相邻节拍器产生一个向左的作用力,影响其摆锤的摆动。经过多次相互作用,节拍器们的摆动就会逐渐趋于一致。
这就是目前对共振节拍器的主流解释。
我们看了有点迷糊,节拍器的连接装置起到了传递力的作用?地面也起到了传递作用?
天啊,我没看错吧。
使得节拍器摇摆的动力应该是力矩啊!
这个力矩从何而来?
连接装置的能力太强大了!它可以传递力,但是啥时升级了?能传递力矩了?
地面传递过去的力,传递给了节拍器的轴心。
这或许能够使得节拍器跟随振动和抖动,甚至群魔乱舞,但是,经过轴心的力,无论多大,也不能使得节拍器得到力矩啊!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
面对这样的解释,我们无法认同!
是我们太笨?
还是大众太容易被骗,轻易而举就认同这样的解释?
我们认为,使得节拍器共振的动力,是微观粒子动能撞击力所产生的力矩。
下面,我们从微观粒子理论的角度,来分析节拍器共振的原因和过程。
1、微观粒子理论
略。
需要指出的是,认可微观粒子的存在,那么,微观粒子动能撞击力,就可以解释很多很多的现象。
或许,科学的方向仅仅是确认微观粒子的存在。有了微观粒子,一切都迎刃而解。
有道是,“微观粒子握在手,宇宙之内任我走!”
2、两物体间微观粒子往返碰撞速度的变化。
(1)相对静止的两个物体
它们之间的微观粒子,往返碰撞的速度不变,可以一直保持光速。
如图。

(2)相向运动的两个物体
它们之间的微观粒子,往返碰撞速度可逐步增加。
如图。

3、摩擦力,就是超近距离内,两个相对运行的物体间,不断增大的动能撞击力转换出来的能量。
我们以后再谈吧。
4、共振的动力,是一定距离内两个相对运行的物体间,不断增大的动能撞击力所产生的力矩。
它与摩擦力的最初来源都是一样的。
只不过,摩擦力又改头换面重现做人,以新的面目出现了。
我们以后再谈这个问题。

如上图所示。
(1)两个节拍器在相向运动期间,它们之间的微观粒子速度逐步增加,动能撞击力逐步增大。这个力的力矩使得这两个节拍器同时大幅向外偏转。
(2)人多势众一方,各节拍器按照远近,分别稍微偏转一点点;而“独狼”一方,会大幅偏转。
(3)人多势众一方率先再次形成同步,再次逼着“独狼”偏转。
(4)用不了几个回合,“独狼”就会乖乖听话,同步运动了。
可以看出,精准的力矩,可以以“四两拨千斤”的精妙手法,迅速同步调皮分子。而那些通过传动装置和地面等方法,传递过来的力,要想使得调皮分子归队,不知得到猴年马月!因为它们根本就没有眼睛,没有穿针引线的能力!
但是,这样的解释,还能大传天下?
呜呼,“视我东吴无人呼?”!
水平有限,难免有错。
欢迎各路大神高手斧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8-15 20:01回复
    用微观粒子来解释各种现象,简单直观,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或许,人类努力的方向,就是尽快确认微观粒子的存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8-15 20:07
    回复
      2025-10-19 16:35: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从微观粒子理论的角度看很多现象的解释,都有驴唇不对马嘴之嫌。
      文不对题,胡乱找理由等等现象,此起彼伏。
      这样的解释,为何有那么多人人认可呢?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8-16 09:58
      回复
        节拍器共振,从本质上来讲,它不是共振。
        它只是所有节拍器趋向同步。
        不同步者,要与其他节拍器同步,需要一个动力力矩,使其快速大幅度摇摆,最终达到同步。
        那么,找到这个动力力矩,一切都清楚了。
        但是,节拍器只有重力力矩,使其复位摇摆。
        那么,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力矩在哪呢?
        我们认为,这就是微观粒子动能撞击力的力矩。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8-17 06:29
        回复
          同步后,中间节拍器的上下部位,受左右两侧微观粒子的撞击力大小相同,可保持不异动。
          两侧的节拍器,上下部位单向受力。这两个力的力矩要达到平衡。否则,很难同步。
          这可能就是对节拍器制作的要求。即节拍器质量大的部位力臂要短,质量小的部位,力臂要长。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8-17 06:40
          回复
            节拍器趋向同步,实际上根本不是共振。
            因为每个节拍器的摆动频率原本都是一样的,只不过不同步而已。
            在外力矩的作用下,独狼节拍器快速摇摆,与大部队趋向同步,与共振还是有区别的。
            共振应该指原来没有振动或者振动频率不同的情况下,最后的振动频率都相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节拍器趋向同步这个现象,的确不是共振。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8-17 14:40
            回复
              试验结果已出,符合我们的预测。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9-04 14: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