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吧 关注:1,188贴子:13,124
  • 2回复贴,共1

大清朝康乾盛世持续了100多年,国富民强,大陆有几个朝代能做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切……大清朝康乾盛世持续了100多年,国富民强,看看大陆历史上有几个朝代能做到,至于盛极而衰,这是历史常态,不如大清的王朝多了去了,如你们吹捧的明朝这只破鞋,百姓从来没有过上好日子,补灭亡没天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8-14 11:08回复
    诗人握持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8-14 11:30
    回复
      2025-08-30 19:47: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吃康拉稀,哪里来的盛世?因战乱与徭役繁重带来的苦难:《大清会典事例》提道,“王师屡出,河工告急,派粮料、派梢草,转运数百里之外。其一二仅存之孑遗,困于征输,颠仆道路,憔悴家室者,不知其几何”,指明因战事及河工,百姓需转运物资,幸存之人多困于征缴运输,处境凄惨。顺治八年上谕兵部称“年来四方多故,兵马络绎,差遣繁多,驿递疲困,至今日已极……以致夫逃马倒、罢市止耕,上误公务,下害小民”,表明驿递差役繁重,民众不堪重负,甚至放弃耕市。
      饥荒与灾害下的惨状:严允肇《哀淮人》描述康熙年间淮河流域水灾等情形,“饿夫相枕藉,老弱罗道周……嗷嗷累千万,生理真可忧”,指出大量灾民饥饿难耐,老者与幼童倒毙路边,生存希望渺茫。另据《归德府志》记录,黄河决口常使河南需大量民夫修堤,民夫“饥不果腹,经常被毒打”,逃亡被抓回的民夫会被绑木桩暴晒致死。
      据统计,乾隆朝水灾涉及总州县次约为 8074 个,旱灾 3770 个,雹灾 1148 个等。如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一年,江苏如皋遭遇严重饥疫。《如皋县志》载,二十年自二月雨至八月,江、海又相继泛滥,冬季大雪,“大饥,道殣相望”;二十一年春粮价飞涨,“升米百钱”,夏遭大疫,“比户无免者”。冒国柱《亥子饥疫纪略》称当时冻死、饿死之人众多,瘟疫时贫贱者死亡率达六七成,且物价腾涌,米价一度每石 13 两,百姓甚至卖儿鬻女,10 岁内孩童仅值三五百文。
      如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华北持续大旱,导致“人相食”的惨剧(见《清高宗实录》)。
      权贵、地主通过特权兼并土地,形成“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乾隆后期,全国约40%的耕地被皇室、官僚和地主垄断。
      自耕农大量破产,沦为佃户或流民。江南地区“佃户终岁勤动,全赖主家借贷存活”(《清经世文编》)。
      农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北方常见“糠菜半年粮”,南方佃户“丰年亦仅免死亡”(章学诚《文史通义》)。
      手工业者受行会压榨,矿工、纤夫等群体生活极端困苦。
      民变此起彼伏:白莲教起义(1796年爆发,根源在乾隆晚期)、山东王伦起义(1774年)、台湾林爽文起义(1787年)等,皆因“官逼民反”。
      乾隆六下江南的奢靡消耗(耗费白银2000万两以上),与民间饥馑形成刺眼对比。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8-14 1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