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5,149贴子:3,482,745

顿悟渐悟有何不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法性尔尔,本无顿渐。
顿渐是从因缘尘世修持而言的。
顿法就如同打珠算破头乘一样,直接就看到了最大位。
而渐修就象平常按次乘,渐渐的看到最大位数。
顿法,就是用特别的心法方便,直接使佛性(圣灵)现前。然后以此为基来修行。
起点高直入佛地,所以见地速。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8-13 07:33回复
    顿悟开端,不要求懂得任何佛理,惟入无念境,无知境。绝言绝虑。断思忘想。(断思想)。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8-13 07:42
    收起回复
      2025-10-14 03:02: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用特殊的方便断思念想,一时一意,达到澄心静虑,静极光通达。
      如果是佛所护念之人,特然开悟后,能舍身忘死的一心精进,从不懂佛法到见佛光明(佛性)一般不长时间。比喻《坛经》记载六祖.从开悟到见性用了八个月左右(按经推算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8-13 07:52
      回复
        一切了义般若经皆为诸圣贤从此不言法性中明悟出来的道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8-13 08:06
        收起回复
          “得”道之人手灌顶(摸顶)之法,就是用特殊的教法手法,使实信者获得佛性(圣灵)出现。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8-13 08:20
          收起回复
            持戒,修禅,持咒,念佛,诵经。终极目的是使佛性现出。
            六般若波罗蜜,是炼行。使圣心替换凡心。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8-13 09:01
            收起回复
              顿悟后虽佛性现前,但至成道,尚有非常长的路要走,。还要从声闻第子乘修起,具足—切地才能满足佛地。八地是关键地,八地及以上佛法称谓摩诃萨。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8-13 09:28
              收起回复
                量变到质变,螺旋式上升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8-13 10:59
                回复
                  2025-10-14 02:56: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顿悟才破初参,后面还要破重关,破牢关,顿悟才走出万里长征第一步,告别盲修瞎练。悟后真修才刚开始。一悟就彻悟的人亿万人中应该无一


                  IP属地:广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5-08-13 13:58
                  回复
                    顿悟就是一下子豁然明了,也就是自己心意和佛心相贯通了,
                    渐悟就是,慢慢跟着佛的言行修学接近佛的样子,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8-13 14:27
                    回复
                      佛法的目的就是还你本来,见道成圣。!!!
                      而见佛性(圣灵)是必行的第一步。
                      而此光明性确实常存永在,永光辉曜煜在每个人身上,只是被遮蔽,不能透出。
                      人人都有,也都能使他透出。
                      了义经典就是指导你让衪示现出的方法,在于行不在于闻。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5-08-14 05:47
                      收起回复
                        不论你是穷,是富,是高贵的还是卑贱的,是人,是马,是天人,是仙人,是神。都共有这一佛性(圣灵)。此灵就住住—切有体的身上。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8-14 06:31
                        回复
                          是的,人人都有,也每分每秒与你同在。
                          人人都可花—番苦力(死力)让衪透出来。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8-14 07:07
                          回复
                            《放光经》治地品第二十一。
                            云何菩萨真见佛身,
                            佛报言.:逮法性故是为真见。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8-14 08:33
                            回复
                              2025-10-14 02:50: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凡尘日常生活中睡眠就是归入本源,归入了神的忄怀抱,只是众生习已为常。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8-15 07: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