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功法整理笔记(按讲述顺序梳理)
一、核心基础:三丹田定位
1.上丹田:又称“泥丸宫”,对应位置为神庭穴附近。
2.中丹田:对应位置为剑突附近区域。
3.下丹田:对应位置为关元穴附近。
二、入门第一步:寻找丹田(觉知建立)
- 核心目标:不用手指物理定位,而是通过内在意念/神念感应丹田位置,达到“如知嘴之所在,无需目视亦能准确感知”的状态。
- 关键时机:呼吸时,尤其在呼气即将呼尽的瞬间,身体放松、杂念较少,此时最易感受到下丹田的存在。
三、入定方法:守一入定法
- 操作要点:将注意力完全专注于呼吸,而非追求“空无一念”(因后者难度高)。
- 核心技巧:重点关注呼气过程,在呼气即将结束时放慢速度,借助呼吸的节奏收摄杂念,通过“守呼吸”自然进入静定状态。
四、丹田气感与进阶:能量积累与循环
1.气感差异:感受到丹田后,每人体验不同,常见有热感、清凉感、重感等,无统一标准,以个人真实感受为准。
2.能量积累:持续“守丹田”,直至感知到“能量满”(内在气感充盈)。
3.任督循环路径:
- 从下丹田启动,气感沿背部督脉向上运行,直至上丹田(泥丸宫);
- 从上丹田转向,沿胸腹任脉下行,途经中丹田;
- 最终从任脉回归下丹田,形成完整循环,即“打通任督二脉”。
- 注意事项:气感运行需自然流动,以意念“跟随”而非“强迫引导”,避免刻意用力。
我入定的方法和别人入定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基本上别人入定的方法是让自己完全没有杂念而达到入定,我的方法是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面,在呼气出去,气快要尽的时候,通常就是感应得到丹田在哪里的时候。比别人的方法要简单很多,实践起来也容易很多。
一、核心基础:三丹田定位
1.上丹田:又称“泥丸宫”,对应位置为神庭穴附近。
2.中丹田:对应位置为剑突附近区域。
3.下丹田:对应位置为关元穴附近。
二、入门第一步:寻找丹田(觉知建立)
- 核心目标:不用手指物理定位,而是通过内在意念/神念感应丹田位置,达到“如知嘴之所在,无需目视亦能准确感知”的状态。
- 关键时机:呼吸时,尤其在呼气即将呼尽的瞬间,身体放松、杂念较少,此时最易感受到下丹田的存在。
三、入定方法:守一入定法
- 操作要点:将注意力完全专注于呼吸,而非追求“空无一念”(因后者难度高)。
- 核心技巧:重点关注呼气过程,在呼气即将结束时放慢速度,借助呼吸的节奏收摄杂念,通过“守呼吸”自然进入静定状态。
四、丹田气感与进阶:能量积累与循环
1.气感差异:感受到丹田后,每人体验不同,常见有热感、清凉感、重感等,无统一标准,以个人真实感受为准。
2.能量积累:持续“守丹田”,直至感知到“能量满”(内在气感充盈)。
3.任督循环路径:
- 从下丹田启动,气感沿背部督脉向上运行,直至上丹田(泥丸宫);
- 从上丹田转向,沿胸腹任脉下行,途经中丹田;
- 最终从任脉回归下丹田,形成完整循环,即“打通任督二脉”。
- 注意事项:气感运行需自然流动,以意念“跟随”而非“强迫引导”,避免刻意用力。
我入定的方法和别人入定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基本上别人入定的方法是让自己完全没有杂念而达到入定,我的方法是让自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面,在呼气出去,气快要尽的时候,通常就是感应得到丹田在哪里的时候。比别人的方法要简单很多,实践起来也容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