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张叶童vs张曼玉做的“实绩科普”图,标题写得特别唬人:
“21岁金像影后,香港首位二封影后”
看上去像是港圈女演员巅峰级别的人物。可我仔细一看奖项列表,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大部分“亮点”其实是提名,真拿到手的奖杯没那么多。
•金像奖:影后×2
【提名】:影后×2、女配×3、新人×1
•金马奖:影后提名×1、女配提名×
•金钟奖:影后提名×1•其他:零散国际奖项,含金量见仁见智
这么一看,叶童在金马奖上基本是“陪跑”,金像奖也就两座影后(还是早期),提名远多于获奖,标准的“提名常客”。“提名”影后实至名归。
再切到张曼玉这边,直接是另一个画风:
•金像奖影后:5次
•金马奖影后:4次
•国际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威尼斯均有奖项或提名
•各类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最佳女主奖一堆
一句话总结:国内顶配 + 国际认可,稳坐华语影后天花板。
对比感受
•张曼玉的奖杯是真的“拿到手”,奖项和含金量双高。
•叶童更多是“提名撑面子”,如果不细看,还真以为奖杯一排全是实拿
要和张曼玉并列“影后代表”,多少有点“咖位碰瓷”的味道。挂老师,挂咖位蹭实名,提名影后实至名归。

“21岁金像影后,香港首位二封影后”
看上去像是港圈女演员巅峰级别的人物。可我仔细一看奖项列表,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大部分“亮点”其实是提名,真拿到手的奖杯没那么多。
•金像奖:影后×2
【提名】:影后×2、女配×3、新人×1
•金马奖:影后提名×1、女配提名×
•金钟奖:影后提名×1•其他:零散国际奖项,含金量见仁见智
这么一看,叶童在金马奖上基本是“陪跑”,金像奖也就两座影后(还是早期),提名远多于获奖,标准的“提名常客”。“提名”影后实至名归。
再切到张曼玉这边,直接是另一个画风:
•金像奖影后:5次
•金马奖影后:4次
•国际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威尼斯均有奖项或提名
•各类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最佳女主奖一堆
一句话总结:国内顶配 + 国际认可,稳坐华语影后天花板。
对比感受
•张曼玉的奖杯是真的“拿到手”,奖项和含金量双高。
•叶童更多是“提名撑面子”,如果不细看,还真以为奖杯一排全是实拿
要和张曼玉并列“影后代表”,多少有点“咖位碰瓷”的味道。挂老师,挂咖位蹭实名,提名影后实至名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