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吧 关注:206,864贴子:1,245,565
  • 3回复贴,共1


IP属地:贵州1楼2025-08-08 01:00回复
    陈渊(?-1145年),初名渐,字知默,又字几叟,世号默堂先生。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陈瓘从孙。中国两宋之际诗人。 [1]陈渊家学深厚,与李纲等人相善。早年受学于杨时,深受器重,被招为婿。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因胡安国荐,充枢密院编修。召对,赐进士出身。后除监察御史,迁右正言。因忤逆秦桧而遭贬谪,主管崇道观。绍兴十五年(1145年),卒。 [1]陈渊的诗平淡自然,清四库馆臣评云:“为诗不甚雕琢,然时露真趣,异乎宋儒之以诗谈理者。”,如《晚行》诗:“晚烟低扫树千重,一簇人家接远空。日暮荒陂行客尽,只寻牛迹去匆匆。”用平实语言表达淡淡的羁旅愁思。


    IP属地:贵州2楼2025-08-08 01:00
    回复
      2025-09-02 18:52: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陈渊(1075–1154年),字知默,沙县城关人。18岁获乡试第一。26岁师从杨时,深得其赏识,后成为杨的女婿。宋宣和元年(1119年)李纲谪居沙县时,相与唱和,交情至深。宋绍兴五年(1135年)陈渊60岁时,因给事中廖刚等人的推荐,被任命为枢密院编修官。宋绍兴八年赐进士。翌年任监察御史,再升右正言。


      IP属地:贵州3楼2025-08-08 01:00
      回复
        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在朝的几位老臣向朝廷推荐,说陈渊“有文有学,通达世务,垂老流落,负材未试”。朝廷允让陈渊当枢密院编修官。同年十月,李纲出任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请陈渊在李纲幕府里主管“机宜文字”。陈渊除代李纲起草大量的文件书信以外,还为李纲出谋献策。
        绍兴八年,宋高宗召72岁的陈渊面谈,陈渊直率地指出“恩惠太滥,赏给太厚,颁赉赐予文费太过”的时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高宗和陈渊谈话后对人说:“渊乃杨时之婿,老成有学,可嘉也。”于是赐陈渊为进士出身,授予秘书丞职。宋高宗还曾赞扬陈渊对《论语》、《孟子》等经典著作有独到见解,认为可以进用。但此时政治斗争复杂。右相秦桧为了给投降路线扫除障碍,千方百计排挤主战的左相赵鼎。绍兴八年,赵鼎被罢去左相。而陈渊却挺身而出上奏,认定“赵鼎可以任天下之重,乞留之,以济中兴之然。”秦桧由此指责陈渊“欲置我于何地耶?”
        绍兴九年,宋高宗任命陈渊为监察御史。不久,又任右正言。高宗对陈渊说:“过去陈瓘当谏官,评论国家的安危治乱,总是联系到任用君子还是任用小人的大事,又揭露蔡京误国的罪恶,后来发生靖康之祸,证明他是对的;假如当年听取陈瓘之言,不被奸臣利用,也不至于有今天南渡立小朝廷的结局。今任命你这个官职,责任不轻,愿你不辜负你家的名声,这是我对你的深切希望。”
        陈渊没有辜负高宗对他的期望。“凡涉及国家乱治之本源,学术的邪正,君子小人朋党之分,中国和外国的逆顺之理”等等,他都积极奏言。此时,秦桧已独专宰相,正准备接受金国条件议和。陈渊为此连奏5章,坚决反对投降议和,明确指出秦桧的议和条件是误国乱政,丧失民心。秦桧对陈渊的多次上奏大为恼火,就对他亲信说:“陈右正言如能少发议论而缄默,他的地位就可以改变。”并叫监察御史陈楠去向陈渊传达秦桧的意图。陈楠说:“陈右正言是天下最正派之臣,怎能为利害祸福而动心。”
        金人在北方曾扶植一个“大齐”伪政权。绍兴七年,金人又把“大齐”废除。在“大齐”任“工部侍郎”的郑亿年,到南宋投靠秦桧,成了秦桧的亲信。绍兴九年,秦桧恢复郑亿年降金前的资政殿大学士的官位。陈渊闻讯立即上奏,指出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不可复官。这就更触怒了秦桧,即有秦桧的亲信告发陈渊曾讲过汉武帝尊重敢于直谏的大臣汲黯和北宋苏轼抨击奸臣的故事。秦桧即以“说古讽今”的罪名,罢了陈渊的官。
        绍兴十三年(1143年),在南宋京都临安修建国子监、太学,宋高宗又任命陈渊为秘书少监兼崇政殿说书,要他讲解《左传》。这时陈渊已被罢官回归故里4年之久。他接到御书后,即上表婉言辞谢,并以“曾祖父陈世卿也任过秘书少监之职,自己应当回避”为托辞。
        宋高宗又改任他为“宗正少卿兼崇政殿说书”,陈渊再上辞表,高宗不准,陈渊只好上朝赴任。
        陈渊回朝后,常和几个知己好友私下议论朝政。绍兴十五年(1145年),秦桧的党羽弹劾陈渊有“朋附非毁”罪,又被罢官。


        IP属地:贵州4楼2025-08-08 01: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