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带来的这场T1级别赛事胜利,无疑为果内dota2社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虽然痛快但还不够解渴。通过整个系列赛的选手综合表现,以及决赛决胜局莫言火猫的游龙表现,发现即便在当下这个不断削弱中单影响力的版本,中单仍然是一个队伍最重要的胜负手,但可悲的是,目前除了莫言和xm,甚至大家第一时间想不出还有哪个果内战队的中单能被排上号,于是想要浅谈一下dota2中单的变迁,希望对大环境能有所裨益。
首先聊聊对线,通过比赛弹幕可知,很多刀友打了多年游戏仍然不明白“技术变形”这个词的含金量,大家在面对实力对等甚至实力不如自己的选手时,往往能打出想要的对线效果,但是面对实力高于自己的对手时,却总会感到力不从心,总会出现空补漏刀、控线质量不高、操作不流畅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变形”。为什么比赛中明牌下很多英雄不敢选,甚至很多观众质疑这么简单的英雄不会玩。在不考虑战队练习英雄体系的前提下,英雄操作可以分为:“会玩” “高熟练” “绝活” “绝中绝”这4个梯度,1w多分的选手,即便只是会玩,在天梯局不说乱杀至少也不差,但到比赛中,面对对面的绝活甚至绝中绝,选出来就是纯送了(参考半决赛geigei的loa优势对线因为一个小失误被带走;决赛息肉的大哥女王面对33的绝活走地斧王毫无办法等。正面例子就是莫言的火猫,老牌绝活了,几年前的比赛就是莫言火猫乱杀,到今天还是如此)。
历届ti冠军中单选手的打法风格演变,从早期的个人英雄主义,到目前更注重团队协作,中单角色的定位经历了明显变迁。

首先聊聊对线,通过比赛弹幕可知,很多刀友打了多年游戏仍然不明白“技术变形”这个词的含金量,大家在面对实力对等甚至实力不如自己的选手时,往往能打出想要的对线效果,但是面对实力高于自己的对手时,却总会感到力不从心,总会出现空补漏刀、控线质量不高、操作不流畅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技术变形”。为什么比赛中明牌下很多英雄不敢选,甚至很多观众质疑这么简单的英雄不会玩。在不考虑战队练习英雄体系的前提下,英雄操作可以分为:“会玩” “高熟练” “绝活” “绝中绝”这4个梯度,1w多分的选手,即便只是会玩,在天梯局不说乱杀至少也不差,但到比赛中,面对对面的绝活甚至绝中绝,选出来就是纯送了(参考半决赛geigei的loa优势对线因为一个小失误被带走;决赛息肉的大哥女王面对33的绝活走地斧王毫无办法等。正面例子就是莫言的火猫,老牌绝活了,几年前的比赛就是莫言火猫乱杀,到今天还是如此)。
历届ti冠军中单选手的打法风格演变,从早期的个人英雄主义,到目前更注重团队协作,中单角色的定位经历了明显变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