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爱可以治愈一切吧 关注:57贴子:8,994
  • 9回复贴,共1

内卷有必要吗?孩子学习也要卷吗?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在车上,和一个同事聊天,聊了个话题。就是在聊到现在的教育内卷时,我的态度是不认同这种内卷的。
我原本想通过描述教育的内卷,孩子的疲惫,来表达我对现在的这种焦虑的,内卷的社会环境的反对。
然后我这个同事听了之后,他认为教育内卷是无奈之举。他说:那你不给孩子报补习班,不让他补课,那他的同龄人都在学习,他不就落后了?他学习落后了,以后考不上好学校,那毕业之后就没有竞争力,可能只能做一些嗯收入比较低的比较辛苦的工作。
从他的这个观点我可以看出,他肯定认为工作内卷,成年人内卷也是无奈之举。其实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什么无奈之举。大家都在争,那你可以选择不争啊。大家都在挤电梯,你可以选择走楼梯啊,换个赛道啊,路就很宽了。
老聃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焉?故能成其私。
世人生活在世间时从来不争先恐后的去争抢什么,结果反而他成为了圣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结果反而他能够保全自身。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无私吗?也就是因为他的无私反而成全了他自己。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8-05 12:46回复
    确实,如果他要把他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上班族,培养成一个牛马那他确实得卷。因为你学历不高,你就找不到好工作呀,没有老板愿意聘用你啊。
    但其实人生除了做牛马,除了上班之外还有很多出路,你可以自己当老板,可以创业 ,也可以做艺术家,也可以当农民……
    总之,人并不一定要去迎合主流价值评判。只要你能够快乐幸福的度过一生,即使你的工作是很普通的工作,那也没有关系。。只要你童年时快乐,青春时快乐,成年后依然快乐,老年后依然快乐,那么即使你做了一辈子普通人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些人他们做着光鲜亮丽的工作,是别人眼中的成功模范。但是他不一定快乐幸福的。他的童年在卷学习,上班之后又在卷工作。他根本没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也没有青春,也没有生活。他的整个人生被学习工作填满了,被外部价值评判填满了,他一直在追求主流所提供的标准答案,主流所定义的成功。他从来没有去为自己的感受而活过一天,试问这样的人他能称之为成功吗?
    我觉得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按照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度过了一生。
    只可惜有太多太多的人听不见自己内心的声音,也不知道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就是那种: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他们的人生是由主流来定义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8-05 12:52
    回复
      2025-10-20 01:47: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觉得,相对于社会竞争力(赚钱能力)而言,快乐的童年,健康的身体,充满活力和爱的心灵,才是更为重要的呀,这些东西才是“本”,钱财是“末”。
      因为你所做的事情别人都做了,所以你去做这些事情并不会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只是让你处于平均水平而已。因为你会的别人也都会啊,你补课了别人也补课了呀。
      所以真的想要提升自己的竞争力,那就不应该去这样的内卷,而是应该搞差异化的竞争。你不能看别人在路边开加油站赚钱了,你也跑去开个加油站。你完全可以开个饭店,开个旅馆,或者开个足浴店。这样子你就不需要去和别人内卷,和别人竞争了呀。
      所以当别人在卷学历,卷补课的时候,你可以和他们错开一个赛道,
      他们这种做法只是把孩子培养成更优秀的牛马而已。而你可以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一个身心健康,人格独立的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他在这个社会当中是绝对拥有垄断性的竞争力的,因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是极其稀少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5-08-05 12:58
      回复
        互联网时代信息高度发达,你的知识再发达啊,他能发达得过互联网吗?在网上简单的搜索一下,就能够获取许多专业知识。
        所以,现在这个社会,知识、技能都在贬值,学历也在贬值。所以你再去学习知识,再去学习技能,其实收益是很低的。所以你不如去追求那些别人所没有的,别人所忽视的,甚至是别人所舍弃的——健康、幸福、快乐的童年。
        师古不师今,舍举世共趋之辙;依法不依人,遵时豪耻问之途。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8-05 15:53
        回复
          我们应该要记得我们学习,工作,我们补课的初衷是什么?我们是为了什么而去学习,去工作的?
          我们学习和工作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更幸福?
          但现在的人非常焦虑,非常内卷,已经为了学习和工作,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已经占据了他全部的时间,让他没有时间去生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8-05 15:55
          回复
            好,我们学习和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生活的更好更幸福对吗?那么我们疯狂地积累知识,提升技能,提升学历我们做这些事儿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幸福吗?
            我想是不能的。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你花大量的生命去积累知识,提升技能,提升学历,那么你用于生活的时间自然就少了。只有你去做你自己所热爱的事情,随心所欲的去生活,这样你才能算是在享受你的生命。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8-05 15:59
            回复
              古人闲适处,今人却忙过了一生;
              古人实受处,今人又虚度了一世。
              总是耽空逐妄,看个色身不破,认个法身不真耳。
              知识,技能,学历,这些东西只能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牛马,不能让你生活得更好,并不能让你快乐幸福,并不是让你身心健康的必要因素。
              庄子也说了,巧治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你让孩子掌握的这些技能啊,知识啊,学历啊,无非就是想让孩子做一个巧者和“智者”。你本来是想要让他生活的更好,但结果却让他更劳苦,更忧虑。
              人才是本,人才是这个社会当中最值钱的东西,一个人他拥有健康,拥有自由,拥有快乐,拥有幸福,那么这些东西都是无价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8-05 16:03
              回复
                我们再来看一下现代人为什么要卷?卷的本质就是竞争,害怕自己落后于人吗?所以就争先恐后嘛。你每天学习8个小时,我学习10个小时,你学习10个小时,我学习12个小时,你学习12个小时,我学习18个小时……
                这样卷下去,就看谁投入得更多,付出得更多。卷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投入的已经超过了自己所获得的回报,已经得不偿失了。
                这是工业化社会的通病。追求效率,崇尚竞争,所以人都会普遍的焦虑。
                不过要说竞争的话,并不是工业社会才竞争的。在以前的封建社会,农业社会,人们也是会追名逐利的,只是没有现在这么激烈,这么普遍而已。
                那么人这样子去竞争,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竞争,真的有必要吗?我们可以看一下道德经当中的这样一句话: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8-05 16:09
                回复
                  2025-10-20 01:41:1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焉,故能成其私。
                  你不去和大家争,反而最后获得的是你。像庄子看起来一辈子啥事不干,到最后他反而名流千古!
                  他这个“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可以这样理解:因为他没有私心,反而使他成为了圣人。
                  那在世俗人看来,一个人他能够成为圣人,自然是获得了极高的名誉。那获得了极高的名誉,自然是获得了私利。
                  而圣人之所以能获得这个圣人之名,是因为他没有私心,是因为他无私。所以说以其无私,故以成其私。
                  但是这个是从世俗人的角度看的哦,事实上,圣人根本不在乎自己有没有获得圣人之名。
                  所以这一段文章要表达的是:造化弄人,人算不如天算。自然规律不随人的意志转移。人为的机关算尽,想要为自己谋求更多利益,可是最终都难以求得。相反你不为自己谋取利益,最终反而成就万古芳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8-05 16:11
                  回复
                    况且,我们就算要追求,那也不应该追求名利,而是应该追求功绩和价值。只要你的功绩最为显赫,你的价值足够巨大。你是不会缺少名利的。
                    这也是现代人的一个通病:舍本逐末。
                    他们只想要结果,却不愿意播种和耕耘。所以马云当初才会说:发财,不是目的,而是结果。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8-05 16: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