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还真说得通
“何为诈骗?何为合法工作?对于身处具体生活世界中的个体而言不总是泾渭分明。”2024年,赵芸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与其研究团队关注青年涉诈情况,并撰写《被动卷入与主动选择:青年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过程性机制》。研究发现,如果将电诈每个环节的犯罪活动拆分开,它们几乎都能在合法世界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工作:“话务员”与普通的“客服”“网络推销员”都是接打电话;“车手”与“跑腿”“闪送”在工作形式上都是按需送货;“菜狗”的工作也不过是整理信息。
青年成了这种“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赵芸和团队伙伴分析了2021年某地涉电诈犯罪的约200份案件笔录和190余份判决书,发现该市犯罪者中,35岁及以下的占比超80%。青年在面对这类犯罪时,有主动参与的,也有被动卷入的,部分犯罪者因缺乏风险意识和法律知识进入这个组织,但他们同时也受到犯罪动机、社会关系与亚文化的影响。
“何为诈骗?何为合法工作?对于身处具体生活世界中的个体而言不总是泾渭分明。”2024年,赵芸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与其研究团队关注青年涉诈情况,并撰写《被动卷入与主动选择:青年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过程性机制》。研究发现,如果将电诈每个环节的犯罪活动拆分开,它们几乎都能在合法世界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工作:“话务员”与普通的“客服”“网络推销员”都是接打电话;“车手”与“跑腿”“闪送”在工作形式上都是按需送货;“菜狗”的工作也不过是整理信息。
青年成了这种“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赵芸和团队伙伴分析了2021年某地涉电诈犯罪的约200份案件笔录和190余份判决书,发现该市犯罪者中,35岁及以下的占比超80%。青年在面对这类犯罪时,有主动参与的,也有被动卷入的,部分犯罪者因缺乏风险意识和法律知识进入这个组织,但他们同时也受到犯罪动机、社会关系与亚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