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辰时,东京街口的擂台周围早已人山人海,比昨日更是热闹了数倍。百姓们摩肩接踵,翘首以盼,都想亲眼见证这场六国擂的最终决战。旭日东升,金色的阳光洒在擂台上,映得台面的木板泛着一层暖色,却掩不住空气中弥漫的紧张气息。
王庆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劲装,腰间束着玉带,更显得身姿挺拔。他手持一杆丈八点钢矛,矛杆通体乌黑,乃是取阴山寒铁淬炼而成,矛头寒光闪闪,枪缨红如烈火,正是昨日特意让人从家中取来的趁手兵器。指尖抚过冰凉的矛杆,他深吸一口气,昨日醉仙楼的说书声犹在耳畔,百姓的期盼与家国的荣誉沉甸甸压在心头——今日这最后两战,绝不能输。
应伯爵等人分立两旁,神色比昨日更为凝重。“庆哥,那兀颜鹤寿虽年轻,戟法却深得吕布戟法精髓,刚柔相济得厉害,你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应伯爵搓着手,声音里带着焦虑,“听说他为了练戟,寒冬腊月都在雪地里扎马,十年未曾间断。”
王庆点头,目光投向擂台对面。兀颜鹤寿已立于台上,身披亮银甲,外罩玄色披风,手中那杆方天画戟斜指地面,戟杆长达丈余,月牙戟刃在阳光下闪着慑人的冷光。他不过二十岁年纪,比王庆还小几岁,脸上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只是眼神中那份少年人的傲气如同未出鞘的利刃,藏不住跃跃欲试的锋芒。见王庆望来,他微微扬眉,嘴角勾起一抹战意——昨日王庆连胜四场的英姿,非但没让他胆怯,反倒激起了他骨子里的好胜心。
“王兄,昨日养足精神了?”兀颜鹤寿开口,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今日,我便用这杆戟,领教王兄的高招。”他自幼便以吕布为偶像,苦练方天画戟,总盼着能有一场酣畅淋漓的对决,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王庆拱手道:“兀颜兄请。”
话音未落,兀颜鹤寿已动了。他身形一晃,方天画戟如灵蛇出洞,带着破空之声直取王庆面门。这一戟快如闪电,戟尖却似有千斤之力,而月牙刃划过的弧线又带着柔韧的巧劲,与李铁柱钢鞭的蛮横刚猛截然不同——刚中藏柔,柔中蓄刚,正是他多年苦修的精髓。
王庆不敢怠慢,丈八点钢矛猛地一横,稳稳架住方天画戟。“铛”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两人都觉手臂一震。王庆心中暗惊:这小子内劲竟如此浑厚,难怪敢以吕布自比。
兀颜鹤寿的戟法果然神出鬼没。时而如猛虎下山,戟尖直刺,带着开山裂石的刚猛;时而如灵猿戏耍,月牙刃轻挑,借着对方兵器的力道旋身反击,轻盈灵动。方天画戟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戟尖、戟杆、月牙刃交替使用,刺、挑、砸、勾、扫,招招精妙,刚柔并济,让人防不胜防。他越斗越兴奋,少年人的锐气在招式中愈发炽烈,只觉每一次交击都让血脉贲张。
王庆的丈八点钢矛亦是不凡,矛法大开大合,势如破竹,却又不失灵动。他将一身内力灌注于矛尖,时而如蛟龙出海,直刺要害;时而如巨蟒翻身,横扫千军。初时他还略占上风,但若久战不下,对方少年人的锐气与体力优势便会凸显。他凝神专注,在密集的交击中捕捉对方招式的规律,额角渗出细汗,却眼神愈发清明——这兀颜鹤寿的戟法虽强,终究少了几分沉淀。
擂台上,戟影重重,矛光闪闪,两人的身影快速移动,带起阵阵劲风,卷起地上的尘土。这一场大战,竟真有几分当年三国时吕布大战张飞的气势,看得台下众人目瞪口呆,连大气都不敢喘。“好戟法!”“好矛法!”喝彩声此起彼伏,应伯爵攥着拳头,指节发白,谢希大则不住念叨:“庆哥稳住!再找找破绽!”
斗至一百五十回合,两人依旧难分高下。兀颜鹤寿额角见汗,呼吸微促,却眼神发亮:“痛快!王兄果然名不虚传!”他久攻不下,心中虽急,却更添斗志,手中戟法愈发凌厉。王庆亦觉手臂酸麻,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个细节——兀颜鹤寿每次用月牙戟刃勾挂矛杆时,左手会有一个极其细微的停顿,那是他转换内劲的间隙,亦是百密一疏。
王庆心中一动,计上心来。他故意卖了个破绽,将左侧空当露出,矛尖下垂,似是力竭。兀颜鹤寿果然中计,心中一喜:“机会来了!”方天画戟猛地横扫,月牙刃直取王庆腰间,同时左手微顿,准备借势勾住矛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庆却猛地一个侧身,如狸猫般避开月牙刃锋芒,同时右手一抖,丈八点钢矛如灵蛇般反挑,矛尖精准地点向兀颜鹤寿握戟的右手手腕。这一矛快如闪电,角度刁钻,恰好卡在他左手停顿的瞬间。
兀颜鹤寿大惊失色,想要回戟防御却已来不及。他只觉手腕一麻,方天画戟再也握不住,“哐当”一声落在擂台上,震得木板微微颤动。
王庆的矛尖停在他咽喉前寸许,微微颤动,带着未消的劲气。
“我……我输了。”兀颜鹤寿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眼中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涌上不甘,最后化为坦荡。他望着王庆,拱手道:“王兄武艺高强,鹤寿心服口服。”少年人的傲气虽被挫伤,眼底却燃起更烈的火焰,“但我不会认输!再过三年,不,两年!我定能胜过你!”他捡起方天画戟,转身走下擂台,背影虽有些落寞,脚步却依旧稳健——今日之败,于他而言是耻辱,更是精进的阶梯。
王庆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劲装,腰间束着玉带,更显得身姿挺拔。他手持一杆丈八点钢矛,矛杆通体乌黑,乃是取阴山寒铁淬炼而成,矛头寒光闪闪,枪缨红如烈火,正是昨日特意让人从家中取来的趁手兵器。指尖抚过冰凉的矛杆,他深吸一口气,昨日醉仙楼的说书声犹在耳畔,百姓的期盼与家国的荣誉沉甸甸压在心头——今日这最后两战,绝不能输。
应伯爵等人分立两旁,神色比昨日更为凝重。“庆哥,那兀颜鹤寿虽年轻,戟法却深得吕布戟法精髓,刚柔相济得厉害,你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应伯爵搓着手,声音里带着焦虑,“听说他为了练戟,寒冬腊月都在雪地里扎马,十年未曾间断。”
王庆点头,目光投向擂台对面。兀颜鹤寿已立于台上,身披亮银甲,外罩玄色披风,手中那杆方天画戟斜指地面,戟杆长达丈余,月牙戟刃在阳光下闪着慑人的冷光。他不过二十岁年纪,比王庆还小几岁,脸上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只是眼神中那份少年人的傲气如同未出鞘的利刃,藏不住跃跃欲试的锋芒。见王庆望来,他微微扬眉,嘴角勾起一抹战意——昨日王庆连胜四场的英姿,非但没让他胆怯,反倒激起了他骨子里的好胜心。
“王兄,昨日养足精神了?”兀颜鹤寿开口,声音清朗如玉石相击,“今日,我便用这杆戟,领教王兄的高招。”他自幼便以吕布为偶像,苦练方天画戟,总盼着能有一场酣畅淋漓的对决,今日终于得偿所愿。
王庆拱手道:“兀颜兄请。”
话音未落,兀颜鹤寿已动了。他身形一晃,方天画戟如灵蛇出洞,带着破空之声直取王庆面门。这一戟快如闪电,戟尖却似有千斤之力,而月牙刃划过的弧线又带着柔韧的巧劲,与李铁柱钢鞭的蛮横刚猛截然不同——刚中藏柔,柔中蓄刚,正是他多年苦修的精髓。
王庆不敢怠慢,丈八点钢矛猛地一横,稳稳架住方天画戟。“铛”的一声巨响,火星四溅,两人都觉手臂一震。王庆心中暗惊:这小子内劲竟如此浑厚,难怪敢以吕布自比。
兀颜鹤寿的戟法果然神出鬼没。时而如猛虎下山,戟尖直刺,带着开山裂石的刚猛;时而如灵猿戏耍,月牙刃轻挑,借着对方兵器的力道旋身反击,轻盈灵动。方天画戟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戟尖、戟杆、月牙刃交替使用,刺、挑、砸、勾、扫,招招精妙,刚柔并济,让人防不胜防。他越斗越兴奋,少年人的锐气在招式中愈发炽烈,只觉每一次交击都让血脉贲张。
王庆的丈八点钢矛亦是不凡,矛法大开大合,势如破竹,却又不失灵动。他将一身内力灌注于矛尖,时而如蛟龙出海,直刺要害;时而如巨蟒翻身,横扫千军。初时他还略占上风,但若久战不下,对方少年人的锐气与体力优势便会凸显。他凝神专注,在密集的交击中捕捉对方招式的规律,额角渗出细汗,却眼神愈发清明——这兀颜鹤寿的戟法虽强,终究少了几分沉淀。
擂台上,戟影重重,矛光闪闪,两人的身影快速移动,带起阵阵劲风,卷起地上的尘土。这一场大战,竟真有几分当年三国时吕布大战张飞的气势,看得台下众人目瞪口呆,连大气都不敢喘。“好戟法!”“好矛法!”喝彩声此起彼伏,应伯爵攥着拳头,指节发白,谢希大则不住念叨:“庆哥稳住!再找找破绽!”
斗至一百五十回合,两人依旧难分高下。兀颜鹤寿额角见汗,呼吸微促,却眼神发亮:“痛快!王兄果然名不虚传!”他久攻不下,心中虽急,却更添斗志,手中戟法愈发凌厉。王庆亦觉手臂酸麻,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个细节——兀颜鹤寿每次用月牙戟刃勾挂矛杆时,左手会有一个极其细微的停顿,那是他转换内劲的间隙,亦是百密一疏。
王庆心中一动,计上心来。他故意卖了个破绽,将左侧空当露出,矛尖下垂,似是力竭。兀颜鹤寿果然中计,心中一喜:“机会来了!”方天画戟猛地横扫,月牙刃直取王庆腰间,同时左手微顿,准备借势勾住矛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庆却猛地一个侧身,如狸猫般避开月牙刃锋芒,同时右手一抖,丈八点钢矛如灵蛇般反挑,矛尖精准地点向兀颜鹤寿握戟的右手手腕。这一矛快如闪电,角度刁钻,恰好卡在他左手停顿的瞬间。
兀颜鹤寿大惊失色,想要回戟防御却已来不及。他只觉手腕一麻,方天画戟再也握不住,“哐当”一声落在擂台上,震得木板微微颤动。
王庆的矛尖停在他咽喉前寸许,微微颤动,带着未消的劲气。
“我……我输了。”兀颜鹤寿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眼中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涌上不甘,最后化为坦荡。他望着王庆,拱手道:“王兄武艺高强,鹤寿心服口服。”少年人的傲气虽被挫伤,眼底却燃起更烈的火焰,“但我不会认输!再过三年,不,两年!我定能胜过你!”他捡起方天画戟,转身走下擂台,背影虽有些落寞,脚步却依旧稳健——今日之败,于他而言是耻辱,更是精进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