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台上的尘土被午后的热风卷起,又缓缓落下。日头已过未牌,王庆与高建伟的身影在方寸之间交织成一片模糊的光影,周遭的喧嚣仿佛被无形的屏障隔绝,只剩下两人呼吸的节奏与招式相击的轻响。
高建伟指尖凝着一层淡淡的莹白,那是内劲流转的迹象,在阳光下泛着玉石般的光泽。他的点穴功夫已臻化境,指风掠过空气时带起细碎的破空声,所取之处皆是王庆周身气血流转的要冲。时而如细雨点苔,看似轻描淡写,指尖却已蕴含三分阴柔内劲;时而如鹰隼扑食,指节绷直如铁钩,带着裂帛般的锐势直取要害。他脚下踏着一种奇特的韵律,足尖点地时悄无声息,身形飘移间竟有种踏雪无痕的空灵,细看其步法轨迹,隐隐暗合着大理段氏一脉传下的“凌波微步”意韵,只是更为凝练,专为点穴而生。
王庆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落,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瞬间又被蒸腾的热气烘干。他双目微凝,将家传的“铁布衫”与习得的“八卦步”糅合得恰到好处。肌肉在皮下微微震颤,每一寸筋骨都绷紧如待发之弦,感知着空气中每一丝气流的扰动。每当高建伟的指尖临近,他的躯体总能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扭曲避让,仿佛没有骨骼束缚一般。这是他多年苦修练就的“卸力”法门,将对方凝聚于指尖的阴柔劲气引向空处,再借势旋身反击,拳风扫过带起的劲风,竟将台角的一缕蛛网震得粉碎。
台下的应伯爵掏出帕子不住擦着额头的汗,祝实念紧锁眉头喃喃自语:“高建伟这‘一阳指’的功夫竟已练到‘指气透肤’的境地,庆哥这身横练筋骨怕是……”话未说完便被身旁的常峙节狠狠瞪了一眼,硬生生把后半句咽了回去。白赉光攥着短刀的手背上青筋暴起,指节捏得发白,若非应伯爵死死拉住他的胳膊,怕是早已忍不住冲上台去。
斗至百五十回合,日头已过申牌,高建伟额间也见了汗,顺着鬓角滑落。他引以为傲的点穴功夫屡屡落空,王庆那身横练筋骨更是远超想象,偶尔指尖擦过对方衣衫,只觉如触坚石,反震得自己指骨发麻。心头那股稳操胜券的笃定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难以言喻的焦躁,指尖的准头也悄然偏差了毫厘——便是这毫厘之差,足以定生死。
王庆捕捉到了这稍纵即逝的破绽。
只见他左肩突然向前一送,看似要硬接对方指风,实则早已将丹田真气沉至涌泉。高建伟果然中计,右指如电点向“肩井穴”,这一指凝聚了他七成内劲,指风已先一步刺得王庆衣衫微微凹陷,自认必中无疑。就在两寸相触之际,王庆的左肩却如同鬼魅般猛地向后一缩,同时右手如铁钳般探出,五指成爪,后发先至,精准地扣住了高建伟的脉门。
“啧”的一声轻响,高建伟只觉一股刚猛内劲顺着手臂涌来,如江河决堤般冲散了他指尖凝聚的气劲,整条胳膊瞬间麻了半边。他这才惊觉,对方不仅筋骨强悍,内劲更是浑厚得惊人,竟是内外兼修的好手。
王庆左手握拳,快如流星般捣出,却在距高建伟胸口三寸处猛地停住,拳风堪堪吹动对方衣襟,带起一股淡淡的皂角香气。“高兄,承让了。”他的声音里听不出丝毫得意,只有一场恶斗后的微喘。
高建伟望着那只悬在胸前的拳头,又看了看被钳住的手腕,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沉默片刻,忽然朗声笑道:“王兄好手段!建伟今日才算明白,何为‘刚柔并济’。这擂台,是你的了。”说罢对着王庆深深一揖,转身走下擂台时,青衫袍角在晚风里翻飞,竟有种输得坦荡的洒脱气度。
台下爆发出的欢呼险些掀翻屋顶。应伯爵趁机从怀里掏出几个干硬的麦饼,分给身旁的兄弟:“快垫垫,下一场还不知要打到何时。”众人也确实饿了,接过麦饼就着水囊匆匆吞咽,眼睛却依旧死死盯着擂台。
“庆哥这手‘锁脉’的功夫,练得越发出神入化了!”谢希大嘴里塞着麦饼,含混不清地叫好,声量之大,震得旁边几个百姓忍不住捂了耳朵。
欢呼声未歇,西夏的李铁柱已踩着沉重的脚步踏上擂台。他每一步落下,都让擂台木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仿佛随时会散架一般。先前被他击败的几个武师还躺在台下临时搭起的草垫上呻吟,见他登台,周遭百姓的欢呼声顿时矮了半截,不少人脸上露出惊惧之色。
“大宋小子,你能接得住高建伟的指,未必接得住我这对‘裂山鞭’!”李铁柱瓮声瓮气地说道,腰间悬挂的铜铃随着动作叮当作响,更添了几分凶悍之气。他身后的两个随从抬着兵器架走上擂台,那对钢鞭通体乌黑,显然是百炼精钢所铸,鞭身密布的棱刺在阳光下闪着慑人的寒光,鞭柄处还缠着三道铜环,挥动时必能发出震慑心神的异响,一看便知是能开碑裂石的凶器。
王庆也接过常峙节递来的半块麦饼,三两口咽下,又灌了几口凉水,目光扫过兵器架,最终落在角落那根齐眉棍上。那是昨日护院们遗落的,棍身虽有些磨损,却透着一股踏实的厚重。他走过去抄起棍子掂了掂,笑道:“兵器无好坏,能得心应手便好。”
李铁柱被这话激起了凶性,双鞭在胸前交错一磕,发出“铛”的一声巨响,震得台下不少人下意识后退:“狂妄!看鞭!”
高建伟指尖凝着一层淡淡的莹白,那是内劲流转的迹象,在阳光下泛着玉石般的光泽。他的点穴功夫已臻化境,指风掠过空气时带起细碎的破空声,所取之处皆是王庆周身气血流转的要冲。时而如细雨点苔,看似轻描淡写,指尖却已蕴含三分阴柔内劲;时而如鹰隼扑食,指节绷直如铁钩,带着裂帛般的锐势直取要害。他脚下踏着一种奇特的韵律,足尖点地时悄无声息,身形飘移间竟有种踏雪无痕的空灵,细看其步法轨迹,隐隐暗合着大理段氏一脉传下的“凌波微步”意韵,只是更为凝练,专为点穴而生。
王庆额角的汗珠顺着下颌线滑落,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瞬间又被蒸腾的热气烘干。他双目微凝,将家传的“铁布衫”与习得的“八卦步”糅合得恰到好处。肌肉在皮下微微震颤,每一寸筋骨都绷紧如待发之弦,感知着空气中每一丝气流的扰动。每当高建伟的指尖临近,他的躯体总能以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扭曲避让,仿佛没有骨骼束缚一般。这是他多年苦修练就的“卸力”法门,将对方凝聚于指尖的阴柔劲气引向空处,再借势旋身反击,拳风扫过带起的劲风,竟将台角的一缕蛛网震得粉碎。
台下的应伯爵掏出帕子不住擦着额头的汗,祝实念紧锁眉头喃喃自语:“高建伟这‘一阳指’的功夫竟已练到‘指气透肤’的境地,庆哥这身横练筋骨怕是……”话未说完便被身旁的常峙节狠狠瞪了一眼,硬生生把后半句咽了回去。白赉光攥着短刀的手背上青筋暴起,指节捏得发白,若非应伯爵死死拉住他的胳膊,怕是早已忍不住冲上台去。
斗至百五十回合,日头已过申牌,高建伟额间也见了汗,顺着鬓角滑落。他引以为傲的点穴功夫屡屡落空,王庆那身横练筋骨更是远超想象,偶尔指尖擦过对方衣衫,只觉如触坚石,反震得自己指骨发麻。心头那股稳操胜券的笃定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难以言喻的焦躁,指尖的准头也悄然偏差了毫厘——便是这毫厘之差,足以定生死。
王庆捕捉到了这稍纵即逝的破绽。
只见他左肩突然向前一送,看似要硬接对方指风,实则早已将丹田真气沉至涌泉。高建伟果然中计,右指如电点向“肩井穴”,这一指凝聚了他七成内劲,指风已先一步刺得王庆衣衫微微凹陷,自认必中无疑。就在两寸相触之际,王庆的左肩却如同鬼魅般猛地向后一缩,同时右手如铁钳般探出,五指成爪,后发先至,精准地扣住了高建伟的脉门。
“啧”的一声轻响,高建伟只觉一股刚猛内劲顺着手臂涌来,如江河决堤般冲散了他指尖凝聚的气劲,整条胳膊瞬间麻了半边。他这才惊觉,对方不仅筋骨强悍,内劲更是浑厚得惊人,竟是内外兼修的好手。
王庆左手握拳,快如流星般捣出,却在距高建伟胸口三寸处猛地停住,拳风堪堪吹动对方衣襟,带起一股淡淡的皂角香气。“高兄,承让了。”他的声音里听不出丝毫得意,只有一场恶斗后的微喘。
高建伟望着那只悬在胸前的拳头,又看了看被钳住的手腕,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沉默片刻,忽然朗声笑道:“王兄好手段!建伟今日才算明白,何为‘刚柔并济’。这擂台,是你的了。”说罢对着王庆深深一揖,转身走下擂台时,青衫袍角在晚风里翻飞,竟有种输得坦荡的洒脱气度。
台下爆发出的欢呼险些掀翻屋顶。应伯爵趁机从怀里掏出几个干硬的麦饼,分给身旁的兄弟:“快垫垫,下一场还不知要打到何时。”众人也确实饿了,接过麦饼就着水囊匆匆吞咽,眼睛却依旧死死盯着擂台。
“庆哥这手‘锁脉’的功夫,练得越发出神入化了!”谢希大嘴里塞着麦饼,含混不清地叫好,声量之大,震得旁边几个百姓忍不住捂了耳朵。
欢呼声未歇,西夏的李铁柱已踩着沉重的脚步踏上擂台。他每一步落下,都让擂台木板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仿佛随时会散架一般。先前被他击败的几个武师还躺在台下临时搭起的草垫上呻吟,见他登台,周遭百姓的欢呼声顿时矮了半截,不少人脸上露出惊惧之色。
“大宋小子,你能接得住高建伟的指,未必接得住我这对‘裂山鞭’!”李铁柱瓮声瓮气地说道,腰间悬挂的铜铃随着动作叮当作响,更添了几分凶悍之气。他身后的两个随从抬着兵器架走上擂台,那对钢鞭通体乌黑,显然是百炼精钢所铸,鞭身密布的棱刺在阳光下闪着慑人的寒光,鞭柄处还缠着三道铜环,挥动时必能发出震慑心神的异响,一看便知是能开碑裂石的凶器。
王庆也接过常峙节递来的半块麦饼,三两口咽下,又灌了几口凉水,目光扫过兵器架,最终落在角落那根齐眉棍上。那是昨日护院们遗落的,棍身虽有些磨损,却透着一股踏实的厚重。他走过去抄起棍子掂了掂,笑道:“兵器无好坏,能得心应手便好。”
李铁柱被这话激起了凶性,双鞭在胸前交错一磕,发出“铛”的一声巨响,震得台下不少人下意识后退:“狂妄!看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