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钟离破敌(胜,3000)
辛亥,车驾南伐。……丙辰,车驾至钟离。戊午,军士擒萧鸾三千卒,帝曰:“在君为君,其民何罪。”于是免归。
2、克宛城外城(胜)
庚辰,车驾南讨。辛丑,帝留诸将攻赭阳,引师而南。癸卯,至宛城,夜袭其郛,克之。
3、攻新野(不克)
丁未,车驾发南阳,留太尉咸阳王禧、前将军元英攻之。己酉,车驾至新野。冬十月丁巳,四面进攻,不克,诏左右军筑长围以守之。
4、沔北之战(胜)
丁酉,大破贼军于沔北,获其将军王伏保等。
5、破新野民(大胜,13000)
新野民张曙栅万余家,拒守不下。十有二月庚申,破之,俘斩万余。
6、拔新野(胜)
二十有二年春正月癸未朔,朝飨群臣于新野行宫。丁亥,拔新野,获萧鸾辅国将军、新野太守刘忌,斩之于宛。
7、攻克宛城(胜)
二月乙卯,进攻宛北城。甲子,拔之,鸾冠军将军南阳太守房伯玉面缚出降。
8、邓城之战(大胜,23000)
三月壬午朔,大破鸾平北将军崔惠景、黄门郎萧衍军于邓城,斩获首虏二万有余。
9、大破陈显达(大胜,33000)
三月庚辰,车驾南伐。诏镇南大将军、广阳王嘉断均口,邀显达归路。戊戌,频战破之,其夜,显达及崔惠景、曹虎等宵遁。己亥,收其戎资亿计,班赐六军。诸将追奔及于汉水,斩获及赴水而死者十八九,斩宝卷左军将军张于达等。贼将蔡道福、成公期率数万人弃顺阳遁走。
虏主元宏自领十余万骑奄至,显达引军渡水西据鹰子山筑城,人情沮败。虏兵甚急,军主崔恭祖、胡松以乌布幔盛显达,数人担之,迳道从分碛山出均水口,台军缘道奔退,死者三万余人。左军将张千战死,追赠游击将军。
辛亥,车驾南伐。……丙辰,车驾至钟离。戊午,军士擒萧鸾三千卒,帝曰:“在君为君,其民何罪。”于是免归。
2、克宛城外城(胜)
庚辰,车驾南讨。辛丑,帝留诸将攻赭阳,引师而南。癸卯,至宛城,夜袭其郛,克之。
3、攻新野(不克)
丁未,车驾发南阳,留太尉咸阳王禧、前将军元英攻之。己酉,车驾至新野。冬十月丁巳,四面进攻,不克,诏左右军筑长围以守之。
4、沔北之战(胜)
丁酉,大破贼军于沔北,获其将军王伏保等。
5、破新野民(大胜,13000)
新野民张曙栅万余家,拒守不下。十有二月庚申,破之,俘斩万余。
6、拔新野(胜)
二十有二年春正月癸未朔,朝飨群臣于新野行宫。丁亥,拔新野,获萧鸾辅国将军、新野太守刘忌,斩之于宛。
7、攻克宛城(胜)
二月乙卯,进攻宛北城。甲子,拔之,鸾冠军将军南阳太守房伯玉面缚出降。
8、邓城之战(大胜,23000)
三月壬午朔,大破鸾平北将军崔惠景、黄门郎萧衍军于邓城,斩获首虏二万有余。
9、大破陈显达(大胜,33000)
三月庚辰,车驾南伐。诏镇南大将军、广阳王嘉断均口,邀显达归路。戊戌,频战破之,其夜,显达及崔惠景、曹虎等宵遁。己亥,收其戎资亿计,班赐六军。诸将追奔及于汉水,斩获及赴水而死者十八九,斩宝卷左军将军张于达等。贼将蔡道福、成公期率数万人弃顺阳遁走。
虏主元宏自领十余万骑奄至,显达引军渡水西据鹰子山筑城,人情沮败。虏兵甚急,军主崔恭祖、胡松以乌布幔盛显达,数人担之,迳道从分碛山出均水口,台军缘道奔退,死者三万余人。左军将张千战死,追赠游击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