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吧 关注:1,853贴子:176,898
  • 50回复贴,共1

长平之战白起战损绝对比想象中低多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十八年十月,秦复定上党郡。秦分军为二: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武安君禽马服子乎?”曰:“然。”又曰:“即围邯郸乎?”曰:“然。”“赵亡则秦王王矣,武安君为三公。武安君所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馀城,南定鄢、郢、汉中,北禽赵括之军,虽周、召、吕望之功不益於此矣。今赵亡,秦王王,则武安君必为三公,君能为之下乎?
武安君所以为秦战胜攻取者七十余城,南亡鄢郢、汉中,禽马服之军,不亡一甲,虽周召、吕望之功亦不过此矣。
白起为秦伐赵,破长平军,欲遂灭赵,遣卫先生说昭王益兵粮,为应侯所害,事用不成。
昭王既息民缮兵,复欲伐赵。武安君曰:“不可。”王曰:“前年国虚民饥,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军粮以灭赵。今寡人息民以养士,蓄积粮食,三军之俸有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说何也?”
夫以秦将武安君公孙起乘七胜之威,而与马服之子战于长平之下,大败赵师,因以其余兵围邯郸之城。
备注:以上五段史料结合来看白起分兵攻皮牢,定太原,因以其余兵围邯郸之城,而白起灭赵只是求军粮,这些都足以证明【不亡一甲】的含金量。
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来攻秦垒,欲出。为四队,四五复之,不能出。其将军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备注:赵军作为攻方,攻秦垒,最终被射杀,投降四十万,也就是说赵军被围突出重围能用五万战损比作为攻方能打的秦军【秦卒死者过半】?稍微有点军事常识都知道别说围歼了,这明明是赵军反杀秦军......
实际上根据史料极有可能是司马迁抄战国策赵国情况,移花接木硬套秦国,史料上没有因为兵源问题导致白起灭赵退兵,反而是因为【军粮】。
另外最搞笑的就是白起作为古代人,哪里知道什么长平,邯郸之战的细致划分,这些都是后人区分的,到现在长平之战的持续时间都还有争议,更别提史料原文跨度时间就是用一段句子,时间跨度也经常不在同一纬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30 06:04回复
    另外白起不能灭国,完全是巨婴秦昭王的问题,要不是魏冉和秦昭王战略目标不统一,经常互相扯后腿,白起早就打穿三晋和楚国了,就秦昭王这种巨婴还有人吹明君?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30 06:07
    回复
      2025-08-24 09:33: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同意!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5-07-30 12:14
      回复
        永录那个报告其实有显示的,赵国的降军是被单纯虐杀的而且秦军没有用武器,可以看出来秦军人数倍赵军(就是行为不咋道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7-30 12:16
        回复
          赵军投降的时候士民加起来就十几万了,赵军被围的时候损失一波、自相残杀的时候损失一波、攻垒的时候损失一波,最后投一波,前前后后加起来四十万,毕竟打仗期间不会去计算军功,所以四十万是秦这边打完之后统计的赵括损失的总数,还有五万是廉颇损失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5-07-30 12:18
          收起回复
            第三是根据战国策来看,战国军队有精兵、民兵、随征民夫、辎重后勤,精兵+民兵:随征民夫+辎重后勤大概1:1,有人张口秦军损失二十万已经不讲正常道理了。而且秦赵双方都有筑垒,这块就是随征民夫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5-07-30 12:20
            回复
              死者过半那得全员带伤 长平九月底结束,秦军正月撤兵,秦军不是高达带伤还能打三个月。还有失传战国策里(唐代收录)里差不多的话是范雎说的,但是也是死伤亦重不是什么死者过半,程度轻多了(教员也说过打歼灭战不可能没有损失,不亡一甲和死者过半都在出于不同目的夸张)
              “秦虽破赵军,士卒死伤亦众,百姓疲于远输,国内空虚。楚、魏乘虚为变,将无以自守,宜且罢兵。”和列传里一样的,以及我希望大家想想卫先生的事,再考虑一下长平之后白起的心理变化和对秦王的态度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7-30 13:24
              回复
                白起让亲信卫先生回去献策并且要粮,范雎和战国说客合谋害死卫先生,因此白起十月底就回咸阳,但是秦军正月才回。这块本身也不是什么粮食伤亡问题,而是范雎想伸手军权,白起回来之后粮草还支持了秦军三个月,然后接着八九个月之后秦国直接派一个之前没有独立领兵过的五大夫去打灭国战,说明秦王自己觉得自己有绝对优势,而且他也说了发兵倍其前,所谓的伤亡粮草都是表面借口而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7-30 13:40
                回复
                  2025-08-24 09:2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赵国的说客先见了范雎贿赂他(战国策),然后范雎帮着他见到秦王(战国策)。最开始秦王打算答应卫先生给粮打邯郸(唐《长短经》收录战国策佚文),赵国说客刚刚见到秦王的时候秦王也不想撤,赵国一顿游说+范雎拿星象搞事(狱中上梁王书),让“昭王疑之”之后范雎又谋害卫先生,导致白起十月就回来了。但是秦军正月才撤的。现在很多人模糊白起回来的时间线以及不知道卫先生的事,包括刻意把邯郸之战的责任甩锅白起,导致出了这么多洗脑包。实际一拉时间线特别清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7-30 13:46
                  收起回复
                    “长平之事,秦军大克,赵军大破;秦人欢喜,赵人畏惧。”“今赵卒之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其国虚弱”“武安君南亡鄢郢、汉中,禽马服之军,不亡一甲,虽周吕望之功,亦不过此矣”“夫以秦将武安君公孙起乘七胜之威,而与马服之子战于长平之下,大败赵师,因以其余兵围邯郸之城。”“赵孝成王时,而秦王使白起破赵长平之军前後四十馀万,秦兵遂东围邯郸。赵王恐,诸侯之救兵莫敢击秦军。”“秦攻赵于长平,大破之,引兵而归。”“秦大胜于长平”“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悉其士民军于长平之下,以争韩上党。大王以诏破之,拔武安。当是时也,赵氏上下不相亲也,贵贱不相信也。”“赵民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今赖大王之灵,赵军破于长平,其信臣锐卒莫不皆死。邯郸空虚,百郡震怖,士民咸怨其主。”“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故内无伏怨之乱,外无马服之患。”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5-07-30 14:32
                    收起回复
                      武安君破趙長平軍,降其卒四十餘萬,皆坑之。進圍邯鄲,而軍糧不屬,乃遣衛先生言於秦昭王曰:「趙國右倍常山之險,而左帶河漳之阻,有代馬車騎之利。民人氣勇,好習兵戰,常會諸侯而一約為之縱長,明秦不弱則六國必滅。秦所以來得志於天下者,趙為之患也。今賴大王之靈,趙軍破於長平,其信臣銳卒莫不畢死。邯鄲空虛,百郡震怖,士民咸怨其主。誠以此時遣轉輸、給足軍糧,滅趙必矣!滅趙以威諸侯,天下可定,而王業成矣!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5-07-31 10:43
                      收起回复
                        从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来看,(秦昭襄王47年)这一年内长平之战就已经结束了。后面的(秦昭襄王48年)攻武安已经是赵括全军覆没之后秦军三线进攻的其中一路的事了,这点在结合史记和资治通鉴里面可以确定。所谓的【长平三年死者过半,国内空】根本就讲不通,如果单单长平就死者过半,国内空了,又怎么有能力打将近2年的邯郸之战呢?我更倾向于所谓的【长平三年死者过半国内空】是长平一年➕邯郸两年的结果。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5-07-31 23:56
                        收起回复
                          顶!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5-08-18 14: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