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个老哥说自己中年人的遗憾是柳莺莺和碧瑶。虽然这两个女角色我都不喜欢,但是把她俩放在一起对比还是太侮辱柳莺莺了。
柳莺莺其人远没有碧瑶极端,有了更多独立女性的色彩,与之对应的是这个人物对其受众的煽动性相应下降。
她的优点显而易见。
首先心高气傲,不是害人害己的恋爱脑,没有无脑无怨无悔付出的奇怪念头,意识到梁萧已经不再爱自己之后坦然选择放弃。
其次她作为一个人物的底色是善良的。刚被梁萧他们从天香山庄救出,尽管对花晓霜敌意非常大,但她在花晓霜行医救人的时候依然会帮忙。后来梁萧被暗算落海,柳莺莺又承担起和花晓霜、花生这个小团队的主心骨的责任。如果不是她,光靠花晓霜和花生大概坚持不到梁萧回来。
但另一方面,柳莺莺其人的扣分项也并不少。
故事最一开始的时候,她和梁萧的初遇,是她主动偷梁萧的钱。这总不能是因为要惩罚嫖娼男,那她要偷的钱袋子可太多了。无非是见梁萧少年英俊,进青楼这个行为和她因为梁萧外貌产生的心理预期有落差,所以才一副自己要行侠仗义的样子,去招惹梁萧。这点和梁萧对她有意的理由完全一致,即“见色起意”。
柳莺莺本事不如何也敢学成名大盗作案留名以至于被韩凝紫陷害,再到后面和梁萧胆敢去雷家堡偷东西。两个人可谓臭味相投,一样的任性妄为、牙尖嘴利,自我为中心、攻击性极强,针尖对麦芒。
少年人血气方刚互相见色起意,意外的肢体接触之后定下的情侣关系,是热烈的但也是肤浅的。梁萧否认与她关系的理由也很肤浅,即面对云殊武功被废雄竞失败,进而非常粗暴地相信了柳莺莺敷衍云殊的话语。
在这段短暂的恋情中,有一处我比较在意的细节。当时他们两个人因为肢体接触揭破了暧昧,柳莺莺出于男女大防的考虑和梁萧定下规矩,不许他随意冒犯。梁萧出于重诺和对她的尊重,严格遵守这个规矩,克制了想亲热的念头。但柳莺莺这里却有一段心理描写:“没胆的笨蛋,你当真抱我亲我,我就会怪罪你么?再说,让你不许动手,你动嘴了,也不算违约……”
热恋中的少女想与情郎亲近并非坏事,问题在于她前面设下了约定,此时却并没有因为梁萧重诺且尊重她感到欣喜。
相比于梁萧,柳莺莺是更加不受礼法约束的个性。一方面来说,不受世俗礼法约束是以自己为重,避免了礼法对于人性的压抑。但另一方面,世俗礼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的虚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正确态度,过于不尊重并不算好事。
比如这里柳莺莺不看重的就是重诺和男女大防两条。后者因为并没有发生实质关系不算什么,但前者却是梁萧极为看重、始终如一的基本道德。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梁萧和柳莺莺本身有观念不合。
柳莺莺对于礼法的尊重不足,体现的是她和梁萧相似但她一直没改缺点,即任性妄为、以自我为中心。这一缺点进一步会衍生出另一个缺点——喜欢以一己好恶揣度他人。
在天香山庄,柳莺莺一见到梁萧身边有另一个女人,立即不顾脸面当场挑衅、给救她的人难堪。她几次三番要杀花晓霜、污蔑花晓霜勾引人耍心机,都是完全按照自己出于嫉妒的臆想擅自审判甚至直接动手行刑。
和梁萧分开的这段时间,她依然保持着两人在一起时的个性。她的经历不足以(又或者干脆是她不够聪明)让她意识到自己个性上的缺点。
在这一时期,梁萧因为自认杀孽太重,已经开始反思自己从前的思维方式,尝试更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两个人虽然有着类似的性格底色,但因为经历大相径庭,此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直接挑明这种冲突的一处情节是,花晓霜提出要去祭拜朝云。她给出的理由是这个人重情重义。梁萧也认为此人可敬,柳莺莺却认为朝云为妾没有骨气不愿意祭拜。
封建社会女性身不由己与人为妾无可奈何,能够在悲苦的背景下依然保持风骨为人称颂实为不易。柳莺莺的想法固然自尊自爱,但多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缺少对他人困境的体谅。
梁萧明明已经算是非常争强好胜的个性,相处中依然几次出现了他忍让柳莺莺的情节。即便如此,忍不住要吵架的时候还是很多。
少年热恋的时候,很多事情都被会被遮盖,算不上什么;到了重逢同行的时候,按理说梁萧对她心怀愧疚、脾气也更好了,应该更能忍耐才对。然而冲突涉及到花晓霜,梁萧又忍不下去。
柳莺莺毕竟不傻,海上一场共患难让她从被嫉妒冲昏头脑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意识到眼下梁萧和花晓霜才是两情相悦,自己反倒成了多余的那个,留下来也只有强扭的瓜不甜。
这就是作者对她的尊重和偏爱——没有让她一直在嫉妒中丧失自我,而是给了她离开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的意识和能力。
放下才能得自由。
是以续作里梁萧一半骨灰和柳莺莺合葬这种情节,怎么看都像是作者被寄刀片的柳莺莺党弄烦了,弄出一个看似成全情缘,实则恶心双方的垃圾添笔。柳莺莺何其心高气傲怎么会接受这种死后再来劈一半的爱情?梁萧更是把花晓霜当做生命与灵魂的全部寄托怎么可能在旁人身上分心。
柳莺莺其人远没有碧瑶极端,有了更多独立女性的色彩,与之对应的是这个人物对其受众的煽动性相应下降。
她的优点显而易见。
首先心高气傲,不是害人害己的恋爱脑,没有无脑无怨无悔付出的奇怪念头,意识到梁萧已经不再爱自己之后坦然选择放弃。
其次她作为一个人物的底色是善良的。刚被梁萧他们从天香山庄救出,尽管对花晓霜敌意非常大,但她在花晓霜行医救人的时候依然会帮忙。后来梁萧被暗算落海,柳莺莺又承担起和花晓霜、花生这个小团队的主心骨的责任。如果不是她,光靠花晓霜和花生大概坚持不到梁萧回来。
但另一方面,柳莺莺其人的扣分项也并不少。
故事最一开始的时候,她和梁萧的初遇,是她主动偷梁萧的钱。这总不能是因为要惩罚嫖娼男,那她要偷的钱袋子可太多了。无非是见梁萧少年英俊,进青楼这个行为和她因为梁萧外貌产生的心理预期有落差,所以才一副自己要行侠仗义的样子,去招惹梁萧。这点和梁萧对她有意的理由完全一致,即“见色起意”。
柳莺莺本事不如何也敢学成名大盗作案留名以至于被韩凝紫陷害,再到后面和梁萧胆敢去雷家堡偷东西。两个人可谓臭味相投,一样的任性妄为、牙尖嘴利,自我为中心、攻击性极强,针尖对麦芒。
少年人血气方刚互相见色起意,意外的肢体接触之后定下的情侣关系,是热烈的但也是肤浅的。梁萧否认与她关系的理由也很肤浅,即面对云殊武功被废雄竞失败,进而非常粗暴地相信了柳莺莺敷衍云殊的话语。
在这段短暂的恋情中,有一处我比较在意的细节。当时他们两个人因为肢体接触揭破了暧昧,柳莺莺出于男女大防的考虑和梁萧定下规矩,不许他随意冒犯。梁萧出于重诺和对她的尊重,严格遵守这个规矩,克制了想亲热的念头。但柳莺莺这里却有一段心理描写:“没胆的笨蛋,你当真抱我亲我,我就会怪罪你么?再说,让你不许动手,你动嘴了,也不算违约……”
热恋中的少女想与情郎亲近并非坏事,问题在于她前面设下了约定,此时却并没有因为梁萧重诺且尊重她感到欣喜。
相比于梁萧,柳莺莺是更加不受礼法约束的个性。一方面来说,不受世俗礼法约束是以自己为重,避免了礼法对于人性的压抑。但另一方面,世俗礼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的虚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正确态度,过于不尊重并不算好事。
比如这里柳莺莺不看重的就是重诺和男女大防两条。后者因为并没有发生实质关系不算什么,但前者却是梁萧极为看重、始终如一的基本道德。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梁萧和柳莺莺本身有观念不合。
柳莺莺对于礼法的尊重不足,体现的是她和梁萧相似但她一直没改缺点,即任性妄为、以自我为中心。这一缺点进一步会衍生出另一个缺点——喜欢以一己好恶揣度他人。
在天香山庄,柳莺莺一见到梁萧身边有另一个女人,立即不顾脸面当场挑衅、给救她的人难堪。她几次三番要杀花晓霜、污蔑花晓霜勾引人耍心机,都是完全按照自己出于嫉妒的臆想擅自审判甚至直接动手行刑。
和梁萧分开的这段时间,她依然保持着两人在一起时的个性。她的经历不足以(又或者干脆是她不够聪明)让她意识到自己个性上的缺点。
在这一时期,梁萧因为自认杀孽太重,已经开始反思自己从前的思维方式,尝试更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两个人虽然有着类似的性格底色,但因为经历大相径庭,此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分歧。
直接挑明这种冲突的一处情节是,花晓霜提出要去祭拜朝云。她给出的理由是这个人重情重义。梁萧也认为此人可敬,柳莺莺却认为朝云为妾没有骨气不愿意祭拜。
封建社会女性身不由己与人为妾无可奈何,能够在悲苦的背景下依然保持风骨为人称颂实为不易。柳莺莺的想法固然自尊自爱,但多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缺少对他人困境的体谅。
梁萧明明已经算是非常争强好胜的个性,相处中依然几次出现了他忍让柳莺莺的情节。即便如此,忍不住要吵架的时候还是很多。
少年热恋的时候,很多事情都被会被遮盖,算不上什么;到了重逢同行的时候,按理说梁萧对她心怀愧疚、脾气也更好了,应该更能忍耐才对。然而冲突涉及到花晓霜,梁萧又忍不下去。
柳莺莺毕竟不傻,海上一场共患难让她从被嫉妒冲昏头脑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意识到眼下梁萧和花晓霜才是两情相悦,自己反倒成了多余的那个,留下来也只有强扭的瓜不甜。
这就是作者对她的尊重和偏爱——没有让她一直在嫉妒中丧失自我,而是给了她离开一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的意识和能力。
放下才能得自由。
是以续作里梁萧一半骨灰和柳莺莺合葬这种情节,怎么看都像是作者被寄刀片的柳莺莺党弄烦了,弄出一个看似成全情缘,实则恶心双方的垃圾添笔。柳莺莺何其心高气傲怎么会接受这种死后再来劈一半的爱情?梁萧更是把花晓霜当做生命与灵魂的全部寄托怎么可能在旁人身上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