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提到“思潮”这种词汇了,那就不会简单的回顾一下近代自己国家的历史吗?不用去管别的国家,就你自己的国家,你也要先了解它啊。了解之后,这个问题自然就会有答案了。
你看明中期吧,比如明武宗时期,王阳明的思想已经形成,并开始流传了,到了嘉靖时期,心学开始大范围的流传,影响了许多人,包括后来的首辅徐阶都是坚定的心学一员。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说明了这个国家一直不缺少抵抗,无论是底层民众还是底层学子,当他们被压抑得过久,对现状不满的时候,都会爆发某种思潮。那明中期爆发的是一种对于过去受理学压抑的反抗思潮,主力是以王阳明为代表的明代底层、中层读书人群体,他们既被传统理学所压抑着思想,又被掌握了权力的江南士族、学阀们压制了晋升通道,所以思潮爆发,这个群体寻求某种解放。当然,这股思潮很快被压抑下来,直到后来的清朝中期才又开花结果。
后来的明朝嘉靖时期也爆发过一股思潮,即抗倭思潮,本质上也是爱国思潮。嘉靖时期东南倭寇频繁侵犯,民间呼吁解决的呼声越来越高,呼声不断蔓延之下,终于形成了一股思潮。当时受到影响的,比如著名民族英雄戚继光等,在思潮形成之时他还只是个底层军官呢,但当思潮成形,席卷整个明朝街头巷尾的时候,戚继光已经是一名抗倭将军了。这股思潮在抗倭成功以后并没有消失,而是潜移默化的加强了民众的爱国思想,因此到后来的万历年间,需要明朝政府出兵朝鲜与日作战的时候,朝野上下包括民间都普遍支持。这即是爱国思潮的影响力。
我举两个例子是想说明,我们国家这样就不缺乏思潮诞生的实例,并且也不缺乏抵抗,甚至战争的动力。
明朝以后到了清朝,各种思潮实例更多。
以前面说的心学为例,被明朝压抑的心学,实际的开花结果或者说实际上被儒生们所大肆推崇却是在满清时期。大约从清嘉庆和道光这两个时期开始,先是儒家系统内部不断有大儒站出来为王阳明发声,继而阳明心学开始被国人大范围的传播甚至开始传播到海外,日本人就是在这一时期收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一事件的背后原因复杂,既是儒家内部因为学术瓶颈,急需找到某种学说思想来作为继续生存的突破口,同时也因为满清内部的各种矛盾相继漏头,底层民众的不满、知识群体的不满、萌芽状态下的资产阶级的不满,等等都需要反抗,需要某种思潮的引导。
在清中期还爆发了底层人民的“神学思潮”。当然这个名称是我起的,其实就是白莲教等邪教动乱,利用底层民众的不满,进行起义等活动。即便本质上这是愚昧的底层民众被诈骗利用的案例,可背后的本质却是劳动人民的反抗已经从精神层面上来到了肉体层面。虽然白莲教被剿灭了,可后来不是又诞生了著名“太平天国”运动了吗?我们假设太平天国运动成功了,那么这无疑就代表着这是底层人民反抗的最终结果,虽然太平天国运动的本质是可恶的,但我们不能抹杀劳动人民的反抗意志。
所以,这足够是可以说明楼主的问题的。即,如果当初我们国家没有欧洲的各种思潮传进来,比如没有工业革命思潮,没有君主立宪思潮,没有社会主义思潮等种种外来的思想的引导等等,但哪怕是在这种情况下,满清最后也一定是要被推翻的,这是注定的,因为满清统治集团对民众的压榨,一定会在某一天到达人民无法忍受的程度,最后被推翻也是很自然的。当然,不只是满清,任何的统治者如果无底限的压榨人民,最终都一定会被推翻的。
至于推翻之后,是不是会诞生像三民主义,革命,甚至社会主义那样的思潮,这我是不敢说的。因为你的假设是外界的思潮没有传播过来。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传播,那么只能意味着一件事,那即是还没有诞生。只要诞生,必会传播。既然传播,民众便必会唤醒。若没有诞生,那我没有什么逻辑能说明我国就一定会诞生出那些思想,毕竟思想这东西很特殊,它会在任何一个国家出现,又未必一定会诞生在某一个国家。像唯物主义思想,我国春秋时期即有类似思想诞生,可我们也没能出现一个马克思不是?所以如果没有什么思想的话,那么满清虽然被推翻了,但也很可能是另一个王朝新建而已,然后静静等待,总有一天工业革命会开始,总有一天民主思想会普及,总有一天封建时代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