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弗洛洛的“坏”,强化弗洛洛的“惨”。
怎么淡化的呢?很简单,不提及,为什么能做到不提及呢?因为弗洛洛做的坏事在漂子看来太多太重不用提,而在弗洛洛看来太轻,不值一提,所以淡化坏人印象才能成立。
“惨”则是肉体与精神两个层面上,一开始遇到的弗洛洛身体已经菠萝菠萝哒,战斗过程中总会恍惚,上帝视角的我们也能看到她的幻觉,作为玩家的我们,第一视角反而是变成了弗洛洛视角,相比于强大的拯救世界的漂泊者,弗洛洛弱小到复活不了自己的亲人,再加上漂泊者一贯的理性分析,第二视角下的这个人突然间变成了一个理性的怪物。
还有第三点,进入黎那汐塔以来,弗洛洛出面后没有做出实质性的重大伤害行为,至少没有去描写受害者的视角,受到强化印象的是“教会”和“鸣式”。
至此编剧的对比完成,人的感性会让你一边倒的偏向弗洛洛,而理性告诉你漂泊者是大义名分,但却想不到有什么例子,至此玩家怀揣着对弗洛洛的内疚感,在两个人的辩论中拉开终幕。

怎么淡化的呢?很简单,不提及,为什么能做到不提及呢?因为弗洛洛做的坏事在漂子看来太多太重不用提,而在弗洛洛看来太轻,不值一提,所以淡化坏人印象才能成立。
“惨”则是肉体与精神两个层面上,一开始遇到的弗洛洛身体已经菠萝菠萝哒,战斗过程中总会恍惚,上帝视角的我们也能看到她的幻觉,作为玩家的我们,第一视角反而是变成了弗洛洛视角,相比于强大的拯救世界的漂泊者,弗洛洛弱小到复活不了自己的亲人,再加上漂泊者一贯的理性分析,第二视角下的这个人突然间变成了一个理性的怪物。
还有第三点,进入黎那汐塔以来,弗洛洛出面后没有做出实质性的重大伤害行为,至少没有去描写受害者的视角,受到强化印象的是“教会”和“鸣式”。
至此编剧的对比完成,人的感性会让你一边倒的偏向弗洛洛,而理性告诉你漂泊者是大义名分,但却想不到有什么例子,至此玩家怀揣着对弗洛洛的内疚感,在两个人的辩论中拉开终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