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吧 关注:25,134贴子:3,483,933
  • 109回复贴,共1

人之伟力,神佛难及万一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7-25 11:26回复
    变沧海为桑田,开山壑为通途。以后人类定能打造出一棵世界树,下接规则,上承真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7-25 11:30
    收起回复
      2025-10-12 06:09: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修智慧


      IP属地:广东3楼2025-07-25 14:41
      收起回复
        哪有什么神佛?虚空立靶+踩一捧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5-07-25 14:51
        收起回复
          再厉害,还是要听党的,党再厉害,还是要听党中央的。
          想搞团团伙伙,没门。


          IP属地:上海5楼2025-07-25 14:53
          收起回复
            佛具现万物,万物皆佛。你以为是人力,其实背后是佛力。


            IP属地:海南6楼2025-07-26 11:41
            收起回复
              这伟力可令沧海化桑田,也可以开山变通途。但是,它撼动不了人的贪嗔痴的一丝一毫。
              当人的贪婪如山高,佛法却可以劈山成道。
              当人的痴迷如海深,佛法却可以变海水为智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5-07-26 11:56
              收起回复
                闭眼一片黑,何来的伟业?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5-07-26 14:23
                收起回复
                  2025-10-12 06:03: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修条路而已,如果没有大型机械,要举国之力才能修出这样的路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5-07-26 16:01
                  收起回复
                    人碰到大三灾,小三灾。根本没力量。
                    好的,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佛教宇宙观中关于世界周期性毁灭的“大三灾”和“小三灾”概念。这些理论主要源自《长阿含经》中的《三灾品》以及《俱舍论》等经典。
                    核心概念:劫
                    理解大小三灾的关键在于佛教的时间概念——“劫”。劫是佛教中极为漫长的时间单位,代表世界形成、稳定、败坏、空无的一个完整周期。一个完整的大劫又分为四个中劫:成、住、坏、空。
                    成劫:世界形成的时期。
                    住劫:世界稳定存在、众生居住的时期。这是我们目前所处的阶段。
                    坏劫:世界开始败坏、毁灭的时期。大三灾就发生在坏劫的末期。
                    空劫:世界完全空无、等待重新形成的时期。
                    小三灾发生在住劫的末期,即世界稳定期即将结束、进入坏灭期之前。
                    一、 大三灾
                    大三灾是指毁灭整个物质世界(欲界和色界的一部分)的三种巨大灾难。它们依次发生,彻底摧毁世界,标志着坏劫的完成,世界进入空劫。
                    火灾
                    触发:在坏劫末期,当世界上不再有众生(包括地狱众生)时,会出现第二个太阳。接着第三个、第四个……直到七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
                    过程:七个太阳的炙热导致世界燃起大火。火势极其猛烈,不仅焚烧大地山河、须弥山、欲界诸天,甚至上升到色界的初禅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火焰所及之处,一切物质化为灰烬。
                    破坏范围:欲界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以及色界的初禅天被彻底烧毁。
                    幸存者:初禅天以上的众生(二禅天及以上)因其禅定力(离生喜乐地)不受火灾影响。劫初的众生也来自光音天(二禅天之一)。
                    水灾
                    周期:火灾每发生七次(即七次大劫的坏劫都以火灾告终),第八次坏劫就发生水灾。
                    触发:世界形成时,空中有云生起,降下大洪水。
                    过程:洪水泛滥,水位不断上升,淹没整个欲界和上升到色界的二禅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水灾的破坏力比火灾更甚。
                    破坏范围:欲界六天、色界初禅天和二禅天被彻底淹没摧毁。
                    幸存者:二禅天以上的众生(三禅天及以上)因其更深定的禅定力(定生喜乐地)不受水灾影响。
                    风灾
                    周期:火灾每发生七次,水灾每发生七次(即经过56次火灾和7次水灾之后),第64次坏劫发生风灾。
                    触发:有大风生起。
                    过程:风灾的破坏力最为强大。大风不仅能吹散洪水留下的水沫,更能将物质世界吹成极微粒子(尘碎为尘)。风灾上升到色界的三禅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将其彻底摧毁。
                    破坏范围:欲界六天、色界初禅天、二禅天和三禅天。
                    幸存者:三禅天以上的众生(四禅天及以上)因其殊胜的禅定力(离喜妙乐地)不受风灾影响。
                    大三灾总结:
                    发生时间:坏劫末期(世界败坏期的最后阶段)。
                    破坏范围:依次毁灭欲界和色界的初禅、二禅、三禅天。四禅天(色究竟天等)及以上不受任何大三灾影响。
                    破坏力:风灾 > 水灾 > 火灾
                    根本原因:众生共业所感,是世界“坏”的阶段必然发生的现象。禅定层次越高,越能避免灾难。
                    结果:大三灾后,世界彻底毁灭,进入空劫。
                    二、 小三灾
                    小三灾是指在住劫(世界稳定存在的时期)即将结束、进入坏劫之前,发生在人间的三种灾难。它们标志着人类道德普遍沦丧、福报享尽的时期。
                    小三灾发生在住劫的最后一小劫(称为“减劫”)中,当人类平均寿命下降到十岁时。灾难按顺序发生:
                    刀兵劫
                    表现:人类嗔恨心达到顶点,道德彻底沦丧,彼此视为寇仇。人们拿起手边任何可用的东西(草木瓦石)互相残杀。战争、暴乱、屠杀遍及全球。
                    持续时间:七日七夜(也有说七日)。
                    结果:绝大部分人类死于互相残杀。幸存者极少,躲入山林或地下。
                    疾疫劫
                    时间:刀兵劫之后。
                    表现:严重的瘟疫疾病流行。各种致命的传染病肆虐人间。
                    持续时间:七月七日(也有说七个月零七天)。
                    结果:在刀兵劫中幸存下来的人,大部分又死于疾病。
                    饥馑劫
                    时间:疾疫劫之后。
                    表现:连续多年的严重旱灾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饥荒蔓延。食物极度匮乏。
                    持续时间:七年七月七日(也有说七年七个月零七天)。
                    结果:经历前两劫幸存下来的人,绝大部分死于饥饿。仅有极少数有福报或躲藏极深的人能活下来。
                    小三灾总结:
                    发生时间:住劫的最后一小劫(减劫),人类寿命降至十岁时。
                    发生地点:主要在人间。
                    根本原因:人类贪嗔痴三毒炽盛,道德败坏,杀盗淫妄盛行,共业所感。福报耗尽。
                    灾难顺序:刀兵劫(嗔恨) -> 疾疫劫(疾病) -> 饥馑劫(贪欲/匮乏)。
                    结果:小三灾后,人间人口锐减至几乎灭绝。但劫后余生的极少数人,因经历了巨大的苦难,开始反思,道德心逐渐恢复。他们开始行善积德。
                    后续发展:
                    人类寿命开始以每百年增加一岁的速度增长。
                    随着寿命增长(从十岁开始),道德水平也逐渐提升。
                    当寿命增长到八万四千岁时,达到顶点(住劫中最美好的时期)。
                    然后,人类寿命又每百年减少一岁,道德水平也随之下降,直到再次降到十岁,新的小三灾(在下一个住劫末期)又将发生。这个过程在一个住劫的减劫和增劫之间循环往复。
                    重要补充与意义
                    业力与共业:大小三灾的根本原因都是众生的业力,尤其是共业。小三灾直接反映了人类整体道德的堕落(杀盗淫妄盛行)。大三灾则是世界本身成住坏空规律的体现,也与众生共业相关。
                    禅定的重要性:大三灾的破坏力无法伤害到具备相应禅定力的众生(如初禅天躲火灾、二禅天躲水灾、三禅天躲风灾)。这强调了修行禅定以超越物质世界束缚的重要性。
                    无常观:大小三灾理论是佛教“诸行无常”教义的深刻体现。它告诉我们,我们所依赖的物质世界、人类社会乃至生命本身,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处于不断的生灭变化之中,最终都会毁灭。
                    精进修行的紧迫性:认识到世界的脆弱和无常,激励修行者珍惜人身,精进修行,寻求超越轮回、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宏观宇宙观:展现了佛教宏大而精密的宇宙观和时间观,世界并非永恒存在,而是在极长的时间尺度上经历着生灭循环。
                    对现实的警示:小三灾的描述,尤其是刀兵、疾疫、饥馑,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可以看作是对人类因道德堕落、贪婪争斗而招致灾难的一种警示和寓言。
                    理解大小三灾,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修行解脱的必要性。它描绘了宇宙和生命在漫长劫波中的宏大图景,也揭示了业力因果的无情法则。


                    IP属地:上海10楼2025-07-26 17:31
                    收起回复
                      你以为这个世界是咋来的??是释迦佛修行时,累劫累世布施肉体、修行来的,还有极乐世界的人很多人都在忙着建造佛国呢,你也太高看人类了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5-07-27 13:44
                      收起回复
                        确实伟大壮观,不过低调,搞不好这宇宙就是神佛捏出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7-27 14:31
                        回复
                          真可笑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5-07-27 16:43
                          回复
                            南無阿彌陀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莫造妄语了。
                            自己去听闻一下什么叫须弥芥子。芥子须弥。
                            就这?就这?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5-07-27 16:44
                            收起回复
                              2025-10-12 05:5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大哥,人力就是佛力,工程就是法身功德,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没证得不影响他是佛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5-07-27 2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