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复杂的。以下仅为个人从本人的心态和看法来加以说明,不一定对,但是可以确定是本人的想法。
20多年前,我的初中英语老师举过一个例子说明什么叫悲观什么叫乐观,大概意思就是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说只剩下半杯了,乐观者会说还有半杯。
我不是说这个说法在学术上是否成立,但是我对这段话的理解确实让我明白了一个事,悲观者和乐观者在对同一个事的认知和表述上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表现,可能这句话对很多来人来说是句废话,但是对我来说影响很大,因为我就是一个悲观者,我就是从这句话开始试着去理解乐观者的世界。
从感性和客观的角度来说,我就是你说的“会选择毁灭一切”的那一类人,我不知道持这种看法的到底是多数还是少数,但是我相信这种人必然存在。然而同时,理性地说,我也可以理解我这种看法对跟我相反的那一类人来说堪称十恶不赦,毕竟在我理解里,对这类人来说,我这种看法跟谋杀没区别。
然而对悲观者来说,“毁灭吧,累了”绝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而是当真的有能力的时候真的有可能去做的事。因为在我这类人的眼里,灰色部分,也就是消极情绪会被不自觉的放大,对乐观者来说,情绪在乐观-中立-消极三者之间多数是乐观,偶尔中立,几乎不会消极,而对悲观者来说,是刚好相反的,当加入理性之后,悲观者能做到多数时间中立,偶尔消极就已经是很好的情况了。
当处于网络,失去了很多约束,可以放弃理性只是宣泄情绪时,悲观者毫无意外的会更倾向于极端化的宣泄,毕竟生活里没人会喜欢一个消极的人,每个人都带着面具,也都戴着枷锁在生活,甚至某些情绪相对更极端的人还会因为理性的枷锁小心翼翼藏好自己,那么当卸下面具和枷锁,宣泄,甚至极端的宣泄都是毫无意外的必然。
何况,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中间派,不是那么强烈的悲观或者乐观者,他们同样需要宣泄负面情绪。
所以在我看来,网络上的多数负面言论乃至论调,放到实际生活里你至少需要降低一档去看。
当然,如果这种论调出现了聚集(我是指线下聚集)的倾向时,也是需要干预的,不过这不是我这一介屁民该操心的事。